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语第238期【高考调研】|我工作室宣维团队参加2024年高考备考
高效的考试准备思路
深入研究、精耕细作
——宣威队参加高考备考研讨班学习体会
3月30日,宣威队参加曲靖市高中语文教研组在曲靖一中开展的2024年考试备考复习教研活动,曲靖一中高三语文备考组组长李黎明主讲《论证有序作文立意造型》公开课,并作《落实抓好抓实,有效提分——新高考语文复习》专题讲座;3月31日,队员参加宣威市高考题型趋势研讨会。 在宣威六中,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组组长陈永宇做了《“人事调和”古诗词朗诵》示范课和《把握新高考题型趋势,提升高三复习第二轮的针对性实效性》专题讲座。两场活动围绕高三复习教案、教研组织、课堂建设等环节,以经验交流的形式展开深入探讨,解决备考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借鉴他人经验,有助于提升自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学习无止境,需要不断学习;教学无定法,需要不断探索,做一个专心致志教书育人的人。
提高教学效率并优化备考策略
——宣威七中何恩金
名师指引我们正确方向,我们一起学习探索高考之路。学习期间,我感受到与专家观点不谋而合的喜悦,感受到一语道破难题的顿悟,感受到学习新教学方法的兴奋,感受到认识到自身不足后改变的决心。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悟。
第 1 部分
教学与考试接轨,回归课本巩固基础
两位老师的备考策略都强调“教学与考试相结合、注重基础、深挖课本”,重视课本知识,强调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从课本中寻找高考题切入点,齐心协力实施大单元备课,引导学生系统梳理课本考点,绘制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重构知识体系,尤其在古诗文阅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第 2 部分
明确方向,落实筹备措施
抬头看路,明方向。2024年高考题型结构和出题方向原则上与2023年考试基本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优化个别题型,如问题4,一道语言文字应用题。情境题的制定是核心,根据学情,整合教学内容,用好高考真题,练好九省联考真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注动态、新题,立足文本理解文本,强化答题规范;注重优秀生培养,结合学科成绩,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第 3 部分
细化落实,优化教学环节
落实、抓细节是第二轮提分的重点。细化每节课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个课堂环节。从“全面覆盖”转向“精简内容”,从“简单重复”转向“温故而知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点突破,整体提升,强化落实,注重能力。
1.学习微话题,突破要点,提高分数。
精简内容,认真备考。反对没有优化、没有选择的复习参考书。在首轮复习“精、细、实、全”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和学习情况编写第二轮备考资料,逐一攻克学生的痛点。集体备课要开展专题研究,认真编写教材,适当做减法,让学生头脑清醒。 例如:文学短评写作辅导题、语言艺术鉴赏专题复习、同类题型高考试题汇编、作文专题复习、全书阅读、《实用应用》专题实用文章例题、《人文心声》专题诗歌朗诵例题、古诗《邓快亭》课内测试题、任务及实施、高中语文课本诗歌中的他者形象、《自然悟》现代散文朗诵、中国古典历史传记《屈原传》课内测试题、任务及实施、议论文写作复习:议论文解题与说理等。
(二)重视每一次考试,以考试促进学习。
阅卷结束后,每道题的负责人都会制作一份试卷分析课件,同时针对高考同类题目进行小型专题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打造学习型课堂。适时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让学生自己整理复习资料,角色互换,你是出题人,我是出题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难题,落实书法练习,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整理学生作品集。
每一次学习,都会让我的教学生涯有新的生长点;每一次反思,都会让我的教学实践有重大的沉淀;立足素养,用爱育人;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会始终保持激情,不断努力,全力以赴,追逐光明!
