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线高考网 高考作文 2024届高考作文教考衔接·母题及范文选编(上)

2024届高考作文教考衔接·母题及范文选编(上)

窃以为,高考作文有三大视角,曰小我、大我、无我;以此对应三大母题,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环境”。据此,我们可将关涉教材的作文母题梳理如下。

一、人与自己(小我——成长成才)

1.青春成长

【母题1】(2020全国II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寻十方明镜绘真我画像

——写给高一学弟学妹们的一封信

亲爱的高一学弟学妹们:

你们好!

辽阔天空任我飞,崭新人生任我绘。学弟学妹们,刚跨进高中大门,新的起点,新的远航,是不是满怀这样的憧憬与希望?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静下来行动时,是不是又陷入层层困惑与迷茫?

认识自己、认清真我,是哲学命题,又是烟火人生的根本。苏格拉底一辈子都在追求“认识你自己”,老子让我们明白“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那么,如何准确认识自我,描绘出真我人生画像呢?

一面镜子,一次映照,便是一种自我认识。学弟学妹们,这是我多年来的深彻感悟,我们的双眼,总是在看他人、看世界,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在我们人生旅程中,是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才能清晰活着的本质。

我们要细微感知自己对细小事物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心灵的温度。

对比自己弱的人,能无欺乎?对有残疾的人,能无嘲乎?对身份低下的工作者,能有敬乎?对自然中的动植物,能有善乎?对需要帮助的人,能有爱乎?细察我们的内心,是否被轻慢、鄙视、厌恶硬化着,冰冻着?这样积极调节自我画像的底色,让我们心灵四季如春,保持恰好的温度,才能见到心土上长出的蓬勃生命景象!

我们要深入思考自己传承历史文化的深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血脉的纯度。

一枚石器、一块陶片,连接着我国远古文化;一条龙飞,一只凤舞,鲜活着咱中华民族标志。诸子百家的丰富,儒道学说的博大,诗词文化的灿烂……这些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脉,我们了解多少?传承多少?渗透入我们血液有多少?只有深入反思,才能提炼我们血脉的纯度,更好绘出真我人生画像的灿烂精神!

我们要真诚反思自己对待时代英雄的态度,那是一面镜子,以此映照,认清自我精神的高度。

现实是最好的教科书,打开2020年的扉页,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八十多岁的钟南山院士挺身而出,四面八方的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坚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要铭记这些名字,刘智明、彭银华、许鹏、洪明……这是一束束光,照亮生的希望。致敬英雄,学习英雄,他们是我们的精神地标,让我们的血液也沸腾着爱、责任与担当!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们的自画像,是心灵的画像,是精神的画像,是气格的画像!人生是一场修炼,我们要善于从自我与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联中,从大千十方中去寻找各种镜子,观照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缺点,扬善补缺,用一生行动来描绘出最美好最真实的自我画像。

最后,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寻得十方明镜,绘得人生佳景!

此致

敬礼

你们的学姐明镜

2020年7月7日

【母题2】(大理2024统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以“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见神采”“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显底气”等四句话总结了2023年。

2023年,你走得怎么样?请以“这一年的步伐,我走得很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确定立意,补全题目,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2】这一年的步伐,我走得很从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子所言极是。走过今年,已是走进了人生的第18个春秋。蓦然回首,感慨良多。

我的2023究竟过得怎么样?倘若一一盘点,我的这一年过得似乎很普通:学业上的建树差强人意,德行上的进益平平无奇;奖状屈指可数,荣誉寥寥无几……总之,并没什么值得特别铭记和留恋之处。然而转念细思,方才悠然心会:鲜花和掌声固然可喜,但平淡和普通才是生活的常态啊!于是了然——我又何尝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这一年,我忙碌而充盈。

儿时从枕边书上读来的那句箴言犹在耳畔: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一年,我步入高三,也跨入了十八岁的年纪,虽然没有领略到学霸们独有的那份“益慕圣贤之道”的心境,却也能更加明显地感受到自己身上“儿之成,则可待乎”的责任。于是,虽不能像余华那样来一场“十八岁的远行”,我也能学着归有光“冥然兀坐”,埋首于书山题海之中,听“万籁有声”。忙碌之余,内心也变得无比丰盈。

这一年,我困顿却坚韧。

步入高三,大大小小的考试接踵而至。我明知应要拥有一份像王阳明那样“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的澄明心态,却总是做不到对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波澜不惊。好在每次经历困顿之后,都能重拾那份永不言弃的坚韧。我知道,克难攻坚,风雨兼程是坚韧;笔耕不辍,静心沉潜是坚韧;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也是坚韧。我始终相信,生活将我抛入低谷,也一定给我留了上坡的路。面对突如其来的一些“小插曲”,我也要永葆“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向阳而生,踏光而行”的从容姿态,去邂逅最好的自己。

这一年,我平淡且幸福。

记得老师说,高三是一场成人礼。这一年让我愈发懂得了,高三也好,十八也罢,都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意味着心灵的成长。正如《熔炉》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世界上最美丽、最珍贵的东西,反而是听不见且看不清的,只能用心才能感受得到。”我想,东坡应该就是这样一位用心感受平淡和幸福的诗人吧?毕竟他很多时候都不太讲究太白那样的“热辣滚烫”。悄然间,我顿悟:陪伴我走过的每一个人,自己用心对待的每一件事,何尝不值得铭记和怀念呢?于是,心中又添了一份“竹杖芒鞋轻胜马”的从容和自信。

回首往昔,轻舟已过万重山;展望未来,前路漫漫亦灿灿。唯愿来年,在迎接更大的考验时,我能走得更加坚定,更加勇敢,更加步履矫健亦不失自信从容……

2.劳动光荣

【母题】(2019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年华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近日,我关注了关于中学生的劳动之争,我的主张是“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请允许我从我的家事谈起吧。家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中医,他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是泛黄的《黄帝内经》。上初中后,我粗略学了一点文言文,也试图读懂家父奉若珍宝的《黄帝内经》。但因繁体字难辨难认,我读起来未免磕磕绊绊。只约略记得其中有“心者,生之本”“肺者,气之本”之类的语句。

记得有一天,家父与他的高足共同探讨《黄帝内经》中的一个句子:“形劳而不倦。”那位叔叔认为:“既然形劳,当然就会倦。形劳而不倦,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家父解释道:“形劳而不倦,可以理解为形劳神不倦。也就是说,身体虽然劳累,但精神不觉疲倦。比如,一个老农民下地劳动了整整一天,他可能会感到很辛苦,但他的内心是舒畅的,这不就是形劳神不倦吗?”

后来,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字源,他在黑板上写出了那个繁体的“劳”字。他说:“劳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两个火,中间的秃宝盖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劳动。整个字的含义是:在房间点灯,夜间劳作。”我听着,心,一下子回到了“形劳而不倦”上。

我想,劳,真是个苦中藏甘的汉字呢!

因为心里揣着这些与“劳”相关的美妙故事,我对劳动充满了天然的好感。我会在我家平房前开辟出两分田来种花种菜;我会在暑假里随表姐一道顶着烈日拔草捉虫;我会迎着闺蜜异样的眼光跟舅母苦学踩缝纫机;我会对学校清运垃圾的老人坦然喊一声“爷爷好”……

我享受劳动,我高看劳动。

在思品课上,老师说:“马克思曾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我听了,忍不住暗自叹服点头。是的,当体力劳动被同龄人避之唯恐不及时,我庆幸来自《内经》与仓颉的珍贵提醒恰逢其时地进驻了我稚嫩的生命,这让我幸运地承继了来自远古的一脉香火,无论季节风怎样吹拂,我都能做到不摇摆、不浮躁、不庸懦、不愚钝。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这是达·芬奇的妙语。在匆遽的一日与漫长的一生之间,惰,无时不在伺机而动,它要侵我心、撼我本;而劳,无疑是我们最初也是最后的“强心固本汤”。

在演讲结束之前,请允许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吧——

天地之间,有个寺院。一位疲惫不堪的旅人入得院内,见到一老禅师正吃力地弯腰翻晒蘑菇。那禅师已是耄耋之年,行动迟滞,咳声连连。旅人看了,不由心生恻隐,便上前去问道:“师父,您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要亲自翻晒蘑菇?”老禅师闻听此言,微微一笑道:“因为,蘑菇在亲自等我。”

