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填写高考报名表?
经验丰富的专家教你三招解决!
“申请流程很庞大,比如涉及到职业规划,有2000多所高校,120多个专业。但是申请流程也很小,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并不多,而且比较简单。”
第一步:学校优先原则
原则上可以上985,不能上211,等等。
社会上用人单位评价研究生院校的时候,其实只有几个硬性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然后是本科、专科等等。
在招聘的时候,往往会对研究生院有一个要求,即使没有公开说出来,这个规定也会被悄悄地确立下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学生阶层分化现象严重,同时高校对学生出境管控不严,看背景的学生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目前全国每年招收700多万大学生,每年毕业700多万,淘汰率很低,除了看高考,没有别的办法,这就是大家看出身的根本原因。
别小看80年代大学生的水平差别有多大,那时候能考上技校,现在至少能考上985大学。
其实,以人为本是一条普世法则,不只在中国如此,比如哈佛大学的人嘴上不说,心里却在意这个。
哈佛大学本科申请的录取率仅为 5% 左右,但硕士申请的录取率平均超过 40-50%。
本科是你的第一背景,是一辈子都无法改变的,所以需要格外重视。
这里要特别提醒家长和考生,录取时划分一本线、二本线等等是最具有欺骗性的,千万不要在意这个。
一、二级大学并不是一个明确的等级划分,也不是社会上的办学层次之分,而是由地方招生办根据招生需要确定的。
有些学校在这个省份可能在一级学校招生,但在另外一个省份可能在二级学校招生,这是很常见的。
您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比如985学校有的专业在二本院校招生,你就去报考,最终品牌最重要。
听说北大医学院的护理专业在某些地区是二类专业,何不先考个北大的学位呢?
这里要提醒大家,有几所985学校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比较容易进,第一所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理位置确实有限,不但在西北,也不在西安,而是在杨凌镇,但是这所学校是最早一批985高校之一,其实比后来挤进985的高校更有资格。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地区的985大学分数线比较低,但是学校也很好,比如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当时西北地区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后西北大学撤销,划归陕西,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
再比如吉林大学,也是类似的。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所特别的985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这个学校位于西安,隶属于原国防科工委,实力很强,是首批入选985高校之一,从资历上看,在现有的985高校中也名列前茅,但由于地域影响,影响力已经下降。
对于更多的考生来说,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高校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好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
如果一定要选好坏的话,建议关注学校的历史,一般来说大学还是看重文化的积累和传承,历史悠久老牌本科院校可以优先考虑。
第二步:区域原则
优先考虑北京、上海,其次是各地区首府城市。
去哪里上大学很重要,毫无疑问,北京、上海是首选,其次是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地区。
其中有两个地方特别特殊,一个是重庆,一个是深圳,我觉得需要特别提一下。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视野和世俗经验的问题。
在中国,没有哪个城市比北京和上海更发达,你看过多少,决定了你的理想和定位。
其次,没有哪个地方的好学校比他们多,高校聚集形成了文化生态,不是所有摩天大楼都能解决的。
对于北京和上海的孩子,我有一条建议:这不适合你们。你们已经见过这样的世界。你们需要别的东西。最好去离家乡远点的地方上大学。在那里你会收获更多,因为你们缺少的不是视野,而是生活。离开父母生存,是为了了解中国,了解一个更富裕的中国。
问题是北京和上海的分数线太高,很多人难以抉择,大部分孩子只能去别的地方,所以我们注重选择各大区域的省会城市。
如华中的武汉、西南的成都、西北的西安、东北的沈阳等;二是这些区域的次中心城市,如东北地区的大连、东南地区的厦门等。
原因很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的聚集地,不仅有985、211学校,而且普遍都有上世纪50年代就建立起来的大学群,学科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
比如西安是90年代高校最集中的地区,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位,而且大部分都是老部属高校(当然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问题就出在沈阳,本来东北大部分重要高校都不在沈阳,比如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在长春,重点工科大学在大连,另一个重要工科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在哈尔滨。
重庆是原有的副中心城市中最特殊的一个,现在是直辖市,有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很有名气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推荐深圳主要是因为我着眼于未来。
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二大城市,深圳大学培养了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华大基因等,随着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眼界开阔了,必须考虑深圳。
第三步:专业原则
能上好学校的学生可以放弃这个原则;只能上专科的学生就要坚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事实上,很多人经常为这个问题而苦恼,但这恰恰是他们最不需要苦恼的问题。
第一,你必须实践你所学的东西吗?
