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科举难度:四年一考,状元之才能否匹敌今日清华北大生?
大家好,关于揭秘古代科举难度:四年一考,状元之才能否匹敌今日清华北大生?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田园诗人王维,是状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南宋最后一位忠臣文天祥,是状元。
他们都曾在科考场上大展身手,后再官场中也颇有一番作为,还能留下多首名传千古的诗词。
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可以说是古代封建社会下所有学子的最终梦想;而能成为状元的人,各个也都是人中龙凤,是全国科考后,万里挑一选中的人才。
那既然“科考”和“高考”只差一字,两者似乎总有些相近之处。
那么到底是科考难还是高考难?哪种考试更简单些?
古代状元的水平,放到现在参加高考,能考上什么水平的学校呢?
首先咱们要明确,“科考”和“高考”是无法平等对比的。
两者适用的社会环境不同,选拔出的人才类型不同,考察知识内容更是不同,归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
现在参加高考的孩子们,考察的知识内容详细分为语数英、理科类的物化生和文科类的史地政,加上音体美和信息技术,可以说考察内容面面俱到。
网络上一度有戏言称,高三时期是一生知识储备最丰富的时候。
为了备战考试,这时候的孩子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算正反比例函数,能把《离骚》倒背如流,能在操场上狂奔八百米眼前不冒金星。
但这背后不是简简单单一句“高考加油”就做得到的,他们付出的汗水和努力,是我们作为成年人无法共情的。
十几岁的孩子,要靠自己的成绩分数换取未来,每天沉浸在书山书海中,不学习就是犯罪,想放松就是偷懒。
他们要在自己未成年的时候,为自己余生几十年的生活负责,前路漫漫,什么才能说了算呢?
但自从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高考就成了无数孩子扭转未来最重要的途径,也是他们改变自己命运最直接的方式。
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经济条件也不同,出生时似乎就被拉开了距离。
但凭着自己满腹知识,他们考出满意的分数,进入理想的大学,为自己将来就业与深造铺垫台阶。
高考分数高的孩子,更有机会进入优秀的大学,毕业后能接触到大城市工作机会。
原本他们一生接触不到的高薪岗位,因为出色的成绩履历,近在眼前;
分数中等的孩子,有些会选择学习技术手艺,将来靠双手吃饭;
还有些会选择排名中层的学校,毕业后在家乡工作,能和家人常常相伴,过着熟悉踏实、健康安稳的日子。
但无论哪种,都没有优劣先后之分,所以说到底,现在的高考只是一场考试,决定不了人生的高低深浅。
高考后的生活,也只是不同人生的呈现方式,都是我们光明灿烂的一生。
那古时科考呢?被称为“大魁天下”、科名中的最高荣誉的状元,背后又是怎样的故事?
一提起科考,大部分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的名字,大概还不是哪位春风得意的状元郎,
而是那个痰迷心窍,满大街跑还挨了一耳巴的范进。
《范进中举》历来都是语文课本中大家取笑的人物。
笑他一把年纪还在考试,连个“举子”都没够上;笑他点灯熬油好容易中举,结果又乐极生悲,差点成了个傻子。
但我们的嘲笑是来自现代人的思维,现代人如果考上事业编制,那当然是阖家欢乐的好事;
考不上也不耽误过日子,上班读书做生意,条条大路通罗马,什么日子都能过好。
但当时的范进处在封建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已经把“读书”和前途无量、光宗耀祖与之挂钩。
除了极少数的达官贵族,读书考功名,是当官做宰、成为人上人的唯一途经。
这就是为什么说“科考”与“高考”是无法进行比较的根本原因——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代,为了选拔出合适各自国情发展、采取人才采取的筛选方法。
封建社会里,人与人是真的存在三六九等的。
科举之前,古代干部选举制度无不强调血缘,难逃宗法家族的范围。
如汉朝提拔人才采用的察举制,先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因选人权在这些地方长官手中,难免就有众多的“关系户”。
亲朋好友成了推荐的对象,甚至会有贿赂买官的现象,这也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隋统一中国后,隋文帝正式设立科举考试,期望通过科考把真正有本事的人才选拔出来。
在当时,这一理念可谓打破了“世袭制”的传承,真正给了寒门学子上进的机会。
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的民间的有才之士,是封建社会治理国家的重要基石。
自隋唐至晚清,千年历史中,科举制给予了读书人参与治国的上升通道,选拔了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平民子弟入朝为官。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这就是当时改变命运最直接的方法。
考上进士就能做官,就能踏足政坛,摆脱贫民家庭一跃成为“大老爷”,一生享不尽的尊贵。
这样说当然太过绝对,不是所有通过会试的考生都能如此。
但在社会大环境下,这样拼命考取功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逆天改命”做大官。
然而在古代考试和现在考试科目大不一样,想在这一次次考试中拔得头筹,并不是容易的事。
这些“考试”也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的,光是门槛就能淘汰掉一大批人。
不同于现在孩子们的义务教育,古代的孩子想要读书,那可真不是件容易事,能认字就是第一个门槛了。
除了高门贵族能让孩子从小读书识字,平民如想读书,那就只能花钱找私塾,一般也只有“小康家庭”消费得起,真正的寒门怕是连老先生的束脩都交不起。
交了学费,念些什么书呢?