同学们,让我们像那个老禅师一样,在苦中藏甘的“劳”字中安妥自己的灵魂吧!让复兴中学的每一位学子都牢记: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3.学习之道

【母题】(河南2023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袁隆平在田间地头兴致勃勃努力钻研“新植株”,孔子从师师襄子学习思考乐曲的“奥妙”,黑塞在祖父的藏书室中捞取“珍珠”,王佐良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感受“新世界”……

这些场景给你什么感受,这些故事给你什么启发?对于读书学习,你有哪些独特见解和个人思考?请结合自身成长写一篇文章。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善莫善兮学有法,乐莫乐兮思无涯

中国人有句古话讲:“善莫善兮学有法。”这话是说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中国人还有一句古话说:“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我们由此可以知道多多采撷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诚以为,善学明珠多颗,久被尘牢关锁,一朝缬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覃思在左,饱览在右。

“人生若经过炼金之人的火及漂布之人的碱,必能尝到丰盈的酒杯。”要想学得好,必然要研精覃思,饱览群书。古有庖丁解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靠的就是匠人们对每个零件的极致追求;“中国当代科幻第一人”刘慈欣,坦言正是阿瑟•克拉克等人的科幻作品激起他对浩瀚星空的无限向往,让他获得宗教般的震撼与敬畏;被誉为“美洲圣经”的《百年孤独》曾造就一种让中国作家重复模仿的奇特景观,据传莫言刚看完开头,就大叫道“我知道怎么写小说了”,此后他的创作便有如井喷。由此,我们看到善学需要厚植工匠精神,历尽天华,反躬雕琢;更需要饱览群书,用想象力与未来对话,将无知的绝望踩成坦途,在一颗沙粒中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野花中看到一个天国,在你的手掌中把握无限,在一个小时中把握永恒。

且适南冥,绝知躬行。

“道不能坐论,德不能空谈。”正如袁爷爷耄耋之年仍在田间研究新植株,用行动去实现稻香十里的“禾下乘凉梦”。要想学得好,躬行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航线,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沈复于风雨飘摇中洞悉人生百态,提笔书就《浮生六记》;韩退之攘斥佛老,著《原道》立治世主张;安•兰德于极权阴影下潜心研究,终发现通往客观主义之坦途……然而我们知道,理想与现实,总是在天平的两端,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是青春路上必经的阵痛。将实践与努力实现于成就与光明的路注定艰难坎壈,但我们仍然可以相信“努力不会白费”,善莫善兮学有法,“躬行”不是迈着沉重而匀整的步伐走向永远无尽的刷题、内卷、自耗,“无效努力”,而是在现实的巨石前反躬剖明自我,发现问题,做一个善于实践,勇于躬行的人。

乐学在手,一生以求。

法拉第的学生丁铎尔曾说:“在他的眼中,华丽的宫廷和布拉顿高原上的雷雨相比不值一提……我之所以说出雷雨和落日,因为这些现象在他心里,都可以挑起一种狂喜。”诚以为,乐学正是善学的最高境界,是我们要达到的理想状态,使訚訚我立,日日自新。无论研精覃思,久久为功,还是反躬笃行、格物致知,最终都成为我们通往乐学的必要方式,使“善学”不止于思,而是为生命赋值。自远古始,学习便是进化的长链,而乐学作为永不缺席的生命环节,指引人们承认心灵、追求心灵、复苏心灵、超越心灵;更不断向内探索,提取学习的意义,实现小我的进化,从而获得人生的真谛。

我们还有一句古话讲:“乐莫乐兮思无涯。”认识好乐学,使用好善学,方能在这条学习乃至人生的长链上不断攀缘,从而于汪洋中茕茕小岛,培育出十万朵怒放蔷薇……

4.尊重规律

【母题】(2020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练好本手谋妙手,遵循规律避俗手

小小棋盘,风云变幻,黑白两子,理蕴丰厚。合乎棋理,正道规行,这是俗手。围棋之道实为人生之道,围棋初学者当练好本手再图妙手,避免俗手,我辈青年成长亦如是。

练好本手谋妙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只有先练好基础,才能去谋求“妙手偶得”。万丈高楼平地起,打牢基础是关键。若无千百次基础练习,就不会有苏炳添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若无千百次实验分析,就不会有屠呦呦团队使用青蒿素造福全人类的贡献;若无千万次基础运算,就不会有中国航天团队接续奋斗的“载人航天精神”……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本手若不扎实,妙手就是无本之木;而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灵感乍现,“妙手偶得”。

遵循规律避俗手。对于初学者来说,如果有志于成就,则更需要练好本手。一步一个脚印,遵循客观规律而行,这是成长发展的准则。违背这一准则,不仅妙手无望,甚至有失全局,把人生的一盘棋下成了俗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试看方仲永,他的父亲倚仗孩子天生聪慧而丢掉勤学苦练之本,沉迷于应酬往来之中,最终导致天才“泯然众人矣”。所以,对于我辈青年,成长过程中务必要遵循规律,打好基础,循序渐进,以求突破,而决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由围棋之道而悟人生成长,练好本手是前提,妙手突破创辉煌,遵循规律免俗手。全国劳模陈兆海对“大国重器”的测量精度甚至超过精密仪器,以专注和坚守之本手,成就了突破性的创新妙手。他以追求极致的匠人匠心,为大国工程建设保驾护航。要想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我们永远不能忘了本手和妙手的辩证法。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我辈青年生逢盛世,面对难得的机遇,当重视基础,脚踏实地,尊重规律,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同时,妄自菲薄、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克服的俗手。

强本手之基,以待妙手锦绣;练本手之能,以避俗手之庸。恰青春芳华,我辈青年当以全局眼光,襟怀韬略,苦练本手,顺应时代大局,走好人生棋局。(有删改)

5.生活启示

【母题】(2023年四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谚语往往在通俗易懂的话语中蕴含着经验与智慧,但有些谚语彼此之间仿佛有矛盾,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和“不争馒头争口气”,再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等等。

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谚语终觉浅,求索要躬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我们早早地遗忘了晦涩的“屠龙术”,口口相传的正是接地气的谚语。

谚语大都经历了时间的验证。留存下来的谚语,往往都能反映一些现实现象或者生活道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古人在田间垄上发现的遗传学道理;“蜻蜓低飞要下雨”则是古人由物象变化中归纳出的气象法则;“退一步海阔天空”,更是古人于人情世故中领悟到的处世哲学。我们不难发现,谚语中蕴含的道理其实都经历过一代代人的检验。《乡土中国》中曾言:“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谚语则是文化的通俗注脚,传递着朴实的经验,具有历史学上的意义。

时间变化的同时,时俗也在更迭,所以千百年前的谚语不能很好地契合如今的环境,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们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这些相关的谚语可能都得改弦更张。这也启示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条件使用相应的谚语。仅仅站在字面意思角度,认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三个和尚没水吃”相互矛盾,是混淆了这两条谚语的使用条件,同时并没有深入了解谚语的真正含义。“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内核其实点明了不能合理规划、通力合作的恶果,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则证明了齐心协力的益处。当我们仔细权衡两者,我们不难发现这两条谚语并不矛盾,反而站在不同角度诠释了合作的重要性,是彼此的进守辩证。

新的时代也会有新的谚语,而我们也需要检验这些谚语的“科学性”。

各领域的年度“十大热词”就是谚语的一种变体,反映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反思。从某种意义上,热词与谚语并无二致,都在口口相传中彰显了某种道理,更重要的是,热词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反映的是离我们更近的社会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旧谚语,我们需要更多的实践来将热词转化为谚语,在互联网社会的大浪淘沙中,甄选出属于新时代的谚语。

谚语,本质上是一种经验,自然也时常会出错,我们不能武断地奉谚语为圭臬。不过,我们仍会记住谚语,因为这背后隐藏的是先辈上下求索的身影,回荡的是一声声质朴的肯定,我们能从中汲取到前人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从而使自身拥有追求新知的勇气与决心。

我们要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的思考,更要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心怀,要理性地看待谚语,走在传承与创新的路上。

