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备考

高考物理和化学的同学们,今天考得怎么样?教育部专家解读试题

物理试题:注重检验通用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套路”和“技巧”

2022年高考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正确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坚持诚信创新,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知识,突出关键能力考试,加强教学与考试衔接,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培养,支撑素质教育发展。

一、深化基础引导,减少“机械问答”现象

2022年高考物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重点考试高中物理核心和主要内容,考试中注重深化基础知识,加强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了解特定情况下的物理本质。引导学生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发生,逐步形成对物理的全面、整体的认识,避免过多的细节知识的分析和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应用。同时,试题重点测试一些通用物理方法,引导和减少“机械答题”现象。

例如国卷A第20题,考验学生对电路条件、力条件、运动条件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运动、相互作用、能量概念。国家论文A的第21题以带电球在电场力和重力作用下运动的情况为例。考验学生对能量变换与守恒、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渗透等价思想。国卷B第16题创新性出题角度,要求学生采用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方法,判断小环从大环顶部滑落时与速度成正比的物理量。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创造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技进步的真实情境。检验学生搭建物理模型和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例如,国卷A第14题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跳台滑雪为背景,将学科内容与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国论文A第25题以可以测量微小电流的点检流计作为场景。与科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理解仪器设计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国卷B第14题采用了宇航员在天宫二号上自由漂浮的场景,考验了学生对太空失重本质的认识,体现了我国新时代重大科技发展成果,增强了学生的国学素养。自信和自豪。国家论文B的第18题使用智能手机测量地磁场。学生需要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测量结果演示测量位置和正y 轴的指向。这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探究的兴趣和发展学生的证据意识。

3、加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2022年高考物理将从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础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绘制与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检验学生的实验能力。能力和科学探究。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引导教学注重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切实提高实验能力。

例如,国卷B第22题利用雷达探测高速飞机的位置,要求学生灵活迁移熟悉的打点纸带处理方法;同时,试题要求学生提供飞机匀加速的近似直线运动。原因是为了测试学生使用物理专业术语表达自己的能力。国家论文B第23题考察了被测电阻在一定电流范围内的伏安特性。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所提供的实验设备,设计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选择合适的设备,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化学试题:聚焦核心能力,促进教学与考试衔接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和高中生认知特点,主动对接改革高中教育方式,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制定注重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合理选题,加强与环保、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的联系,突出学科主要内容,促进考生的形成和发展化学理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引导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选择真实情境,突出价值观引领

试题材料广泛、情境广泛,重点关注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和信息领域。通过检验化学原理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国论文A第8题中辅酶Q10的性质,展示了化学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作用。第35题考察了北京冬奥会场馆所用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展示了我国化工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情况。国卷B第8题中二氧化碳固定与再利用的方法,将有助于我国实现“二氧化碳达峰”的目标,并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深化基础考试,促进学生思维活跃

高中化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高考化学试卷围绕这些基本内容,考察学生对离子方程、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和周期律、离子化的理解。弱电解质。平衡等主要内容的理解能力可以有效识别学生基础是否扎实,从而指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今年高考化学题改变了出题角度和考试方式。要求学生根据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实施“双减”。例如,国卷A第10题围绕水系电解质锌二氧化锰离子选择性双隔膜电池,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确定正负极,并推测关于电极反应。

3、聚焦核心能力,考察学科关键能力

化学试题围绕化学学科核心能力而设计,考查“宏观辨识与微观分析”、“转变观念与平衡思维”、“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能力。 ”。试题创新的信息呈现方式和独特的出题角度,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了解化学基本规律,检验学科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能力,指导学生的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例如,国卷A的第35题考察了碳、氮、氧、氟的电离能的变化模式,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第28题给出了不同条件对“钛氯化”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检验了变化的概念和平衡的思想素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平衡的本质。国文B第26题给出了铅膏回收的工艺流程,并提供了金属离子不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它要求学生基于数据综合分析整个过程流程,根据材料属性分析不同元素的最终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转化条件。

4、注重教学实践,促进教学与考试衔接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利用不熟悉的情境来测试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这既满足了院校的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化学反应的规律。有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

课程与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加强教学与考试的衔接,今年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关注《盐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影响化学运动的因素探讨》等重要实验。平衡”、“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考察”等。能够运用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目的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国家论文A的第13个实验问题考察了水解常数、酸度对铬酸盐平衡的影响以及醇和二价铁的性质。

2022年化学试题探索化学反应原理和材料结构理论两大化学理论与其他模块内容的综合考查,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改理念相向而行。例如,国家论文A的第35题考察了乙烯、四氟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它整合了材料结构对性能和应用的影响,有助于学生建立宏观性能、用途和微观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生物试题:丰富考试形式,考验学生的理解力和思维深度

2022年高考生物试题选取了COVID-19疫情防控、动物养殖、废弃物回收等材料,强化高考价值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道德、智力、身体、艺术和身体技能。试题总体特点体现稳步推进。依托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强化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基础和关键能力考试,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质量和效益提升。

