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次"小高考"争论中开考江苏高考方法
江苏首个“小高考”在争议中开启
中央电视台国际部 2007-04-09 16:30 来源:新华日报
【快讯】4月8日,江苏省迎来2008年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的首次“小高考”。这项新改革究竟是“加重”还是“减轻”学生负担,其效果如何,备受社会关注。
496,000 名高中生、322 个考点、16,983 个考场
4月8日,江苏省迎来2008年新高考方案实施以来的首次“小高考”——普通高中必修科目考试。
为响应新课程改革,江苏2008年新高考方案采用“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在全国尚属首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江苏首办“小高考”,牵动着全省近50万个家庭的心。
学业水平测试:是“加重”还是“减负”?
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减轻过重的学业负担。那么,当学业水平测试变成一场小型高考时,学生的负担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呢?
金陵中学学生家长黄先生表示,“微高考”确实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理由是:原先的中考要到高三上学期结束才举行,而“微高考”提前了一个学期举行。如果考上,学生就不用再为四门必修课操心,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学好三门主修课和两门选修课,从而减轻了高三的负担。
孙先生等考生家长则持相反观点:“小高考”明显加重了学生负担!因为以前考试一张卷子上好几门科目,如果一门科目“考不好”,其他科目就可以“拿下”,而现在一共有4门科目,必须全部过关,而且每门科目至少要看3本厚书,压力太大了!
“以前高一打基础,高二提高,高三冲刺备考,现在压力来的更早,高二跟高三一样。”南京四中的李老师说。老师们的压力更大了。“以前三门课捆绑在一起考试,现在每门课单独考,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老师教得不好一目了然。”她说,为了备战“小高考”,老师们最近周末都没休息,有的必修课老师一周要教30节课,很忙。
南京某名校刘老师认为,“小高考”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执行上却“变质了”。
“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看上去负担比较重,但总体来说,负担并没有增加。”南京四中庄老师的观点也很有代表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一方面现在压力比较集中,考完这四场考试,感觉会相对轻松一些,另一方面,这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不确定以后会不会更好。”
“是否加重负担,取决于你如何对待学业水平测试。如果完全把它当成高考,肯定会加重负担;如果把它当成学业水平测试,负担就不会那么重。”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校长王军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实行分级计分,引导学生淡化“算计每一分”,其实就是在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此外,学生可以选择选修科目和必修科目,自由度也增加了。“所以学校要把握好分寸,对不同的学生做出不同的要求,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6个A加10分”,激励效果变了吗?
上午10点30分,金陵中学考场外,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学生赵宇翔一脸轻松。
“物理不难啊!你一定能考上!”爸爸听了也很开心。
“能拿A吗?”记者问,年轻人有气无力地回答:“拿A不容易。”
四门必修课加两门选修课,你能拿几个A?参加“小高考”的孩子,免不了被父母、老师,甚至自己问到这个问题。
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在反思:“高考6个A,加10分”,这一激励政策为何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扭曲为鼓励学生争得A呢?
或是因为选修课、必修课的分数与高考录取息息相关。虽然学业水平测试已经分为四个等级,引导学生不要“算计每一分”,但实际效果却并非如此。考上不是大问题,但想上名校,就得拿更多的A。语数英三科总分只有480分,如果再加10分,会有多少人被落下?有人算过,往年能落下3万人!
南京某名校校长坦言:必修选修课制度设计合理,全面发展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高考。但一旦与“6A加10分”挂钩,学业水平测试的性质就从高考门槛变成了高考内容。大家从高三走向高二。有的学校定下目标:“全员拿B、抢6A、拿下3门功课”;有的借用山东的口号:“三年耕耘,三代幸福”,让学生边跑边喊;有的学校在考试前两周甚至一个月就停掉语数英,专心搞“小高考”。校长也很紧张,教育部门会用A的比例来评估学校的教学质量。 “A、B、C、D,这些字母都是教育GDP的一部分,谁敢马虎,只有层层压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6A就算加1分,也是‘小高考’。”
其实,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能拿多少A。南京某名校二年级班主任杨老师说:“第一次,没人知道每门课会考得怎么样,只能要求学生好好学习,多背诵,多做练习。我上的历史课以前高二下学期每周两节课,今年临时加了两节课。”他觉得从第一张试卷来看,学生能拿A已经很不容易了。但他不赞同取消“6个A加10分”。在分数决定成败的高考背景下,只有分数才能调动学校和学生把其他科目教好、学好。“以前,因为分数对录取没有影响,很多县级中学干脆平时不上课,考前一两个月就死记硬背!”
“小高考”真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吗?
用高考这个指挥棒去引导和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也是学业水平测试设计的一个重要取向。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考务组组长何永康表示,长期以来,大家一直反对高中阶段过早实行“文理分离”,这是素质教育的合理呼声。但前些年试行的各种高考方案,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反而加剧了文理分离的趋势。现在正在实施的新方案,实际上是从根子上断了火,逼着高中师生每门学科都要教好、学好。如果这个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真的能遏制分离的趋势,那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董林伟认为,学业水平测试是基础性的、综合性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学业水平测试中的七门科目都是国家课程,是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应该说,新方案为新课程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在高一、高二的课程比过去更加齐全、更加充分,有利于新课程的实施,推进素质教育。
南京四中二年级物理老师龚博也认为,“小高考”很有必要,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很大帮助。他表示,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中学很重要。文科生要提高自然科学素质,理科生也要提高人文素质。“小高考”可以帮助学生“文理兼修”。
“学业水平测试的高低,不仅决定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参加高考,还直接影响到能否进入高考,所以任何学校都不敢掉以轻心。”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教学部主任唐先生说。从本学期开始,备考的氛围已经弥漫在我省各地中学校园。这种反响,不仅仅是高考指挥棒下的应试效应,也势必倒逼教育部门在优化高考制度设计上进行新的探索。(蒋婷玉 任松军 徐勇 孙逊)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eikao/55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