6.理性之光

【母题】(2023海淀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理性,相对于感性而言,它意味着人有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拥有理性,便能以更加冷静、客观的态度进行思考和决策。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说:“理性是一种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种感情,使我们能够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价值。”但理性的力量有时候也令人惧怕,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全是理性的人,恰如一把全是锋刃的刀,叫使用它的人手上流血。”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理性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范文】理性的力量

帕斯卡言:“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因为人能区别于万物的全部尊严恰在于其理性。但当今膨胀的物欲却一刻不停挤压理性的空间乃至将其异化。可见,重新审视理性,才能唤起理性真正的力量,助我们觉解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理性是天地赋予每个人最宝贵的武器,表征了个体通过独立自主的判断与推理,而达到的勘破现象发掘本质的能力。好比珍珠生于丑蚌,浮于表面的人往往人云亦云,见其鄙陋而弃之;但对于理性者,便是拨开云雾见月明,而取之珠玉了。

然而,这种理性的洞察力远非易取之物,其势必要经历一番“自我互搏”。托尔斯泰借聂赫留朵夫之口,探讨了兽性的人与精神的人之关系,这正揭示了发挥理性这一过程是基于主动创造与自我的二元对立,并在达成辩证和解后才能体现的。精神之我为自己的兽性情欲套上缰绳,方能免于欲望的决堤而冲毁个人生命之基。如此一来,我们便得以握紧内心的标尺以丈量世界万物。这是宋明理学家殷切的向往,是《纯粹理性批判》不懈的追求,在当今信息芜杂的时代背景下,“不被裹挟”乃是愈加宝贵的生命状态。

而常言物极必反,失去对立之物的制衡,常使人滑向极端的深渊,正因此,泰戈尔发出了“全是锋刃的刀”这一警钟之音。这便对追求理性的我们提出一大终极诘问。实际上,理性不意味着严守内心的宫殿,不意味着于精神原野中放逐排除“感性”,因为这是偏执而非理智,偏废一方无法发挥理性的全部力量,甚至带来对自我的伤害,正似龙泉三尺剑亦须剑鞘敛锋芒,一块丧失温度的美玉无异于顽石,理性的力量,呼唤着感性的平衡。

择取了真实的理性,我们用以觉解了自我的生命底色,在感性的加持下,理性的力量多了一层人文情怀的笼罩,点亮了我们的心火,淬炼了我们的灵魂。于是我们高吟着庄子“定乎内外之间,辩乎荣辱之境”的洞察之语,让生命的边界得以延拓,并与他人毗邻。在自我的发展中,我们用理性的视角捕捉了价值的真正富存,在你他间重塑着理性的力量,形成的正反馈蒸馏出个体生命发展的原动力,有如张玉滚扎根黑虎庙小学,有如郭相颖毕生投身于“功利甚微”的大足石刻之保护,他们的抉择与行动无不经过理性的考量,迸发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力量。

于是,我们看到了孔丘,看到了苏子,看到了袁隆平爷爷,他们凭借着理性的力量,实现着自我的超越。“举头三尺有神明”,自己的理性便是那神明,谛听着生命的脉搏,我们真切地感到作为“一根芦苇”却包含宇宙的境界,同时也从圆的极端回到脚下,愈加坚毅地发出青年之音。

以理性之力量觉解、发展、超越,又何尝不可建构、创造、新生?

7.独立自我

【母题1】(2023年新高考全国二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删繁就简,成就至我

时节如滚滚洪涛,百亿余年,也似俯仰之间,宇宙从混沌初开的模样演变为纷繁绚丽的大千世界。人类文明盛况空前,我们却离从容愈远。尘嚣扰扰,物欲横流,粒心毫无余地,宁静一刻难求。

于是,有人结庐僻野,欲效古人东篱采菊,在寂寂园田中觅得一方安放灵魂之所,却发现“梅妻鹤子”的做法早已时过境迁。有人寄身古刹,誓随浮屠悟道参禅,在浩浩佛经里求取一条自我超脱之法,却发现“树下涅槃”的故事终是纸上修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生于当今之世,遁处山林、不问世事,既为时势所不容,也诚不可取。

然而,人之精神高地永不可失。寻宁静而不得,求空间而无果,如之奈何?依我之见:宁静与否,不在所处之境,不在所居之职,亦不在所为之事,而全在乎修心。

自古及今,关于生命状态的高论极多。叔孙豹提出“三不朽”,青原禅师得出山水之论,王国维从宋词中悟得“立、守、得”,冯友兰教授论及“人生四境界”等等,无不给人以莫大的启发,然而世易时移,我亦有自己的看法。

以我观之,人生不外乎三种状态:伪我、真我、至我。

活在“伪我”状态之下,独奉利己为价值标尺。我们要么唯功是取,唯利是图,纵然能靠欲望的驱使登上高位、聚财千万,却不听“良知”的呼唤,终迷失于茫茫无际的诱惑之海。要么意志不坚,难经风浪,一旦受挫,便停止进德修业,弃绝高情远志,不炼本领学识,耽于“躺平”“佛系”的舒适圈内碌碌无为。这样的人,难免让宁静为骄躁所代,胸中丘壑被贪欲填满。

只有摆脱名缰利锁的桎梏,才能寻回“真我”。回归本真,我们便能诚实地面对自己;心如明镜,我们开始懂得鉴照他人。在“真我”的指引下,我们果断丢弃趋从的心理,毅然摘下讨好的面具。我们决定只为信仰而活,心崖如清风拂过,杂虑尽除。一念放下,万般从容,心地广阔,静慧自生,我们在“真我”中获得了最好的沉淀和成长。

安顿自己,摆渡他人,兼济苍生……于是,我们渐渐步入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即“至我”。臻于“至我”之境的人,心地无限广阔,不仅能将己之所需与他人之需相融相洽,而且胸怀家国天下,深明至公之理,行于天地之间而步履从容,纵浪大化之中而游刃有余……

总之,宁静需在心上求,事上练。当代青年,应删繁就简,勇敢摒弃伪我,用心寻回真我,努力成就至我,方能在新时代里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母题2】(2024河南九联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提到的城市“口袋公园”,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居民的精神领地。尤其是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一片放松心情的空间。所以,及时修建城市“口袋公园”,使之成为居民的思想家园,显得越来越重要。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2】构建精神高地,留存心灵空间

口袋公园,方寸之间,恰如你我之精神花园,蘅芜清芬,枝叶扶苏。于是,在这个星奔川骛,物质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亦悟得一言:构建精神高地,留存心灵空间。

精砺能甘,纷华不染。构建精神高地,自当脚踏实地,抛却浮名虚功,自当他日卧龙终得雨。

君子如珩,羽衣昱耀。且看“钟鼎山林不是梦,人间宠辱休惊”,谢玄心怀青山佳夕而释然;且观嵇康于现实中深陷桎梏,于是他目送飞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一曲《广陵散》卒以显志;“东观续史,赋颂并娴”之班昭承父兄之意,续《汉书》之心不改;张有利孜孜不倦,巧手修古建,于斗拱飞檐间,于放松精神中铺就人生亮丽底色。由此,你我当温如其玉,外方而内自有润泽。4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构建精神高地,自当静心韬藏,暗然而日章也,方至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忆历史烟云,戴复古秉持“朝夕置身书卷间,纷华满眼几曾看”之精神;宋濂似古人“坐对韦编灯动壁,夜半高歌雪压庐”,着缊袍敝衣而无慕艳意;揆诸当下风采,“火车自习室”生动诠释了物质时代的静心底色,留下一抹靓丽的醉人风景;林清玄来如微雨,去似微尘,终锤炼其文如风行水上,似白云出岫,却不慕浮华利禄,专心写作。前人之行,今者之鉴,与其小人长戚戚,不如似谦谦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构建精神花园。

心有繁花,蝶香自来。构建精神高地,自当笃志励行,不偏不倚,方有陌上繁花开、暗香蝶自来。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且观周敦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恪守心中准则;李太白“戒得长天青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留存心灵空间;白先勇创作青春版《牡丹亭》,展现其对传统昆曲文化的情有独钟,这是他放松自我,实现人生价值之地。于此,你我当在无数小人之徒抛下了责任、坍塌了家国感之际,构建一块自己的精神花园,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

