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线高考网 录取查询 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上)- 知识积累攻略

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上)- 知识积累攻略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高中语文部编版古代文化常识汇总(必修上)- 知识积累攻略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cài)邑、采地、封地。可传子孙。盛行于周。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侯:古代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的第二等。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律吕:古代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校正音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后来用“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说文》:指《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结构的字书,也是世界最早的字书之一。

《短歌行》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2.子:对对方的尊称。

古代对对方(普通人)的常用称呼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

3.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4.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5.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劲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5.魏武帝: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6.《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梦游天姥吟留别》

1.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方丈。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

3.谢公屐:据《宋书·谢灵运传》,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前后齿可装卸,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琵琶行并序》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3.左迁:贬官、降职的委婉说法。

古代表示贬官的常用词有:

①贬:降低官职,降级;降职并外放。

②窜:放逐、贬官。

③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④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⑤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⑥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⑦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予出官二年”(《琵琶行》)

⑧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⑨黜、绌:废掉官职。

⑩免:罢免官职。

⑪夺:削去,罢免。

4.司马:此处指州刺史的副职。

春秋以前司马是专门负责管马匹的官,是非常重要的军职。殷商时代所置司马,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军政和军赋。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5.管弦: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指音乐。

6.教坊: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7.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富家豪族多聚居在这一带。

8.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

三国时曹丕建立魏国后,设立了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

唐代的官服,侧重儒教中阴阳五行的说法,把青、赤、白、黑、黄五色当作“五方正色”,即东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黄色。

黄色既代表中央,也代表打底,帝王服色便采用黄色,其他等级的官服,也用颜色和图案加以区分。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官吏有职务高而品级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

1.周郎:即周瑜(175-210),字公瑾,孙权军中指挥赤壁大战的将领。二十四岁时即出任要职,军中皆呼为“周郎”。

2.羽扇纶巾: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这是儒者的装束。

3.樯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代指船。

4.尊:同“樽”,一种盛酒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元嘉: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424-453)。

2.一片神鸦社鼓: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唐代诗人王驾有《社日》一诗,主要是描绘社日的欢乐场面。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封:帝王筑坛祭天地及四方山岳之神。

封禅:封为“祭天”(多指天子登上泰山筑坛祭天),禅为“祭地”(多指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师说》

1.韩昌黎文集校注

昌黎:韩愈,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古代常用人物称谓:

①直称姓名,用在以下三种情况:自称姓名或名;用于介绍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②称字,对平辈或尊辈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如,孙权,字仲谋。

③称号,一般用于自称,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④称谥号,如欧阳修称“欧阳文忠公”。

⑤称斋名,如姚鼐称“惜抱先生”。

⑥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所以人称“孟襄阳”。

⑦称郡望,如韩愈本是河内河阳(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便称其为“韩昌黎”。

⑧称官名,如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

⑨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⑩称官地,如贾谊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

⑪兼称

庐陵萧君圭君玉 籍贯+姓名+字

朱孝纯子颖 姓名+字

2.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3.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

4.百工:各种工匠。

5.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6.传: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②人物传记。

《反对党八股(节选)》

1.八股文章:即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内容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而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2.檄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的文书。

《拿来主义》

1.冠冕:冕,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1)指仕宦的代称。《北史·寇洛等传论》:“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2)指第一;首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钟嵘《诗品序》:“此皆五言之冠冕。”(3)指体面。《官场现行记》第五十六回:“有些老一辈人见他话说得冠冕,都说,‘某人虽有嗜好,尚还有自爱之心。’”

《故都的秋》

椽:放在房檩上架着屋面板和瓦的木条。

《荷塘月色》

1.梁元帝:南朝梁代皇帝萧绎(508-554)。

2.鹢首徐回,兼传羽杯:鹢首,古时画鹢于船头,所以把船头叫“鹢首”。鹢,水鸟。羽杯,酒器。

3.敛裾:裾,衣襟。

4.《西洲曲》:南朝乐府诗,描写青年女子思念意中人的痛苦。

《我与地坛(节选)》

地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为明清皇帝祭地之坛。

《赤壁赋》

1.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壬戌:运用了干支纪年法。

古代几种纪年法

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例:赵惠文王十六年。

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③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依次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六十甲子”依次是: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2.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望(日):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日。

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

此处用的是“月相纪日法”,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星座。到了隋代,我国对于星空的区域划分已经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到近代。这就是著名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4.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6.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的一种。

7.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登泰山记》

1.泰山之阳:泰山南面。

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

山会遮挡阳光,中国大部分地区太阳偏南,南面阳光照射充足为阳,北面照射较少为阴。

中国的主要水系都是自西向东流,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的影响,水流冲刷南岸,南岸高差较大,地势低湿,岸下光照较少,北岸则相反。因此水南为阴,水北为阳。

2.汶水: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

3.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东流到山东入海。

4.环水:水名,又名“梳洗河”。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又合环水,水出泰山南溪。”

5.齐河、长清:清代县名,今属山东。

6.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乾隆,清高宗的年号(1736-1795)。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与当代日本国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君主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先皇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新年后改元。

