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报考

桂林全州籍中科院院士风采展现

唐志功(网上图片)

本轮增选,中国科学院增选院士65名,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84名。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中,科技部当选的仅有13人,唐志功就是其中之一。距离上一位桂林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已过去近20年。

从泉州这座湘江边的小城出发,我们一路走到了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舞台的中心。我们从母校昔日同学和老师的回忆中,拼凑出了这位“百万分之一”院士的成长轨迹。

重返母校

泉州,一座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的小城,有着浓厚的崇尚学习文化。宋代刺史刘开在县城北流山设立清香书院,开创了全州教育之先河。后人建有“香山”、“黄溪”、“明镜”、“湄潭”等十余所书院,其间讲学、传道、授业,弟子众多。从此,九百余年来书香绵绵,读书之声从未间断。

1919年,泉州先贤们捐资兴建校舍,创办了泉州历史上第一所中学,即“泉州县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是在乡绅们的租金捐赠和屠宰捐赠的帮助下被聘用的。

“泉州县初级中学”是今天泉州中学的前身,也是唐志功院士的母校。

唐志功是一名教员的儿子。由于父母忙于教学,无人照顾的唐志功被安排去上课学习。早熟、刻苦,1978年全国恢复高考后,他以州中考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州高中78一班。那一年他只有13岁。

五十多岁的蒋嘉木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对这位同学兼好友赞不绝口。

当时78年级有7个班,1班是“快班”,采用“淘汰制”。成绩稍差的学生想留在一班是很困难的。唐志功每一科都很扎实,尤其是数学和物理。他不仅理科好,作文也写得很好,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给全班同学背诵。

学校档案室里,两份泛黄的家庭报告静静地躺在档案里。

唐志功在泉州就读的高中的两个家庭的报告。 (记者苏展转载泉州中学提供)

这两份报告中,记录了唐志功院士的成绩:政治99分、数学100分、英语98.5分、物理99分……时任班主任唐志赛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学习认真,有钻研精神,工作整齐,保质保量,一丝不苟。”

1978年恢复高考后,高中由原来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到1980年,学校动员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高考。只读了两年高中的唐志功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蒋嘉木还记得,班里40多个学生中,有20多个考上了本科,而唐智则以本科以上80多分的成绩领先于其他同学。许多学生选择学习医学或农业,但唐志功却一头扎进了他最喜欢的力学领域。

院士是怎样炼成的?

马一跃不能走十步;一匹马可以骑十次,但很难放弃。只要坚持,朽木不折;只要坚持,金石皆可雕琢。

在蒋嘉木看来,唐直公善于专攻研究,能静下心来,能耐得住寂寞。 1984年,唐志功毕业后去了一个很偏僻的科研所。有多远?发送副本《小说月报》。走了十天半的路才到。

20世纪90年代,一股“出海”浪潮席卷全国。蒋嘉木说,很多学生都在追随时代潮流,“跳海”,但唐志功仍然坚守在偏僻的科研院所。

唐志功的父母都是教师,有着朴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蒋嘉木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去见唐志公,看到唐志公的弟弟妹妹们正在教室里摆的一张桌子上午休。即使唐直公功成名就后,老人说得最多的仍然是“为国家多做贡献”。

全州所有高中1978 届学生的合影。前四排左四为唐志功院士。 (刘旭提供图片)

如今已经八十多岁的唐志赛,慧眼识珠地看出,这个学生在担任班主任时就表现不凡。 “这位同学是一个有理想的人,能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唐志赛在给唐志公的家人报告中还勉励唐志公“警惕骄傲的滋长,开阔眼界,为未来而努力”。坚定不移地前进,实现自己的理想。”

唐志功从事的许多空气动力学研究项目都曾被列为机密。因此,网上关于他的内容很少。但从百度百科上百字的简短介绍中,我们依然可以读出唐直公向上成长的动力。

2010年获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流体力学博士学位;

2017年,他与其他49名科学家荣获“科技进步奖”和“科技创新奖”。同年,还荣获“国家创新奖”;

2020年9月18日荣获2019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杰出贡献奖.

他的头衔也越来越多: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唐志功的当选,填补了近20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没有桂林籍的空白。在入选之前,由于研究领域和项目的高度保密性,唐志功的名字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

作为泉州中学的校友,唐志功的老同学都为身边有院士而感到自豪。有的同学还趁热打铁,写了几篇回忆文章,回忆与院士们一起读书的时光。全州高中迅速制作了展板,在门前的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好消息。

远在千里之外的唐志功也得到了家乡长辈、同学、老师的祝福。由于科研工作繁忙,唐志功只能在凌晨抽出时间给大家回复。虽然已是院士,但他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平常心和谦虚态度:“能够当选中科院院士,得益于家乡、母校、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指导。” ,以及同学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我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唐志功说,虽然他不能参与交流,但其实他一直在默默关注同学和母校的发展。

2019年,泉州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唐志功等1978级校友向学校捐赠数百万元,鼓励家乡学子成才报效祖国。

在蓝天写下家国情怀

鸟为什么会飞?我想我们小时候都曾问过这个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世界“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心逐渐消失。已经有一些答案了,但这些都不再重要了。

然而,唐直公却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这个问题。

人类对空气动力学的最初探索可以追溯到早期对鸟类飞行姿势的观察以及对受力方式的各种推测。在了解了鸟类飞行的原理后,人类效仿并创造了飞机和导弹。此后,随着航空工业和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研究各种飞行工况下飞机流场中气体速度、压力和密度等参数变化的学科。这是唐直公研究的领域。 30多年来,唐志主持和参与了数十项重大空气动力相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在蓝天上书写着他赤子之心和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感情和信念,毅力和奉献。院士们选择一件事研究一辈子的精神,也激励着今天的年轻一代。

在全州高中,有一座校史博物馆,收藏了百年来学校老师使用过的教具和课本,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从这里出发,走向世界。从这个小小的校园,从湘江边,走出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哈佛大学博士后、牛津大学劳斯莱斯研究员,世界三大技术中心之一。数百人等待。

有道德,有知识,有责任心。泉州中学副校长廖红春表示,泉州长期以来崇尚文学文化。今年高考成绩公布时,泉州高中录取率超过50%。在清华、北大等211、985大学里,经常可以看到泉州的学生。这些渴求知识的孩子是中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希望,或许也是下一个院士。

闲门临山路,深柳读书堂。黄昏将至,告别院士母校时,湘江边依稀可闻书卷滚滚的声音。图书馆里也亮起了灯,孩子们三三两两夹着书本挤了进来,摇曳的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窗外连下了几天的冬雨突然停了。

桂林日报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用户评论

|赤;焰﹏゛

这篇文章真是太棒了!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让我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桂林人,我为我们的家乡感到骄傲。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科学,支持科研事业!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一生荒唐

虽然文章写得不错,但我觉得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成就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更多地宣传这些优秀的人才,让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年轻人。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我一直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看到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心里充满了敬佩。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榜样出现,激励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烬陌袅

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桂林的日子,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故事让我感到温暖。科学家们的努力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尊重。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日久见人心

我觉得这篇文章有点偏颇,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希望大家能看到这些背后的故事,而不仅仅是成就。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逾期不候

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经历让我感到振奋,尤其是他在科研道路上的坚持与努力,真的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是个瘾。

文章写得很有深度,但我觉得可以多加一些关于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个人生活细节,这样会让读者更有共鸣。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容月貌

我对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成就感到非常钦佩,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榜样出现在我们身边。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话扎心

这篇文章让我对科学有了新的认识,桂林全州走出的中科院院士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骄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aokao/7109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