笔蕴至情,胸凝浩气。吾辈自当构建精神高地,留存心灵空间,如此行之、守之、成之,方可于荣荣枯枯的人生栈道上一展清声。

8.职业选择

【母题1】(2024教育部九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报考大学时选专业是关系到个人发展的决策。你想选择哪个专业?为什么这个专业对你重要?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择文学之业,成文明栋梁

交上高考试卷,专业选择是横亘在青年前的难题。一念之间,可决定你的发展前途,可决定你半生的职业规划。依吾之见,择专业之时,当审专业于自身之意,不可草率决断;亦当遵兴趣爱好,更应关注国家所需和民族所驱。

于我而言,文学为我之好,也为文明传播之载体,我愿择文学之业,成文明栋梁。

汉语者,民族之慧也。愿择其为吾业,皓首以学,经世致用。月余之前,张雪峰曾言:“文科都是服务业”,这犯了众怒,其对文字和文明的漠视可见一斑。汉语是民族的智慧,更是中华民族的载体:俯仰中华上下五千年,笔墨纸砚、唐诗宋词、京剧昆曲……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但是,纪录它们的是汉语,令其在呕呕相传中冠绝古今的亦是汉语。周国平先生曾有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于我之见,汉语于中华民族,恰如花束之于生命的本源。从甲骨文到电脑字体的千年之间,我们看到了方块汉字流传的不朽,也看到文明薪火在今朝新的映刻。

择业之向,在于兴趣,以文字为心之所向,吾之幸事。选择为了国家和民族不朽的事业努力,是志向;而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付诸一生,是幸福。在落寞时读苏轼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令人畅怀;在困顿时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令人珍惜当下。数不清楚多少次在骆宾王的诗篇里的牙牙学语,在滕王阁前为王勃惜时畅怀,也曾来到黄鹤楼看看“芳草萋萋的鹦鹉洲”……《长安三万里》中有言:“只要诗在,长安就在!”于我而言,莫让文明圣火逐渐暗淡,云海苍苍,江水泱泱,汉语之风,山高水长,这便是我的心之所向。这个夙愿非物质依托,但在悄然之间成全了我的精神的满足。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愿执文脉之笔,用吾之光芒,长映民族诗篇。将传承语文作为责任和奋斗的志向,虽有艰难坎坷,荆棘遍布,但我将会一往无前,越过山丘,让中华文化之火长燃不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合上史册,史官坚守和传承令人动容,但是,刺秦的荆轲,不为赵襄子所释而易节的豫让,以剑自毁其面的聂政……拔刀相向的文字纪录之间,是一颗坚贞不屈的刚直之心。还有张良椎、苏武节、严将军头、嵇侍中血、张睢阳齿、颜常山舌……不知何时起,充满人文美和记载着誓死不屈龙脊柱的语言文字,成为随意应试的学科,“背背模板”,“记记真题”,语文教学似乎变成了和分数打交道的工具。我曾想:传承文化的道路是柔软的,更是坚硬的,它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萤火争辉。中华文明的韧性支撑着这座华夏大厦屹立不倒,在未来强盛之路上破浪前行。

择文学之业,成文明栋梁。专业选择在一念之间,文明传承的道路却任重而道远。

【母题2】(2020湖南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学毕业生小明想利用业余时间依托自媒体平台发展第二职业。爸爸强烈反对,认为小明应该“干一行,爱一行”,做好会计本职工作,不要见异思迁。妈妈提醒小李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分透支身体。同学小丽则建议他勇敢跳槽,凭借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数量可观的粉丝,好好经营个人“公众号”,在自媒体领域大显身手。而他的大学辅导员陈老师说,毕竟自媒体平台缺乏保障,作为长期职业有风险。“把自媒体当职业,靠谱吗?我该怎么办?”小明正为此事而苦恼。对于此事,小明的爸爸、妈妈、同学、辅导员有不同的看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请从小明的爸爸、妈妈、同学、辅导员这四个身份中任选其一,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提出建议,阐述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身份,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2】宁做崖边草,不缀满天星

亲爱的小明:

你好!

欣闻你另辟蹊径,踏上别样旅途。作为你的小友,衷心祝福你拥有一个璀璨的明天!

我听说,你想开辟自媒体的广阔天地,渴望在互联网的大潮头中流击水,一展抱负;可我也听说,你依然踌躇不定,前后为难。异议蜂起的价值观,似乎模糊了你的内心画卷。

小明,我真诚地建议你,心无旁骛地去追你的梦吧!素履以往,一苇以航,做你甘愿做的事,当你希冀当的人。

我知道,会计职业也许稳当,干一行爱一行也许能聊以自慰,但千万别忘了,宁做崖边草,不缀满天星。人生苦短,梦想只有一个。机会不多,抓住即永恒。

不必赘述互联网经济如何改变世界,也不用排出那些凤毛麟角的成功者来激发你对成功的短暂渴求。我只想说,做你甘愿之事,做你擅长之事,就好了。

心甘情愿是最好的恒久动力源。自媒体的世界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但其中不乏一部分真正的自媒体人让其已经心念已久的乌托邦可触可感:薛兆丰、余秋雨、罗翔,高知们身在其中,让高层知识落地;papi酱、小可儿、刘老师,青年们沉浸于此,为生活装点色彩。你看,他们在生活中分饰多角,却也能在自媒体平台上开天辟地。因为热爱,所以精通,不忘初心做自媒体的人儿,终有一天将收获硕果。

独具一格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涓流入海便是随大流,独树一帜才能走长久。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闷头行走于钢筋水泥的森林中,而李子柒却创造了一个曼妙的桃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打卡上班,没有办公室斗争,人们可以像海德格尔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此来反抗生活的冰冷。李子柒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的不可复制性。即使前方白雾茫茫,难辨方向,只要你向上走,不听那些自暴自弃者流的话,锐意进取,就终能成为炬火,守住乱象丛生中自媒体的桃花源。

悬崖边险象环生,长在崖边的那棵孤草也必是极寂寥的,但只消稍稍抬眼便可见绝美幽深之景;满眼星辰的深空虽辽远壮阔,其中的个体却只是随星云转动,湮没消逝仅剩空壳。

寥寥不足千言,未能说尽我对你宏图的赞许向往,但作为朋友,我也希望你能每走一步,深思又熟虑,尽汝志而无悔。

最后,请记得,无论你做出何种决定,我都会欣然接受,并永远陪你走下去。

你的同学:明台

2023年6月7日

【母题3】(2021山东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有人赞许,认为其坚守梦想,勇敢追梦:有人则表示不解,家庭困难为何不选择一个“热门”专业,工作后能有丰厚的收入,反哺家庭。两种看法,都有人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如何理性看待高考分数、专业选择、人生价值等的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的讨论会上发表。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3】持心中期许,赴理想远方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

湖南某文科高分考生报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消息引发各方讨论,并引发热议。爱我所爱,敢于追逐,坚守理想,不问征程远近:我禁不住要为这位考生的选择点赞。

诚然,家庭困难,似乎更应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工作后能有丰厚的收入,反哺家庭。我完全明白这些网友的好意,毕竟要生存,物质财富是必不可少的。考古专业就业难,收入也不一定高,选择赚更多钱的专业,能为考生及其家人带来较好的经济收益。这体现了网友们对考生的家庭及其未来的关心。

然而,过于追求物质或许会阻挡我们前行的脚步。梁启超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新时代在不断变革,我辈青年当不断探索。固然我们要生存,要选择赚钱多的专业,但考古专业是要研究中华民族遗留的文物,探寻中华文明更多的秘密。考生选择自己所热爱的,探求中华文化沉淀下来的深厚底蕴,肩挑重任,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这不正体现了我辈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吗?