看看你的父母,看看他们周围的人,有多少人是学什么的?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人,他们基本上不学什么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学什么并不决定你的人生和事业,决定你人生的,是你是否能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佼佼者。
第二,你大学毕业后有工作打算吗?
对于很多城市里、富裕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基本上是一种否定的态度,往往打算先读完研究生。这种情况下,就不用担心了。如果研究生转专业,很多学校和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也就是跨学科的人才。
第三,你确定你已经决定好要学什么了吗?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到了这个年纪,思考不清楚也很正常,甚至半年之后就后悔也是很正常的。
美国大学体制考虑到很多人在18岁时还未想好自己要学什么,因此强调宽口径培养,分门别类招生,包括转专业如同喝水一样自由。
因为这样你就不用再担心了,等你读硕士的时候再说吧,特别是当你的专业和学校选择有冲突的时候,你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不是专业。
第四,当你实在想不通的时候,我给你两个建议。
第一,学好数学。数学是万科之母,以后转专业会比较吃香,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学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80%都是数学出身。
当然如果你想转计算机或者其他工科,也是没有问题的,你只是因为心思不清才选择学数学,主要是为了你的未来考虑,不是为了你以此谋生,不是为了你成为班上第一名,所以不要害怕。
第二,学好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语言能力却是大多数人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掌握的。
原因很简单,语言是一件苦差事,没有捷径可走。但语言也是一个放大器,比如你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如果你英语好,会发生什么?
同时,不管是出国还是将来考研,英语都是必须通过的,对于很多学习没有耐心的人来说,最好先花四年时间把英语学好,这也是不知道学什么的时候的选择之一。
当然,如果你只能上普通应用型大学、三本院校、高职院校,那么专业比什么都重要。一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二是选择技能型专业,比如软件工程,最好不要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这跟选择余地更多的学生不一样。
总结一下,学校第一,能考上985,原则上就不用考虑专业和地域,尤其是专业,考虑地域还是有道理的。
但真正能让你做出决定的是985和211之间的水平差异。忘掉那微小的差距吧,不值得牺牲太多。
特别提醒的是,一、二线大学是你最不需要关注的,但你可以利用它们。
有了这三个原则,其实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就那么几所。如果同时选择,还有其他困难吗?
2. 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告诉你,
申请志愿者职位必须注意的10件事
志愿者报名的10大误区及解决办法
误区一:以为平行志愿可以多次提交,没有优先顺序
应对措施:深入研究平行志愿政策
分析:平行选择题的特点是“分数优先、跟随选择、多次检索、一次归档”。
6所平行院校在备案中仅视为一个选择,仅有一次备案机会,考生一旦被备案,即便被拒绝,也不能再在本轮备案中被其他院校备案。
高校平行申请的填写也有优先顺序,平行申请的填写是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按照优先顺序进行的。填写时,计算机从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开始检索。如果考生的第一志愿院校填报为“低”,即使后来以同样的分数报考“高”的院校,也只能“优先”考入第一志愿“低”的院校。
误区二:没有仔细阅读招生规定
对策:不要忽视招生规定
分析: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招生规定主要内容包括:
学校全称、办学地址(须注明分校、校区等)、层次(本科、高职、专科)、办学类型(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公办、民办、独立学院、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所属省(区、市)分专业招生数量及相关说明、专业培养外语(课程)要求、核定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要求、录取规则(如是否有相关科目成绩或附加测试要求、加分、减分、备案相同分数线考生的处理、录取考生的专业安排方式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站等事项。
由此可见招生简章中的信息至关重要,不容轻易忽视。
误解三:志愿者之间没有差距
应对措施:院校偏好与专业偏好应有所差距
分析:志愿者梯度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大学选择的梯度,第二是专业选择的梯度。
同一批院校不同志愿者之间的差距创造非常重要,全国范围内基本有两种情况:
1. 实施平行志愿服务的地区:
平行选择的实施,大大降低了考生的不及格风险,但并非出于考虑,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考生对比一下往年的成绩,在平行选择的最后一所学校填写一所保险系数较高的学校。
2. 实施非平行志愿区域:
把握好两个方面,第一,第一志愿最关键;第二,后续选择基本要考虑往年普遍报名人数不足和招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四:申请所有热门专业
应对措施:“热”“冷”专业结合对考生更有利
分析:建议考生和家长在填写申请材料时,客观对待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科学理性选择专业,切勿盲目跟风、随波逐流。
其实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盲目选择热门专业对于考生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线高,竞争激烈,如果学生成绩不突出,竞争力不强,考入热门专业很容易失败。
即使你有幸被大学录取,但是由于热门专业人才济济,自身能力不强,在求职和日后的工作中很难占据优势和主动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热门专业”,而不要忽视“冷门专业”,“热”与“冷”相结合,对考生更有利。
误区五:仅根据课程名称来选择课程
对策:详细了解该专业的内容,如课程设计,就业前景等。