关于作者
何恩金是宣威市七中一年级语文组备课组长、曲靖市高级中学语文组成员、云南省高级中学语文千居名师工作室成员。是曲靖市高级中学课堂竞赛评委、曲靖市教育体育系统宣传先进个人、宣威市高级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多次担任曲靖市中考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获“优秀评卷员”称号。2022年参与曲靖市教师录用考试出题及评卷工作,获曲靖市教育体育系统师生文学作品优秀奖、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讲好你身边的故事”大赛三等奖。 多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十余篇,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及视频300余篇。
培养理念:实用为生活,文学为人。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堂模式。坚守教育初心,奔赴星辰大海,做“书香”教师,享受“语味”课堂。
汉语考试备考逻辑强化
——宣威市第十中学 吕荣先
我以前总以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和德育性就足以概括这门学科的神秘性。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践,特别是在看了、听了陈老师的示范课和讲课之后,我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学科背后的神秘性,其实就是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逻辑。逻辑的张力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而语文教学的难度往往就是语言背后的逻辑造成的。
高中语文逻辑思维学习有什么指标或方向吗?我查了一下高中语文逻辑思维学习策略问卷的量表维度和指标项,原表内容如下图所示:
序列号
维度
项目实例
第一名
学习成果
阅读逻辑层面、写作逻辑层面、口语逻辑层面、解题逻辑层面
2号
阅读逻辑
理清背景,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3号
表达式逻辑
逐点选取材料、逐点构建结构、论证连贯、整体构思
4号
问题解决逻辑
明确意图、区分差异、规范答案、把握内容
5号
过程监控
解题错误、阅读偏差、表达漏洞
6号
方法监控
总结方法、请教他人、交流经验
7号
学习意识
建立框架,训练思维,积极培养
8号
逻辑基础
掌握方法、区分类别、理解知识
9号
逻辑关系
按照语言来操作,借用语言来表达,用文字来展示
陈老师的公开课《古诗文《人事》读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如何才能真正把语文复试的复试落到实处,提质增效呢?我认为:语文复试同样需要逻辑性,才能提高效率。陈老师以历史文本为例,精准阐释了这种文体的特点,并亲自带领学生寻找人物性格、素材、评价的内在逻辑,为科学备考提供了化整为零、举一反三的可能性。尤其值得学习的是,陈老师科学地运用语法,理解语法的内在逻辑,解密选择题、翻译等考点的解题技巧。当然,在之后的专题讲座中,陈老师从容不迫地讲解,既注重理论的普及,又深入浅出地讲解实战练习。 我深受启发,决心在教学和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奋斗,深化命题逻辑研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建构科学、合乎逻辑的知识谱,准确解释判断、推理、论证等相对稳定的思维逻辑,让逻辑赋能汉语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于作者
吕荣先是宣威十中语文教研组组长,自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坚守专心学好打好基础、摒弃虚荣、尽心尽力育人这一人生信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9年获全校同课异结构课程竞赛二等奖,2020年获全省诗意色彩云南诗歌演绎大赛二等奖,2021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2022年被评为“宣威市名师”,2023年被评为“宣威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宣威十中优秀班主任”。
培训理念:同舟共济,携手并进,迈向未来。
考试准备实践教学
——宣威市第十中学夏晖
我们问了高考的问题,一起努力,还有专家指导。这次有幸参加了学习,让我豁然开朗,开阔了眼界。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体会:
1.更新观念,吃透教材
要有新的高考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材观念,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严格按照新教材编排制度,充分利用教材,吃透教材,进行宏观把握,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2. 整体把握,讲解详细简洁
把握大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高考评价体系,吃透真题、吃透出题思路,认清方向。选准题目,讲清楚思路,讲透题目,从一个题目推广到一类题目,对解题方法有启发,总结出一定的规律。
3. 广泛阅读,提高读写能力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精心积累知识、勤于实践、善于探索、善于生活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指导学生认真进行写作和阅读训练,总结一些写作和阅读的规律和技巧,要求学生做好材料笔记。
我知道这一点必须自己去实践,我会把学到的理论、方法运用到课堂实践中,在学习中汲取教训,在实践中提高。
关于作者
夏晖是宣威市第十中学的语文老师,拥有大理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硕士学位,在学校发表过多篇论文。自2018年任教以来,她与时俱进,创新教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2022年,她指导的学生《笔尖上的童话》荣获第八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优秀奖;2023年,她在宣威市第十中学教师技能大赛中表现出色,荣获一等奖。
培养理念:用师爱守护成长,用师心助力创业。创新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学习永无止境,不断前进
——宣威市第十中学王宇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次培训开拓了我的视野。惊叹于李老师扎实的专业教学功底;惊叹于曲靖一中深厚浓郁的学术氛围;惊叹于集体教研成果的创新与分享;惊叹于对高考的深入研究思考和科学理性的分析。
总有人比你优秀,在李黎明老师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下,我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从高考各题型预测,到大单元备考经验分享,再到微话题研究、突破加分点……系统地完整展现了备考的组织和逻辑,让我们看到了曲靖一中老师们在教学和研究上的辛勤付出,也为我的复习备考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导。
李老师的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作文讲解的逻辑性、复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让我明白了深入教学研究的重要性,踏踏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是一个教师的必修课,我会继续努力,沿着李老师的方向奋勇前进。
关于作者
王宇于2022年9月参加工作,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学校组织的“我的教育故事”大赛荣获二等奖、参加校级教学竞赛荣获“一等奖”。
培训理念:以前人为标杆,磨练自己为道,做传递美的语文老师。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到老,学到老。当我们的教学遇到困难,遇到瓶颈时,不妨静下心来,多听专家讲课,多和同事交流,多看几篇相关文章,多方面、多渠道吸收他人智慧,勤于反思,不断完善,勇于实践,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烹饪语言
。 。 。 。 。
专注于课堂阅读
书籍、诗歌和歌曲永不停歇
图片与文字 | 何恩金、吕荣先、夏晖、王宇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eikao/56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