退一步说,选择好就业的专业就一定能赚很多钱吗?如果考生能坚守文化传承的初心,以文化创新为旨归,一路乘风破浪,必能在考古上打造一片新天地。相反,若一味地要求赚钱多的专业,为了物质而去学习,选择的专业自己也不感兴趣,可能会在学习进程的日益深入中感到枯燥无味,最终在前行中迷失自己,不知所往。

考古专业需要被尊重,敦煌文化需要被传承。周国平先生曾言:“文化是生命的花束,离开生命本源,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诚如斯言,文化不是空中楼阁,它需要我们传承土壤的滋养。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中国古建筑辗转奔波,大国工匠为修复文物半生坚守,网红博主李子柒一双素手点染田间烟火传承代代接力,文化方能不息。考生坚守自己的理想,选择热爱的考古专业,选择研究中华上五十年的文明,相信她定会不忘初心,有所作为。将毕生奉献给敦煌文化的樊锦诗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我为敦煌尽力了”。我相信,考生“为梦想尽力”会有更多的可能,更多的底气。

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愿考生不忘初心,在考古上脚踏实地;愿考生乘风破浪,大有作为;愿考生持心中期许,赴理想远方。

9.知行合一

【母题1】(2021年云南省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吕氏春秋》有言:“言之易,行之难。”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良知”也就是内心,“行”是“实践”,“知”与“行”是一体的,“知行合一”是每个人都应该达到的人生境界。

针对“‘知’与‘行’”这一主题,《时代新青年》杂志社举办征文活动,请你给该杂志社投稿,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且知且行,以致千里

《中庸》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道理很浅显,喜欢学习就接近智慧,努力实践就接近仁。对于求学之人,第一要义便是去学去努力,然后到达知者的阶段。也许山重水复,也许坎坷荆棘,继续学下去,总有柳暗花明的春光。

所以我认为,对于新时代的新青年来说,知于学,成于行,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传习录》有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这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本就处在信息化数字时代,知识日新月异呈现井喷式发展,获取海量知识的途径愈加多元。每个人都有机会做一个饱学之士,但这不是生命的最终意义,而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袁隆平只在实验室里胚胎育种,而不去行走在田间地头,那么“稻下乘凉,天下无饥”就永远只是美梦;如果张桂梅只是发文呼吁,口头号召,而不是去贫困地区挨家挨户劝说游说,切实免除一切费用,华高女中的奇迹将无法创造。

故曰:知道懂得只是做事的前提,实践才是目的。

《礼记》中从“博学”开始,以“笃行”终结,呈现的正是学而有知,行而有成的过程,也是把知识化为实践,理想走进现实的过程。北师大硕士黄文秀借力自身学识,把沙糖桔种植技术带入百坭村,将整村人拖出贫困的泥沼。耶鲁高材生秦玥飞,更是把“唐吉诃德式”的理想信念化为扎根农村的行动,“黑土麦田”公益计划更是让乡村扶贫实现手牵手共联。地上满是六便士,他抬头看到了月亮。这便是《中庸》所说的“力行近乎仁”了吧?

故曰:知然后行,行然后成。

习总书记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领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征程,科技创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壮举,哪一项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化为行动指南?哪一项不是从好学到力行的典范。每一个五年计划,乃至于百年计划,哪一个不是有条不紊完美收官。“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骨髓的道理。

故曰:尽己之知,勇于践行,终将有成。

当下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百年的交汇点上,十四五规划的开官之年,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正在征程。大洋彼岸的“MAGA”从口号到运动,却没有看到行动;某东南亚大国动辄叫嚣成为亚洲第一,却屡屡成为世界笑柄。究其根本,就是无法将计划落实到行动,做不到知行合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尚且有知又有行,作为奋进时代的后浪,更要长风破浪,直挂云帆,在时代的大潮中奋楫前行,在蓝图上尽展宏图。

【母题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科幻电影《回到未来》中,布朗博士说:“路?我们想去哪就去哪,在我们要去的地方,不需要路。”说完便乘着他的时光机车飞去了。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范文2】于无路处破荆棘,于开路后笃前行

科学家布朗博士对“路”的深刻认知鞭辟入里,值得吾辈深思。窃以为:为了避免所行误入歧路,吾辈当于心中所向辟路,在所开之路笃行,方可行稳致远。

何谓路?“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是曲折的山中之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人生的求索之路;砂石垒成,志向所积,皆为路。

故曰:凡有所思,路在脚下;心无所愿,殆不成路。

史铁生遭遇了双腿瘫痪的厄运,脚下无路,他的心智却在漫长的轮椅生涯中扶轮问路,紧握手中的笔,探寻生命的意义;苏子的人生没有成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身如不系之舟的心中所想,在黄州、惠州、儋州问成“路”。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心中有路的人不会追求人人艳羡的终点,因为他们明白自己人生的意义不止在于抵达,更在于行走。

故曰:何惧荆棘之处无路可走,敢于尝试,敢于开路,便前行有向。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是先贤开路的决绝和勇气,更是民族走上复兴之路的信心和实践。面对西方技术卡脖子而“钻不透”的海底,万步炎自学理论、自造零件、自建机械,一步步掌握制造深海钻机的“密码”,开辟深海钻探之路;面对深中通道初建时“不让靠近,不让拍照”的封锁,金文良率队研发,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超能力”之路背后是“中国创造”的全面发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创新者扬自主之帆,将创新熔铸进祖国的海疆中。终于,“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决心突破了重重封锁,中华民族的脊梁在新时代傲然挺立。

故曰:吾侪青年,当在择路之后实干不辍,勇往直前。

近代化的坎坷之路中,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器物之用;“戊戌六君子”以血效西方,高呼“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新文化的倡导者卷起时代的浪潮;南湖嘉兴的小小游船上的会议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不值一提,却在后来道路的摸索中成为民族腾飞的现实。鉴古知今,“脱贫攻坚”的壮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轰轰烈烈的发展之路,离不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踏实笃行。

故曰:人生存有无限可能,应勇敢、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方能为生命撑起更高的天空。

科技发展之路上,人工和智能多有思辨;社会进步之路上,越来越步入“深水滩”。青年是探路者,也是寻路者,更是拓路者。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我们既要敢于离岸行远,追求前路,也要常常回头,审视来时的道路。

10.心灵高地

【母题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日前,教育部、最高检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学校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家校社协同合作,共同发力,也需要每个学生自身筑牢心理健康的“防火墙”。

根据你的人生成长经历,你觉得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在筑牢心理健康“防火墙”方面,学生自身可以有怎样的作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纵然身若灰雁,亦可心如惊鸿

“身如芥子,心怀须弥。”我们生而渺小自处于天地之间。可能不会有日照矩野的伟芒,不会有日映清江的静好。但凭一颗本心,亦可于方寸问神游天地。

当代青年心理健康问题屡见不鲜,对未来的迷惘、对自己的不自信、对过去的深深介怀。而我们又该如何强大内心、慨然奔赴呢?

不念往昔,当放目远眺,来日盛放。

当你在为太阳的落下而感怀叹惋,停滞不前时,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内心一旦被困于过去无异于画地为牢囚禁了自己,还谈何进取。“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贾谊生而不凡天纵之才,他的运筹谋略、治国经世毫不逊色于孔明,却在被贬之后始终对自己的过去耿耿于怀因怨含悲,悲至夭折,将满腔抱负、满腹才思一同葬入了悲凄之墓。我们唯有不拘泥于过往,躬耕于现在,才能为前路点燃一盏心火。

沉淀自身,当焚膏继晷,兀兀穷年。

“人的一切愤怒,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知、无能的抱怨。”任何对自己的否定、怀疑都是源于自身实力、眼界、心胸的局限。为何苏轼在“乌台诗案”的至死挫磨仍斗志不泯?为何李清照在半生的颠沛流离之后仍清冷高雅?为何梵高在苦寒交迫之下仍提笔绘就一片星空,捧出那株耀眼的向日葵?正是因为他们拥有云起云落的人生态度、自身能力的深厚积淀,才使得他们不被自怨自艾的洪流裹挟,守住内心的一方明亮。

青衿之志,当照彻山河,起而行之。

人生的道路从不迷茫,它的延伸方向由你当下的每个选择组成。少年有志,挟山超海,壮志擎云。西汉扬雄有言:“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莫而后发,发必中矣。”且看君去病狼烟烽火、热血报国的少年将军之志;且看叶嘉莹诗书气华、延续文脉的少年士人之志;且看周恩来先生风雨半生、成就盛世的少年栋梁之志,未来的路从不遥远,如果你想,它就以你的心田延伸向那片水云间、那方桃花源。

