探寻丁字湾历史传奇:明朝末年莱阳羊郡鲸鱼搁浅之谜
大家好,探寻丁字湾历史传奇:明朝末年莱阳羊郡鲸鱼搁浅之谜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探寻丁字湾历史传奇:明朝末年莱阳羊郡鲸鱼搁浅之谜和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丁字湾被海阳、莱阳、即墨所环绕,是一个较为封闭的海湾,不适合大船通航,沿岸也无大的港口。
但在史料记载当中,丁字湾可不是这个模样,当时这里港阔水深,金口、行村、羊郡都是有名的商港,当时有不少从南方来的船只,在北上京津时,都会在此停泊集散。
有趣的是,丁字湾当时的海阔水深,不仅体现在沿岸港口的繁华上,还体现在一种独特的动物上。
在莱阳县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天启三年,羊圈(羊郡)海港潮一大鱼,长六丈余,吼声如雷,旋死。土人割其肉,得千余担,骨可做屋梁。”
上述文字当中虽然没有明确说这是什么鱼,但通过内容可以推断出来,这应该是一条鲸鱼在此搁浅。一丈约三米三,六丈就是大约二十米;一担约百斤,千余担就有数十吨;并且骨架还可以作为房梁,根据常识分析,也只有鲸鱼有这么大的体型了。这头鲸鱼随着海潮在羊郡岸边搁浅死去,当时的人们也不知道鲸属于哺乳动物,就是把它当作一条大鱼来对待,这头鲸鱼产出的肉,看来够当地人吃不少时间。
胶东半岛三面环海,从古至今,周边海面都可见鲸鱼踪迹。记载有的鲸的种类有小须鲸、长须鲸、座头鲸、抹香鲸等。尤其是北岸的长岛和东端的荣成等地,时常能见到鲸鱼出现的新闻。而根据史志资料记载,在距离丁字湾不远的胶州湾,1977年曾经有一头抹香鲸搁浅。
抹香鲸可产香料“龙涎香”,割肉的时候可以发现。龙涎香是名贵的香料,在古代通常是作为皇家贡品,而莱阳县志中的记载未提及此事,照此推断,是抹香鲸的可能性并不大。
明清之际,金口港正是繁华之时,鲸鱼也能游进丁字湾。而此后数百年间,随着五龙河等河流携泥带沙而下,丁字湾里部逐渐淤塞,金口港因此没落,也基本看不到鲸鱼的记载了。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aokao/64659.html
用户评论
看来这跟课堂里学的历史结合起来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没想到还能从个动物搁浅的故事里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啊。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明那时候的交通技术还是比较落后的,一头鲸鱼搁浅都能成为大事儿。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明朝末年是什么年代?现在还有人研究这些历史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起来像个神奇的故事!那头鲸鱼会不会是来自很远的地方呢?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羊郡现在在哪里呀?是不是莱阳附近?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大型海洋生物搁浅应该是很危险的事吧,那时候人们是怎么处理的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发生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丁字湾这名字听起来很酷炫,以后有机会要去看看这个地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鲸鱼身上也能学习到关于海洋环境的信息啊!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历史故事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故事肯定会有很多人口耳相传吧?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些史料都应该被记录和保护起来,不能让历史遗忘。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样有趣的故事应该出现在教科书里啊!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真是让人好奇那头鲸鱼搁浅的原因是什么啊。是天气变化还是生病了?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些古代的历史故事真的很有魅力,能让我更容易理解历史的脉络。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习历史知识确实能够开阔视野和眼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类似的故事让我们了解过去。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这种结合故事与历史的教学方式很有效!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