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作文

新高考议论文之图文式材料作文真题及范文

图文式材料作文指的是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是一幅或几幅图画,并配以适当的说明与提示性文字。从高考来看,主要考查漫画作文。

1.题型特点

(1)图画含蓄生动的构图,隽永深刻的寄寓,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能够引导考生关注现实,观照人生,领悟生活的本质。

(2)图画富含寓意的特点要求考生能明了画家运用夸张、比喻、影射、双关等手法的真正意图,能够着眼整体,透过画面看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亦即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审题技巧

(1)仔细观察,弄清图画内容

(2)分析关系,把握图画寓意

[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从这幅漫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餐桌上有几个猫在吃鱼,且它们只知吃鱼却不捉老鼠。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可以提供给猫吃的食品明显增加了。所以,猫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吃到美味的鱼。猫只吃鱼还有一个直接原因,人们对饮食的选择、量的控制不合理。因为选择的多了,人们剩下的食品也多了,让猫吃掉,这本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餐桌上的猫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它们的问题在于嘲笑那个吃老鼠的猫。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猫的职责和本分是什么?就是吃老鼠、抓老鼠。由于猫的这个本分和天性的存在,老鼠就不会泛滥成灾。就整个生物链来说,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职责。只有每个个体都各司其职,整个植物链、动物链才会达到最“和谐”的状态。所以,对于吃老鼠的猫来说,它是恪尽职守、忠于它的天性,是应当受到赞扬的,而不应当受到嘲笑。充分理解了漫画的这一层内涵,再进行立意就不难了。

具体可从如下角度进行立意:

1.从捉老鼠的猫的角度:社会中的一部分“富二代”。尽管父母把“安逸的生活”为其准备周全,但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拼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2.从吃鱼的猫的角度:社会中的另一部分“富二代”。他们贪图安逸和享乐,一生无所追求,对社会没有作出积极的贡献。

3.站在整幅漫画的角度:联系现实,为时代鸣响警钟。有鱼吃不捉老鼠的猫越来越多,坚守职责去捉老鼠的猫反倒被当成了另类。这种“有鱼吃不捉老鼠”的现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优秀范文:‍‍

职责——永不凋零的花朵

一考生

将士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国泰民安时依旧艰苦训练;

白帆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风平浪静时依旧鼓足勇气;

蜜蜂牢记着自己的职责,在丰衣足食时依旧辛勤工作。

而当那吃着鲜美的鱼的小猫依旧不忘职责去捕鼠之时,我们是不是也该叩问自己的心灵——我们的职责是否该铭记于心?

职责是一盏长明灯,它亮在我们的整个生命中,让我们时刻铭记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当朋友把幼小的孩子和柔弱的妻子丢弃给他时,他明了自己身上那份卸不下的职责。从此,他日夜奔波,将汗水汇成了一条长长的河,滋润着朋友家人的心田。然而生命对他过于苛刻,朋友的妻子患病在床,年幼的孩子又需要照顾,他还要在外打工维持生计,所有的艰难一时间都重重地压在这个并不健壮的男人肩上。这时的他就是抛弃他们而寻求自己的生命之美本也无可厚非,可这个伟大的男人从未忘记过那份职责,他坚强地承担着,用自己的行为向我们谱写着一首充满仁义的职责之歌。他就是朱邦月,一个感动了千万人的牢记职责的英雄。

职责是一朵芬芳的花,它开在我们人生的各个角落,让我们时刻感受着它的芳香和美丽。在四川地震中,一个中年男子为了自己的职责护住了身下的四名孩子,他似乎微笑着,感受着人们用无限的崇敬为其铺就的天路,那路旁的花朵是孩子们的微笑,那芬芳也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任时光流逝岁月变迁,他那份为了职责而奉献的精神却成为永恒,在这个世界屹立成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谭千秋,这个在危难之时固守职责的人民教师所带给我们的感动,将如其名字般千秋永传颂!

职责是一曲悠扬的歌,它回荡在我们生活的不同阶段,传颂着我们不同的生命之美。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忠诚之语付出沉重的代价,宫刑,这个折磨着他灵魂和身体的酷刑,如一把扎在他胸口的刀,让他生不如死。但就在这最痛苦之时,他没有舍弃自己的职责而安度晚年,他忍痛写作,为了“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职责,为了父亲生前的遗愿,他苟且偷生,倍受鄙视却终于著成了“史家之绝唱”。司马迁这个可怜的人啊,在巨大的痛苦中仍坚守职责,这是一种怎样伟大的情怀?

当我们拥有了可以不去捕鼠亦可以生活美满幸福时,别忽略了那朵永不凋零的花朵——职责!

名师点评: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本文考生:

1.从漫画材料意味深长的讽刺中,只提取了“职责”作为立意;

2.从风马牛不相及的将士、白帆、蜜蜂,抽取出贯通之处——职责;

3.从古之贤者到现代感动中国的英雄人物,唱出回肠荡气的职责之歌;

4.最可贵的是考生不是向人说教,自始至终都将“我们”作为叩问的对象。

尽管行文修辞还有稚嫩生涩之处,但对考生来说,为文为人无疑都是一次成功的洗礼。其深得文章起承转合之法,无疑为考生中的佼佼者。

小试牛刀: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及要求,写出你的立意

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第一步,完整准确地理解漫画内容,聚焦漫画核心。漫画主要由两个人、一把椅子和两个紧握的“发光”的拳头组成。“发光”的拳头的碰撞以及年轻人和老人关于让座的观点,凸显了漫画体现的焦点问题,即法律与道德的博弈。

第二步,挖掘漫画的社会意义。考生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漫画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需要注意的是,漫画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漫画所要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漫画所揭示的主题——如何看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等。

[参考立意]

1.公交让座不能道德绑架,道德不可违背法律;

2.“坐”有权,不可将法律与道德对立;

3.在法律与道德的碰撞中,应有自己的选择。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composition/5583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