有言道:“越山先悦已。”生命的落款自当是享亭长青的终笔。以一颗强大的本心走过生命中的最淡泊与浓烈、高低明迷,最终一切繁华落幕之后心的轻舟,早已渡过万重山岳。

【母题2】(2023年湖北省七市州高三年级三月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回顾2021年,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内卷、倦怠、躺平的现象。有学者认为:“我们是一个‘追赶超’型的国家。中国人都是很勤奋的,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也是勤奋工作的结果。我们完全赞成和鼓励努力工作、努力学习,同时,我们反对常态化的过度劳累。”逃离倦怠,远离喧嚣,保持身心健康,追求个体生活的质量,需要关注四个关键词:适度、降噪、停顿和滋养。外在的世界即便再嘈杂,我们还是应该把自己的人生安排得清爽明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以上述关键词中任意两个为基础,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演讲稿,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主题演讲活动。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2】素履以往,人生澄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此发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素履以往,人生澄明”。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回望一路急行军的中国,创造出七十年“当惊世界殊”的灿烂成就,也面临着时代大潮新的喧嚣。我想,这一切都离不开每一个国人的辛勤付出与拼搏奋斗。诚然,中华民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实干品质令吾辈赞叹与学习,但揆诸当下,过度的竞争,裹挟,压力也让新时代的人们喘不过气——由此观之,唯有适度的良性竞争,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素履以往,行至天光;以及内心的自我滋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找到自我的满足感,人生澄明,吾辈才能真正逃离倦怠,保持健康,为国家书写更灿烂的华章。

素履以往,人生澄明,是适度,是保持自我内心的安定。“万物静观自得时,四时佳兴与人还。”

斟昔,殷纣王暴虐无道失天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秦二世最终被阿房宫所累,如画江山响悲歌。这些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王朝的陨落,不正是君主们被过度无节制的欲望所控制,最终迷失自我,落得失去家国的惨痛代价吗?反观孙中山先生,连一块像样的手表都舍不得买,被戏称为“布衣总统”,这便可以告诉吾辈,唯有适度的追求与竞争,决不以过度的目标感去满足内心的欲望,才能在这个波谲云诡的社会立足,安身立命。我想,当下存在的“躺平”现象,也正是当代青年困顿于社会达尔文式竞争下的疯狂内卷,想寻求适度的平静与放松的呐喊与挣扎吧?所以,吾辈当秉持“适度”之尺,如此,人生将清爽明白!

素履以往,人生澄明,是滋养,是获得精神上的富足与充实。“余则褞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续易安灯火,继静安绝学,诗词的女儿叶嘉莹一生清贫节俭,她却活得自在充盈,这便是由于叶老的内心早已被万卷诗书填充得满满当当,灵魂早已被文学滋养得澄澈明净,所以外物的名利,嘈杂都无法动摇她将诗词传承下去的决心,这便是滋养的力量。犹记一位农民工在返乡时特意来到扬州图书馆并留言:“书籍是涤荡心灵的良药。”是的,要想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拥有一隅自己的小角落,活得通达且健康,通过知识、书籍等的润泽与滋养是不二选择。当吾辈的心灵得到了滋养与富足,那么外界再怎么“卷”,再怎么“成”,我们都能够不骄不躁,以素履去拥抱我们澄明的人生!

当然,逃离倦怠,呼唤健康绝不是逃避责任,放弃理想与追求。当今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警报正为我们拉响,核爆危机阴魂不散,霸权主义与恐怖主义双头怪胎竞相疯长,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将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吾辈决不可全然“躺平”,不去踔厉奋发,努力担当。我们反对的是常态化的过度无效劳累和“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的俗耐与浮躁。

旭日初升,其道大光;鹰隼试翼,浴火锋芒。让吾辈后浪携起手来,秉持“适度”,心怀“滋养”,素履以往,获澄明人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二、人与他人(大我——交往交流)

1.良知正义

【母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对他人的不幸抱有同情,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这些都是人类应有的品格。也有人说:坚守道德品质,是要付出代价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你所学过的课文,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擎良知之炬,扶正道而行

《世说新语》有言:“百行德为首。”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坚守道德品质,也往往会让我们付出代价。文学作品中,窦娥善良孝顺却血溅白练,鲁侍萍美丽正直却饱受欺凌压迫,哈姆莱特追求正义理想却为奸人所害……但我们应坚信,在践履道德的途中,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们应心怀悲悯,擎道德之炬,扶正道而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自古以来,道德就是中华民族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苏武十九年北海牧羊,历经艰辛,拒绝匈奴的各种威逼利诱,只为守节;杨震坚守“四知”,为政清廉,秉公办事,拒绝接受私人馈赠,只为给子孙留下“清白吏”的名声;于谦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诗句,更是用一生躬行,只为天下苍生欢颜。他们心怀正义,固守心中的道德边界,其精神品格可与日月同光,堪为河山增色。

良知附属于心灵,心灵隶从于人性。

社会的发展不应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将道德铭记于心,才会使付出代价的机率变小。杭州快递小哥彭清林纵身从十几米高的桥面跃下,只为那鲜活的生命;郑州交警杜波帮助贫困瓜农卖掉2000多斤西瓜,只为纾解他人之困;志在“让每个孩子都有微笑的权利”的韩凯,展示了什么是医者仁心;“捡”出一座免费图书馆的“中国好人”陈光伟,质朴温良让人感动……在当代中国的文明星空中,处处能看到道德的光亮。他们怀悲悯之心,倾洒甘露,滋润了无数世人的心田;他们坚守良知,如一盏盏星火,照耀着人们的心灵。

纪伯伦曾说:“冷漠是半个死亡。”道德就是那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缺少浇灌,便会走向凋零枯萎。社会道德环境需要大家一起来维护,如若一味患得患失,袖手旁观,社会便会成为人心荒芜的沙漠。苏州67岁的男子沈某在围观他人欲轻生时,非但不劝阻,还现场起哄,怂恿其跳楼,最终导致悲剧发生,沈某也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细心呵护人性之花,坚持磨砺道德之剑,危急关头果断施以援手,这样,社会公德才不会遭遇破窗效应,文明的幼苗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窦娥虽血溅白练,但她的精神感天动地,后终沉冤昭雪;侍萍虽毁灭于封建社会的雷雨之中,但雷声殷殷,一场社会变革终将到来;哈姆雷特选择与邪恶同归于尽,但他作为人文主义者的责任与良知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正义者或许会付出代价,但他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他们的道德之花灼灼开放,化为落红滋养了无数的世人。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存在与努力,我们的文明之花才能结出丰硕的果。

“为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良知不是圣人的专属品,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态度上,而是应当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成为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悲悯不是同情怯懦伤感,不是感慨嗟伤后的置之不理,而是要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尽可能去帮助,直到力竭也不停息。

身处新时代,我们当高擎道德之炬,照亮时代前路;应扶正道而行,走入文明深处。

2.积极社交

【母题1】(2024年福建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无友不如己者。(《论语》)

②宁交那拙口笨腮的实心汉,不交那油嘴滑舌的机灵鬼。(中国谚语)

③交友的范围宜稍宽泛,各种人都有最好,不必限于自己同行同趣味的。(朱光潜《谈交友》)

④谁要求没有缺点的朋友,谁就没有朋友。(阿拉伯谚语)

⑤选择朋友应当像选择阅读的书籍一样,一要谨慎,二要控制数量。([英]豪厄尔《谚语集》)

上述名句引发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树人中学图书馆《读者小报》“择友·成长”专栏拟向高三同学征稿,请你从上述五个句子中选择两句,以此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向该专栏投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择良善之友,促自身成长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择友自古以来便是有争议的话题。私以为,择良善之友,方能促进自身成长。

