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线高考网 高考备考 申请高中的时候,不要被“抗压理论”误导,选择尾部还是头部。报考高中的条件和流程

申请高中的时候,不要被“抗压理论”误导,选择尾部还是头部。报考高中的条件和流程

点击蓝色字

感谢您的支持

在申请高中时,总有一个话题,是去好一点的高中但成绩可能最差,还是去差一点的高中做尖子生,即所谓的“鸡头凤尾”式选择。而学生的“抗压能力”一直被普遍视为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一般认为,心理素质较高、抗压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合当“凤尾”,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则适合当“鸡头”。

其实我长期以来也是持同样的观点的,但是后来,特别是孩子上了高中之后,当我再次审视这个问题的时候,发现自己其实一直陷入了一种思维错误。

当我们觉得某个观点很有道理,而且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很多人觉得可以为这个观点充分论证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进而自然而然地习惯于把这个观点当做一个“结论”。

这并不是说“抗压能力”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但我认为它不应该被视为最重要的参考因素——它仍然有价值,但没有那么好。

我为什么这么认为?

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既然我们都提到了“抗压能力”,那就说明我们在潜意识里或者说都接受了“高中学习压力很大”这个事实。

但除此之外,大家其实都心照不宣地接受了另一个前提,而正是从这里开始,“抗压理论”开始变得不那么准确了。

前提是太多人认为不同高中的压力水平差异很大。

解释:

1.大家都认为高中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压力很大;

2、大家也都认为,学校越好,“压力”就越大,这似乎也不难证明。比如重点高中和每年本科录取率很低的高中,学生感受到的各种压力肯定会比重点高中大很多……

如果一定要量化这种压力的话,可以假设这种压力是和学校的水平“成正比”的。也就是说,高中越好,压力越大,反之亦然。

看起来还不错,对吧?

因为在我们很多人眼里,学校越好,老师要求越高,学生学习越认真,学习氛围越浓厚。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你的成绩不理想,自然就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相反在那些比较差的学校,老师的要求可能没那么高,很多学生都是在闲着,学习氛围也不浓,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学习压力就小很多……

难道你们忘了,“一流与劣势”学校的选择,其实是两所实力或水平相当的高中之间的选择吗?

生活中我们最常讨论这个问题的情况是在第一级或最重要的高中与紧随其后的高中之间进行选择时。

我想问一下,有谁见过排名第二的高中不想追赶甚至超越排名第一的高中吗?

排名“第二”甚至“第三”的高中重点班的整体水平,确实可能不如排名“第一”的学校重点班,但并不一定比排名“第一”的学校普通班差。

报考高中_报考高中数学教师资格证条件_报考高中的条件和流程

我问你,在这所排名第二的高中里成为尖子生真的压力小吗?

要知道,这个班(或者说有几个班,但既然是“班长”,就一定是实力最强的班)肯定承载着全校的期望,有的学生甚至会被寄予考上北大、清华的期望。

谁敢说,只要他放弃班级倒数第一,就能成为这样的班级里的第一名?

是中考成绩给你的自信吗?

别说中考分数线相差几分了,哪怕是相差十几分(可以根据总分情况适当放大),谁也不敢说进入高中之后谁会比谁学得好!

到了高中,很多习惯,方法,思维能力等等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别说中考成绩,就算是整个初中的成绩,也很难体现出这些方面的真实差距。只有真正进入高中之后,才会慢慢显现出来。

话虽如此,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应该能够意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1. 在低年级的高中重点班学习(即成为尖子生)也会有很大的压力。

而这种压力本身就是由“高考”决定的,除非你根本就没有打算报考更好的大学。但如果这样,你又何必当“鸡头”呢?

2、你不能因为想当“鸡头”就当成“鸡头”。

关于这一点,不妨了解一下相关学校(班)的情况,看看这些学校的重点班(“尖子生”)的学生在后续的考试中,是否能够取得可观的成绩,二次分班后,是否还能继续留在重点班(选修科目后,选择文科就读文科重点班的情况除外)。

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学生仍会表现出色,但是谁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也会成为其中之一呢?

尤其是当您认为您的孩子无法承受压力时。

其实,我认为,学生本人、学生父母以及其他亲朋好友想要“当家作主”,会给学生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

这样的话,就相当于把学生逼入了只能赢不能输的境地。

相比之下,如果你是重点学校倒数第一,已经垫底了,怎么会输呢?既然没什么可输的,那就好好学习吧。只要你努力,你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这里的逻辑可以参考上面的分析,第一名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只是位置倒过来而已。

在这种状态下,“机会”随处可见,看得见、摸得着。

只要分析清楚这些道理,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可能真的感觉兴奋多于紧张。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毕竟确实有心理素质确实差的孩子,志向高远,但生命脆弱,稍有挫折,就足以让他们崩溃,这样的人确实存在。

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性格,他们成为老大的道路就会非常艰难,我们大人可以装糊涂,小孩子也会自欺欺人吗?

尤其这种性格的孩子,即便真的成为了“尖子生”,他们感受到的压力也并不会减少,因为自尊心决定了他们会主动瞄准重点高中。

综上所述,我觉得“抗压能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我们在考虑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根据自己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更清晰地分析各种可能性,这样才能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而不是一味的“趋利避害”。

如果要缓解抗压能力差的孩子的压力,“择优而行”并不靠谱,还是需要回归心理问题本身去解决问题,理性分析、情感沟通、降低期望,为初中到高中的过渡做好充分准备……

那么,在中考择校时,面对最好与最差的选择,“抗压理论”并不像看上去那么可靠。你怎么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eikao/56834.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