一、强化价值导向,促进全面发展

全国A卷生物试题以生物学科考试内容为基础,精挑细选体育与健康、体育锻炼、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等题目,凸显高考的价值塑造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和时代使命。例如,第31题是基于林地动植物资源调查,考验的是人口密度调查方法、丰富度等基本概念。它还要求学生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深刻意义和意义。内涵,增强环保意识。问题1重点介绍钙离子的生理作用以及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吸收,讲解阳光照射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活的。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全民免费疫苗接种和全民检查的核酸检测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家卷B第38题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考察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和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加深对防疫措施的了解。国家卷B第6题以鸡羽毛性状、芦苇和非芦苇的遗传分析为基础,指出巧妙利用鸡羽毛性状可以及早区分雏鸡的性别,便于养鸡场根据鸡的性别及时进行排序。满足生产需要,提高养鸡场品质。经济效益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念。

2.丰富考试形式,深化基础考试

高考生物试题突出了考试学科的基础和主要内容。试题从理解、思维深度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考验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性。例如,国卷A的问题3展示了某作物矮化品种喷施植物激素后长高的现象,并要求学生据此分析该品种矮化的原因,旨在考察喷施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激素通过特定受体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问题37 给出了学生比较两种细菌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的实验结果。它需要推断学生的实验想法,改变传统的根据实验设计推断实验结果或得出实验结论的形式。国家论文B的问题3创造了运动神经元和骨骼肌之间过度兴奋性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的药物治疗问题情境,考察了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突触后膜的激活和突触间隙的过程突触测试中的退化和其他过程测试了学生对多个层面的突触传递的理解。

三、加强能力测试,促进教测衔接

高考生物课程强化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验,从形式、角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探索和实践,涵盖实验设计、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结论总结、评价改进等各个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将实验实践与概念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的兴趣。例如,国卷A的第2题就是为了探究三种不同浓度细胞液的植物细胞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时的不同变化,考验学生的渗透压、细胞质等基本概念。细胞壁分离、水的输送,以及对实验前后细胞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变化的推理和判断的理解。国家论文B的第32题以植物花色的遗传控制作为问题情境。在探索白花植物的纯合基因型时,只需要选择一个纯合亲本并与其进行一次杂交。测试学生如何在新条件下制定最佳解决方案。优化解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注重解的优化和简化。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世祥)

用户评论

命运不堪浮华

终于结束了!整个人都松懈下来了,希望能考出好成绩证明三年的努力没白费。教育部专家的分析确实很值得参考,希望自己的答卷能符合他所讲的标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菲

我感觉语文部分考察点比较深刻,理综题目相对容易,但还是挺累人的!老师说这种考试题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以要提前适应好。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她最好i

这次高考试题难度确实高了一些,我的发挥有点不好,特别是在化学部分,一些题我压根没思路。专家解读的这个信息很有帮助,看来以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希望还有机会提升自己!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球的我

作为一名学考外的考生,我还是更加倾向于以实际能力为考察标准,这样更能体现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希望能有更多多元化的考试形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耀光芒。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仰望幸福

我觉得教育部专家的分析很有道理,今年的试题确实更注重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希望明年高考能够更加注重个体差异,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公平的考取机会。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眼旁观i

感觉这次高考总体的难度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的发挥总体来说还可以吧!期待成绩出来的时候能给自己一个交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怕疼别碰我伤口

这个解读挺有用的,让我明白了一些这届高中生的难点和不足。希望未来的教育体系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个性化的学习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价值。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摩天轮的依恋

考试嘛,总归是要经历的,心态最重要!感觉今年考得也挺好的,只是数学有一道题有点卡住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原

教育部专家说的是对的,这些试题确实更注重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这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和锻炼。作为学生,我们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努力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栀

我觉得这次高考的理化生试题比较贴近实际应用,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希望能看到更多类似这样的创新考试模式,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培养更加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在哪跌倒こ就在哪躺下

今年的高考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同学都表示很焦虑。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和帮助。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北染陌人

我觉得教育部专家分析到位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认为考试应该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的考察,更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发育。希望未来的高考形式能够更加体现这些理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Edinburgh°南空

今天高考试题解读很有意思,让我对自己的试卷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后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这方面训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珠穆郎马疯@

教育部专家的分析很有帮助,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此次考题的出题目的深层含义和设计思路。我希望未来高考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点的记忆上。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旧事酒浓

感觉今年化学试题还是比较偏向于基础知识的考察,所以还是要打好基础才能应对后续的挑战!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陌颜幽梦

我更关心的是我们以后的人生规划,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节点,希望能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努力实现目标。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自凉丶

感觉今年的高考试题难度确实比较高,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压力问题,提供更加贴心的帮助和指导!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楼买醉

这次考试经历下来,感受很深的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难点和突破口,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取得进步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beikao/7342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