择友,顾名思义,便是选择朋友。中国有一谚语:“宁交那拙口笨腮的实心汉,不交那油嘴滑舌的机灵鬼。”妙哉斯言!择善友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前提。若无善友,我们会陷入“近墨者黑”的境界;若无善友,我们会被“同流合污”;若无善友,我们会走向背离成长的道路,最后“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因此,我们要择善友,为自身成长塑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同时,我们也要择良友。酌古,李白杜甫相互勉励,成就“李杜”之名;思今,余华不在意史铁生残疾,成就美好情谊。良友是相互鼓励的朋友,是同甘共苦的好友,更是共同成功的同伴。正如豪厄尔所言:“选择朋友应当像选择阅读的书籍一样,一要谨慎,二要控制数量。”诚哉斯言!一本适合自身阅读的书籍,可以为自身成长提供莫大帮助。良友就像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可以大大促进自身成长。当然,良友应有数量限制,否则就会陷入自身成长的困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由此可得,我们要择良友,为自身的成长增添动力。

成长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人生历程,于青少年而言,我们正处于成长的阶段,如何成长是每个青少年的疑问。有人苦恼于没有成长的氛围,有人烦躁于没有成长的良师益友,择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成长的道路上少不了良善之友,同时择良善之友的目的和归宿便是促进自身成长。

托尔斯泰曾言:“真正的美丽总是由光明与阴暗构成的。”朋友也有良善和低劣之分。择良善之友可以为自身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不可或缺的动力,而择低劣之友会阻碍自身成长,囿于原地,甚至后退。因此,择良善之友是促进自身成长发展的前提,促进自身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择良善之友。揆诸当下,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现实交友现象大大减少,广大青少年更倾向于网上交友。探其渊薮,网上交到的“友”的兴趣志向与他们相像,这是大数据根据用户自身偏好设定的结果,不能准确地保证网上交友能有益于自身成长。

因此,我们应谨慎选友,控制数量,保证质量,于新时代中以火眼金睛,选择良善之友,促进自身成长。

愿吾辈都能觅得自己的良友,成为别人的善友,携手追风赶月,直至春山!

【母题2】(2024武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用I鼓励年轻人在“关注自我”的同时,也要主动融入社会,体验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2】守内心宇宙,探外部苍穹

独立意识增加,人际亲密度下降,当代年轻人越来越“关注自我”。当然,与此同时,主动融入社会,体验真实而丰富的人生亦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注自我,是从纷纷扰扰的外界声音中抽离,倾听自己真正的需求和感受;亦是从紧张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身,寻找自己真正热爱和向往的事物。

关注自我是青年导演离开不适应的工作氛围,闭门苦读,修炼眼光,成就《河边的错误》经典改编;关注自我是高分学子为热爱毅然选择考古专业,抛却世俗流言,勇敢奔赴;关注自我是一群热爱观鸟的孩子,举起望远镜,走遍大山田野,写下观鸟日记;关注自我,是残疾横祸到来时,坐在地坛边沉思的身影,让写作成为生命的出口,允许和感受着内心在崎岖中激荡的诗篇。

融入社会,体验真实而丰富的人生,这是更深广的力量源泉。

探古及今,杜甫一步一顿走过人间疾苦,胸中才酝酿出“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样宏大的诗句;白居易在黄芦苦竹绕宅生的生活中仍安静地听完琵琶女的故事,才得以五味杂陈地道出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斟今亦可见,袁隆平院士走过战火纷飞、饥苦横生的童年,毅然立下学农之志,追寻着“禾下乘凉梦”的金色理想;屠呦呦及其团队也是立足于疟疾横行于世界之中的社会现实,才获得了日复一日攻读之动力;张桂梅女士若无对贫困山区女孩命运循环之切身感悟和深刻洞见,又怎么可能十年如一日拖着病体为孩子们站上三尺讲台?

其实,关注自我与融入社会、体验真实并非矛盾,反而有着内在的一致。这是一个越来越追寻独特性的世界,关注自我实乃倾听、包容自己不同之处,进而从对自我的包容与欣赏中获得探索和成长的力量。当然,外部的世界,真实而丰富的社会与人生将会促进我们对自我的发现,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寻找到自己的责任与归属。

想要逃避世界或逃避自己的内心很可能是因为忽略了内心与世界皆有黑暗的一面,需要借助另一方光明的一面予以调和。否则,就可能陷入无穷无尽的内耗或无以安定的流亡。

愿吾侪青年,愿守内心宇宙,敢探外部苍穹,坚定地向前走,受光于内心与天下,以照四方!

3.文明互鉴

【母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材料二:“鉴”,初文为字形像人跪或立在器皿旁边自鉴其容。对镜自视,其实也就有审视之意。

材料三:来自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马飞扬,在沙特阿拉伯调研学习时,用英文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倡议。发言最后,他化用经典的阿拉伯谚语“求知,哪怕远在阿拉伯”作为结尾,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马飞扬说:“用阿拉伯语说出我们此行的核心主张是一种对对方文明的尊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文体,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文明互鉴济沧海,同频共振耀未来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此言不谬,一花独放难免千篇一律,唯有共商共建、同频共振,方能顺应全球化之势,觅得一份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百灯旷照,千里通明。以文化多样之灯,烛照千山万水。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机。”继承传统,赓续薪火不可少,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亦同样重要。动人心魄的敦煌壁画,承载着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协作;弦弦掩抑的弦乐琵琶,蕴含了西汉丝绸之路的万千成果。余华构思作品时,从《马太受难曲》里明悟“叙事的丰富在走向极致之后其实无比单纯”。而苏联建国之初,曾出现一批声称“把拉菲尔火葬”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将文艺复兴全盘否定的他们自然也是归于平平。存一份多彩文化,方能寻一园姹紫嫣红。

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以合作开放之笔,描画天地万物。

瞻顾遗迹,汉唐宏达开阔的气度,推动中国屹立东方;明清闭关锁国的短视,使华夏落得望而却步、裹足不前。若是大唐王朝不知一花不是春,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佳话便不会流传至今;若是乾隆皇帝知晓交流互鉴的意义,马戛尔尼便不会气愤而去。揆诸现实,中国秉持一份开放气度,从上海合作组织到金砖国家,从中俄边境贸易区到非洲大桥,时刻诠释着“坐令空山出锦绣”的朝乾夕惕。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共建共享之舟,激扬千秋伟业。

当今世界,全球化之势不可阻挡,多极化之局滚滚欲来。无论是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求同存异”,抑或联合国共同发展之宗旨,无论是欧盟之纵深联合,还是亚太经合之卓越成就,都昭示着,如美国般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不可长久。应对头顶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各国唯有同舟共济,唯有共建共享,才能共同应对挑战,才能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要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习近平总书记一语中的、高屋建瓴。与世界同频共振,与祖国同心同德,等待我们的是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的未来。

4.命运共同

【母题】(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以共生团结之水浇命运共同之花

长河霜冷,时空阒寂。历史的泽畔总行吟着两种身影:或单枪匹马,损人利己,终唇亡齿寒,难致彼方;或携手同行,团结共生,终得命运共同之花,灼灼盛放。

习总书记之语道破了共生团结的真谛。掩卷覃思,恍悟得:唯有团结与共生,方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美美与共”的大同世界!

人与人共生,是谓心怀善意之水。护康衢烟月,不染风尘。

“世界的尽头其实是柴米油盐四季三餐,我们的归宿不过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守望。”深谙此理,黄文秀与乡亲们共生,走进乡村扶贫,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山梁的月光;张桂梅与大山的女孩们共生,创办华坪女高,祝她们走出大山,化羽成蝶……心怀共生之善,要求我们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可以不舍己为人,却不可损人利己,可以不行义,却不可行不义。点亮别人的灯,铺平别人的路,我们才能更加光明,走得更远!

国与国共生,是谓筑牢团结之基。得民胞物与,协和万邦。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退回到一个孤岛”,此言发蒙振聩,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变暖利剑高悬,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的双头怪竞相疯长,人工智能又将给人类带来怎样新的挑战……我们,何以破局?唯有团结共生可致 !于是,“一带一路”的悠悠驼铃串联起各国心声,“世博会”琳琅满目的商品牵动着各国的脉搏,中国高铁亦走出国门洒向万水千山……唯有守望相助,互利共赢,才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行稳致远,步履铿锵!

