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高考恢复以来1000名状元,无一成为行业领军人物高考状元悲剧
关注本平台后,每天为您挖掘8篇罕见史事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过一个令人震惊的调查:过去30年,一千多名高考状元的结局都很悲惨,没有一个成为行业领军人物。面对这样的现状,有人不禁要问: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1. 高考考得好有用吗?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外一项调查结果:“在对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进行调查后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这说明了什么?
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可见,全社会释放的应试教育魔鬼,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惯犯!可惜,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别说文科课程,就连数理化生等理科课程,又有多少老师能认真扎实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2. 30年来千余名高考状元的命运
中国有关机构对1977年至2006年全国1000余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这些曾经备受瞩目的高考状元,如今无一成为顶尖人才,他们现在过着平凡的生活,事业成就也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就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首先,他们之所以成为高考状元,只是因为他们是应试教育体制下能答题的“状元”,这只能说明他们学习能力强、记忆能力强、学习计划性强,但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并没有太大的体现。
其次,高考状元在学习知识时喜欢追求完美和完整,过于看重考试的分数,导致他们的思维模式僵化、神经质。这种思维模式反映到他们以后的工作中,只注重死记硬背死板的书本知识,把学习现成的知识当成是一种享受,而对其他东西漠不关心。这种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第三,很多高考状元往往能够严格按照上级的指示去做,但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应试教育中现成试题的重复,追求获得完美答案。
第四,高考状元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一门心思都放在学业上,梦想着逃离某种困境,而一旦实现了理想,又陷入没有目标的困境,在就业方面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更理想的指导,很多人就听天由命了。
3、我们的反思: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常说,自己之所以能在科学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他年轻时不仅学习了科学,还学习了艺术,培养了他全面的素质,开阔了思维。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参加了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美国力学学会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活动。
他曾多次表示:“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不知如何解决时,常常是妻子江英的歌声让我豁然开朗,灵感迸发。”“我们在做火箭时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的交谈中产生的。科学和艺术从来都是相通的,正是因为这些艺术的影响,我们才能避免固执己见、机械唯物主义,思维更开阔,更灵活。”
最后,我想说一句老话:应试教育虽然能培养出一流的技术人才,但不能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不能培养出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素质。
【推荐:由于文章数量较多,单平台篇幅有限,很多好文章未能一一呈现,本平台特推出新账号:炎黄近代史,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阅读】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eikao/56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