科举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其中《论语》11750字;《孟子》34685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起来,共有401179字。
这40多万字,全都要背熟精通,烂熟于心。
此外,还要看大量的注释和其他非读不可的典籍、史书、文学书籍等。
背完这些书,也不意味着就能上考场——不同于我们认知中“名句默写”等题型,科举制度考察的,是真正才气横溢、有匡扶社稷的理想抱负、能透彻分析问题的人才。
试题通常都是针对国情、政局的分析,而考生文章内容也不能只有华丽辞藻的堆砌。
一方面要求对文章格式进行严格的规范书写,思维逻辑清晰,言之有物,还需要文章行文流畅,一气呵成。
既能表达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同时也能用逻辑分析、道理分析,将所想要表达内容更好地呈现。
一百多年前的光绪三十年,坐在考场上的考生,面对的试题是: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乍一看无从下笔,仔细思考后满腹心绪又不知如何论述,还要保证在狭窄的“号房”内,厘清思绪,一气呵成,字迹工整逻辑严谨……
而想要看到这份题目,参加这场考试,也不是件易事——在古代想成为状元,就意味着要经历层层考试选拔。
中国的科举制度相当严格,分为童试、乡试、会试与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考生们要从乡里走到县城,再一步步走到皇帝面前,在金銮殿前挥斥方遒。
单是第一轮童试,就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场考试,三场考试皆考中者,便可升级为—“秀才”(又称生员)。
按照历史统计,秀才录取率仅为10%左右,这通过的10%再去参加乡试,通过乡试后,就会升级为“举人”。
乡试也能通过,那就能再次参加次年春天举行的会试,这一阶段的考试属于中央级别的考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地点则在京师。
古装剧常出现的“进京赶考”,也都发生在这个阶段。
经过一路过关斩将,如果有幸再通过会试,那就能成功来到科举最高级别考试—殿试。
殿试又称御试,将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考中殿试者会获得更高称号—“进士”。
其中,进士又分为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等级一甲,只有三个名额,按名次分别对应三大称号—“状元”、“榜眼”和“探花”。
能在全国千万考生里获得唯一的状元头衔,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
如此辛苦的层层考试,也难怪科举制度沿用千年时光里,总共才出了几百个状元郎。
这一整套的关口闯下来,成千上万的考生所剩无几。
一生为科考读书到两鬓斑白者,不在少数,也难怪当时范进考上了个举人就在家“欢喜疯了”。
古代读书人上升路径单一,古代的读书人想要走向仕途,只有科举这一种途径。
而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化、注重实践能力的教育环境里,学生有很多种途径实现人生理想,。
他们可以参与出生地的高中选拔考试,也可以出国深造,或者索性发展其他的技术进入社会,也可以收取多彩人生。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通向成功的道路上一定充满着荆棘。
我们常言寒门再难出贵子,可是古人即使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依然存在着如范仲淹这样忧国忧民、内心坦荡的寒门贵子。
如今的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心力放在当下,自己生于现代,就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选择更合适自己的方式度过一生。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cha/69019.html
用户评论
我之前看古装剧里就觉得那考试很难啊,看来不是单纯剧情夸张呢!真的要考四年的时间才能出一名状元,这种学习强度也太大了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法听着有些夸张吧,感觉清华北大那么牛的大学也受过现代教育体系的影响。古代考生是吃饱肚子念书的吗?况且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了,也不能说只凭考试成绩就能体现一个人智商啊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觉得古代学习压力很大,考官都是非常严苛的人,考试内容又那么多,别说4年不是短时间。我现在考个大学试都感觉很吃力了,古时候真的太不容易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高考难度高这个说法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竞争这么激烈,每年几百万考生中选拔一个状元,想想就觉得压力山大啊!而且当时社会地位和升迁也 heavily 依赖科举考试,所以考生的学习热情就更强烈了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4年可不是光单纯背书,还得要博览群书,思考人生道理,考察的就是一个人的才学和修养吧,有点像现在的大学生选拔的项目和比赛,各有各的精彩之处啊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古代高考考的是一种全面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他们需要具备强大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人文等方面的了解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法过于绝对了,考试只是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终身的价值。况且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不应简单地进行比较。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高考考的是一种极端的毅力和专注力,每天都在书海中遨游,四年的时间对后期的仕途有很大的影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文章写的挺有意思的,真的让人想象到古代读书人那样的学习氛围和精神压力! 现在虽然考试压力也不小,但和古代比起来还是差很多吧!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古代考生是真的很不容易啊,他们面对的考题难度很大,而且学习环境也相对艰苦,不像我们现在有各种便利条件帮我们学习。他们用汗水和时间换来了今天我们享受的美好生活。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考4年出一个状元确实蛮吓人的,估计那时候的考试非常考验学生的全面素质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如果说一个状元抵 300 个清华北大生,那古代的人也太牛了吧! 这不是在贬低现代教育吗?我觉得两者不可相提并论啊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很厉害的,古代科举考试是相当严苛的,对考生能力是全面考量的。也许那时候的生活节奏更慢一些,所以能够沉淀下来好好学习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现在高考压力大,但是感觉和古代的竞争压力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啊!他们四个年的时间都是专注于学业,没有那么多现代生活的干扰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说法有点夸张了,我觉得无论哪个时代的教育体系都有其优缺点,不能简单地进行比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高考考的是非常全面的知识和才华,不仅要懂得经史子集,还要能够写作、书法、诗赋等。现代教育更注重实用技能,两者侧重点不同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代状元真的是很不容易啊! 想象一下,一个人的命运都赌在一个考试上,压力山大!还好现在我们是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其实我觉得文章标题就有点误导人啊,故意去对比古代人和现代人,把他们放在一起衡量,这本身就不公平。毕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倒想问问那些古人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呀?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效率低下,能不能从古代的学习模式中找到一些启发?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