世间万物共生,是谓濯多元之泉。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个人有个人的风采,各国有各国的风情,这些风采与风情的共生共融,才构成了世界的“百花园”。古有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互联互通,而放眼当今,不论是“中国年”在世界各国收获认可,还是异域文化传入中国,都向我们诠释出一个真理:文明因交流而丰富,世界因多元而多彩。心怀共生团结之智,才能迎来“云月相同,溪山各异”的多彩世界。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般古老的东方智慧流淌至今,指引着我们当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让我们将此铭记于心,共生团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坦途吧!

以共生团结之水,浇命运共同之花,心存千般锦绣,手掬河汉万顷!

5.至情至性

【母题1】(2024九省联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现象。一些人认为接受礼物的一方可能并不需要这个礼物,与其精挑细选不如直接把买礼物的钱送出去,这样对方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1】送礼从心,谊切苔岑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水送一湖清澈予山,山赠一方青翠予水,这才有了这一幅精美绝伦的山水图;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花送蝶莺一处乐园,蝶莺赠花万分灵动,这才有了这一园热闹明朗的春意燃;

就如这山和水,就像这花与蝶莺,亲人、朋友之间互赠礼物,更是常见:送红玫瑰表达爱情炽热,送康乃馨表达母爱深沉。我的赠送,你的感念,这是情的交流,但,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精挑细选未必就能投其所好,此时,直接送钱似乎是上策,既有送的诚挚,又有用的自由。是故:精挑细选,直接送钱,都好,只要是从“心”而送。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从“心”而送,何言礼物轻?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陆凯的礼物,没有“精挑细选”,却感人至深。折梅寄友,是带给远方朋友的一枝明媚;是迎春吐艳的美好祝愿,是诗人与远方挚友同享春意的最好表达。远凝眸,“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是杜甫的礼物,细节见真情;极目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的礼物,无价含深情。由此而看,无贵无贱,无轻无重,“心”之所存,礼之所存也。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从“心”而送,何惧礼物难?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这是张九龄与友人的互赠,他赠他松叶美酒,他送他不畏崎岖。松叶清香,松质高洁,这是彼此的喜好;山路遥远,迷雾冰滑,这是双方的奔赴。松叶酒,友人以“心”酿之,便不觉难;山路远,张九龄以“心”行之,便不觉苦。“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这是“心”的互动;“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这是“情”的联通,所以,只要从“心”而送,礼物不惧难。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从“心”而送,何有送礼惑?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李商隐的惦念。亲人、朋友,情到深处,虽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心却能够像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所以,或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以清廉纯正报亲友;或是“尺书忽寄西飞鹤”,以雁素鱼笺寄远方;或是“拟沽春酒醉京华”,以青云仕途祝友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在,则礼物在,且正是对方所期;情谊深,则礼物重,且恰是友人所好。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赠我,我拿琼琚作为回报,这才有了这一世永以为好的情谊浓。其实,无论“木瓜”,无论“琼琚”,无论“精挑细选”,无论“直接送钱”,只要从“心”而送,便是谊切苔岑,便能当歌对酒时,月照金樽里!

【母题2】(2019年新课标III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毕业前最后一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范文2】怀源思恩,回望深情

高考前夕,老师面对学生深情告白: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漫画之景就在昨日,我在书海徜徉,你在背后默送。行至万里,不忘师恩;常怀师训,德才且存。我们以青春之名书写园丁赞歌,用一生光阴摹效师范之行。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为师者纯粹,两袖清风,一韧脊梁,顶得起一方天地。社会进步在科技,创新人才靠培育,尊师重教,孔礼深久,放之今日愈加不可少。

我们书写,写下老师无名无欲无追求,无拘无束无遮掩。有人说:“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我说他们因为无私所以无畏,因为低到尘埃所以耀眼如辉。你也许不知道“最美教师”张丽莉是怎样不计后果地扑向失控的汽车,但你一定牢记班主任每天早中晚三次到教室核对人数的情景;你也许淡忘了汶川大地震中舍命保护学生的谭千秋,但你一定不会忘记临考前各科老师的一遍遍叮咛。没有豪言壮语,就是这样甘于平凡的老师,用默默耕耘奠定我们人生之基,镌刻下青春岁月最难忘的回忆。当我们离去,他诚然欢欣,用低头掩饰难过,用长叹忍住泪水。转过身去,再绽笑颜,忘记了春秋流转,仍坚守三尺讲台。

我们摹效,学着老师严以律己德先行,敬业奉献学以诚。敦品励学,以诚以坚,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老师,如明灯照亮我们前方之路。翟天临学术造假、北大学子弑母案令人唏嘘,让人慨叹:“何颜面其师?无德难以立!”十几载求学之路,良师益友常伴在侧,常思其夜间伏案,或带病上课,又或在心结之时言语如春风拂面,善良睿智,言行垂范,岂不感化你我?身边有师如此,幸之。再谈大国之师,叶嘉莹耄耋之年传播中华诗词,捐款千万不以自夸;黄大年心系祖国毅然而归,学术领衔科技报国。为国而教,为生而育,皆称楷模,高德仰止。

青年一代,铭记师恩,学海求索,我们在老师的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做人的品德。海伦·凯勒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她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和为人的活法;我们遇到了人生路上的好老师就更应该懂得尚品德,学在勤的道理。在所学所研的领域,创新开拓,用知识造就人生,助力时代。让高尚的人格馨香传递最真挚的思念和祝福,送给起点处那个默默相守,“再看看”我们的人。

羔羊跪乳,鸟雀反哺,无声的祝福,有声的教诲。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者念吾师。坐于考场,书写师情,将感恩铭记,把青春留存。

6.人间大爱

【母题】(2022年云南省二模)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

“爱出者爱返”是人们喜爱的箴言之一。书法家喜欢书写它,文学家喜欢诵读它,哲学家喜欢解读它,慈善家喜欢拿它来鞭策自己,普通人喜欢用它来告诫自己。这句话出自汉代贾谊的《新书》,说邹穆公爱民如子,国家富强而知礼仪,穆公死时,百姓“若失慈父,行哭三月,傲童不讴歌,琴瑟无音”,一直到了第二年,人们才开始娱乐活动。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无疑为这句话作了最好的注解。

请结合材料,以“爱出与爱返”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种花、种树、种春天

三毛曾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亩田,种花、种树、种春天。”我想,我的心中也必定有那么一亩田吧,而我还想给它种上“爱”。

一、心盛小爱,清香自来

小爱,就是爱自己、念亲朋、敬他人。我要种上“小爱”,静待花开。

哲人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因此,我要好好地爱自己。好好爱自己,就要善待自己,悦纳自己,丰富自己,壮大自己。就如郑璇,即使折了翼,也要挥动自己受伤的翅膀飞向人间。生活以痛吻之,而她报之以歌,终于等到了花开之时。

曾听过一句话:“欢笑是人与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它让我相信,善意能冰释一切隔阂、猜忌和怀疑。付出善意,就能收获善意。所以,我还要好好爱自己的亲人,珍惜与朋友的情谊,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那样,我便能“见满街都是圣人”。我看别人是青山,青山见我亦如是。

二、心有大爱,可越山海

大爱,即爱天下苍生,乃至自然万物。纪伯伦写道:“伟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此即为大爱。我要带上“大爱”,翻越山海。

夫子说“君子有成人之美”“己欲立而立人”,佛经里说“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扑照灯”,这便是从冯玉兰先生所说的“自然境界”跨入到了“道德境界”,以至于“天地境界”。

其实,大爱情怀从来不止见于经书。“穷年忧黎元,叹息场内热”,忧民伤时的寒士是也;“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辛劳忘己的“老牛”是也;“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捐躯报国的赤子是也。他们付出大爱,收获了世人的铭记。我也要如他们一般,越过千山万水,然后落地成树,百鸟来栖。

三、我将无我,春自盛开

太阳不择贫富、贵贱、美丑,燃烧自己、光照人间、润泽万物,这是一种无我之爱。

魏源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如果说小爱是先爱己而后推及爱人,那么大爱就是有了仁民爱物之心,臻于庄子所说的“至人无己”之境。小爱生大爱,大爱终生无我之爱。就如佛经里菩萨“舍身饲虎”,佛陀“割肉喂鹰”的故事:佛付出了慈悲,自己也收获了涅槃。

我的心中也有这样一亩田:种下小爱,静待花开;种下大爱,翻山越海;种下无我之爱,收获一片春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composition/5654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