分析:其实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发展方向有很大差异,有的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区别。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该专业的内涵,一般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是否是特色专业、该专业的优势专业、是否有硕士或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于什么位置、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学生的就业方向如何、该专业对学生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没有特殊要求等。
误区六:不接受专业调整
应对措施:是否接受专业调整需综合考虑
分析:当考生的分数在申请某学校时并不占优势(达到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时,填写“不愿意调升学位”,即表示该学校会拒绝该考生的申请。
每年高考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因为在填报志愿时没有将专业偏好分档,或者全部报考热门、需求专业,拒绝调入其他专业而未能通过考试。
考生应综合考虑是否接受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调整,接受调整可以增加被录取的几率,但考生也要做好被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时的准备。
你被分配到的专业很有可能和你原来申请的专业差别很大,而且一般都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整,即使你符合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但如果达不到所申请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你也会失去进入这所学校的机会。
误解七:平行志愿服务没有风险
应对措施:谨防录取后被拒的风险
分析:平行志愿申请虽然降低了志愿申请的风险,但仍然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录取后被拒绝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为了减少考生被录取与被拒的矛盾,把录取率定为105%,但仍然有5%的考生被录取后又被拒的可能性。
被拒绝的考生,即使A选项被拒绝,也会直接进入选择征集环节,这是填写平行选择的最大风险。
被拒绝的原因大致为:高考分数在学校录取的所有考生中较低;申报的专业偏好过高,且该偏好不受调整。
当然,如果高校实行“即交档案即录取”的原则,那么只要成绩达到录取线,学生愿意调剂,档案就不会被拒绝,无法被录取的学生数量就会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的风险。
3.志愿服务无梯度风险。
误区八:选择专业时不考虑兴趣和优势
对策:选择扬长避短的专业
分析:选择高考志愿时,要考虑考生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专业,扬长避短,既能促进自己学业的成功,又能为将来获得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应聘人员自身特征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个人身体状况四个方面。
以上述考生为例,首先,家长为孩子选择了一个不喜欢的专业,这违背了考生个人的兴趣爱好。试想一下,面对一个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根本不喜欢的专业,又怎么能指望他积极学习、深造呢?
其次,这位考生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家长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要面对很多不同的病人。医患接触是诊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孩子的性格特点并不适合当医生,家长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误解九:填写申请表是父母的责任
解决方案: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选择
分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最好是考上名牌大学,这种愿望在孩子填写申请表的时候就充分显露出来。
有些家长甚至过于固执,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亲子双方在志愿填写问题上产生较大分歧,给孩子造成很大压力。
在整个填写申请表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提供辅导员,填写申请表的决定权应该回归到孩子身上。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
考上什么样的学校、选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是孩子的事情,不是家长的事情。
如果父母给他选择的专业不是他喜欢的,甚至是没有兴趣的,那将来他上大学的时候就会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
家长关心孩子未来的发展,对志愿申请非常重视,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家长都是有阅历、有社会阅历的,该说的都说了,完全在情理之中,但孩子自己的意见还是应该得到充分尊重的。
误区十:根据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申请入学
对策: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别、分数线对应考生的“排名”等。
分析:在一些咨询会上,不少高校都会贴出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供考生和家长查看参考。它是一个参考系数,但不少家长错误地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用孩子的成绩来“查分”。
其实,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在录取结束前不可能准确得知。另外,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波动较大,有的甚至出现“大年小年”现象,即一年高,一年低。考生要分析几年的录取情况,还可以关注分数线与批次线的差距、分数线对应考生的“排名”等。
系统根据考生填写的往年高考分数段范围,给出大学录取平均分数线和专业平均分数线。
3. 请考生注意!
填写申请表时不要被这 381 所假大学欺骗。此列表是 2017 年最新版本。(来源:大学在线、人民日报)
2013年至2016年,共曝光5份假大学名单,一些假学校在多次曝光后,通过更换域名继续存在,这些学校大多模仿正规大学的名字,甚至学校简介也是抄袭的。
最全381所学校名单↓↓避免被骗!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报(作者为中国教育网主编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