7.是月丁未:这个月的丁未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丁未,干支纪日法,指这个月的二十八日。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①序数纪日法。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②干支纪日法。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③月相纪日法。

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8.戊申晦:戊申日月底这一天。

五鼓:五更。

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19点到第二天早上5点,每更等于现代的2小时。

古代计时方法

【鼓】 古时常夜间击鼓报更,所以古人常以鼓代更。

【漏】 古时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时】 时是时辰,介绍见前古代纪时法。

【点】 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每点约等于现代的24分钟。

【刻】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100刻,实算96刻,每刻15分钟。漏刻指很短的时间。

9.子颖:朱孝纯的字。

字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名与字在意义上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的意义相同(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周瑜,字公瑾。有的意义相反:如韩愈,字退之;曾点(小黑也),字子皙,色白也。有的意义相延:如赵云,字子龙,云从龙;岳飞,字鹏举。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是男子在20岁行冠礼时加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古人的字大多是由德高望重的前辈或师长取的。

10.徂徕:山名,在泰安城东南。

11.樗蒲: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蒲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立起来像山峰。

12.岱祠:东岳大帝庙。

13.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

14.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15.显庆:唐高宗的年号(656-661)。

【练习】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壬戌之秋”“乾隆三十九年”等都是古代通用的“纪年法”,前者是干支纪年,是用“天干”和“地支”——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B.“笠是兜鍪蓑是甲”,出自北宋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辛弃疾有词句“年少万兜鍪”。

C.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所谓“一饭三吐哺”。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北宋诗人杨万里”错。杨万里,南宋诗人。

用户评论


命硬

终于整理出来古文里的很多文化常识了!作为高三学生,总是感觉自己没时间背书,这个汇总简直太实用了,现在我终于对这些名词典故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可以的话,希望能再更新一下其他年级的古代文史知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至离别

高中语文课上总觉得自己跟不上老师讲解的速度,很多典故和文化背景都不是很懂。这次发现这个汇总文档真是太棒了!终于能轻松掌握这些知识点,上课也能更认真听讲,理解起来也更容易啦。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海盟山誓总是赊

这份整理真的很仔细啊,涵盖的范围很广,对古代诗文、历史事件都很有帮助,感觉阅读书籍的时候能更有感悟了。希望以后还能持续更新添加新的内容吧!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疲倦了

这个《知识积累》真有用!我一直觉得语文学习里文化常识占很大一部分,如果没有基础积累,理解课本就很容易吃力。现在有了这份汇总,我就能一点点的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歆久

高中语文老师总是强调要了解古典文化,但是这些考点其实很难记忆!这款汇总文档确实帮我不少,让我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掌握了许多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识。非常感谢编排的同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强辩

我觉得这份《知识积累》整理得不错,内容很全面。不过作为一个高中生,我还觉得有些知识点太深入或者过于强调细节了,对于我们初学来说可能有点吃力,希望能稍微调整一下难度和侧重点。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其实有时候我觉得语文课上的学习更注重阅读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表达,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这些文化常识。这份汇总内容虽然详细,但我个人觉得对我的学习帮助不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嘲热讽i

作为语文爱好者,我还是很喜欢这个《知识积累》,因为里面有很多我之前都不知道的古代文化典故,让我了解了许多古代文化的精髓和魅力。这种深入浅出的学习方式非常适合我们普通人理解和吸收古代文化。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刺心爱人i

如果能让每个知识点都配上一些相应的解释或者举例,会更加生动易懂。现在的描述虽然很全面,但对于我这样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以消化啊!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素衣青丝

这篇文章的标题很有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点击查看内容。但我看了看评论,感觉这篇文章的内容可能更适合一些对语文基础知识要求更高的学生学习。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怪咖

对于像我这样的高中生来说,确实需要这样一个“知识积累”文档来帮助我们梳理古代文化的各种常识点!希望以后能更新更多版本的文档,涵盖更多的书籍和历史事件呢!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墨城烟柳

我一直觉得学习语文除了要了解文学作品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础认知。这份《知识积累》挺好用的,帮我了解了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历史人物和事迹。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十言i

我感觉这份文档虽然内容很不错,但有些地方还是比较枯燥的,希望能加入一些图片、图表等元素,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学习呢!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微信名字

终于找到一个能够帮我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好资料了!我平时喜欢阅读 古诗词和古典小说,但常常会遇到自己不了解的典故和历史背景。有了这份文档的帮助,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各自安好ぃ

我感觉这份《知识积累》比很多课本来得更直观易懂!它把古代文化常识巧妙地组织起来,读起来也没有那么累赘的感觉。作为语文学习的小帮手,真的相当不错!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拽年很骚

对高中生来说,整理一份像这样关于“知识积累”的文档真是太方便了!我希望更多同学能够利用这份资源提升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也希望后续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这份内容,让我们学得更加扎实!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旧情i

作为一位语文专业爱好者,我非常欣赏这种对古代文化整理分类的做法!这份《知识积累》不仅实用性强,而且还能够培养我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兴趣。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cha/6404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