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今年高考人数1300多万,是高考考生最多的一年,同时,今年也可能是高考跌落神坛的第一年!
今年的高考风向似乎有所转变,大家对高考的重视程度,似乎没有往年那么热烈了。这从媒体的报道,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孩子的毕业后对所从事工作的憧憬,已毕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等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针对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高考即使考得好,除非顶级高校,否则也很难改变什么,但对那些家庭条件好,有特殊人脉资源的孩子,高考可能更为有用。
邻居家的孩子9号刚高考完,今天已经去上班了,觉得学门技术比文凭更重要。
孩子平常模拟也就是400来分,这次高考估计也差不多是这个分数。孩子也不愿意复读,本来还计划高考完毕玩一段时间的,但邻居催着他去上班,若去晚了,可能不一定有工作位置了。因为邻居的弟弟在广东一公司做机修,人手不够,可以带一个学徒,他孩子正好可以去学一门手艺,主要是学机器修理,做机修工作。至于工资,据说一年学成后应该每月有9000多块钱。如果让孩子去读一个大专,白白浪费几年时间,毕业了,可能工资还挣不到这个数,还不如趁早学门手艺。
网友看法:
“腰缠万贯,不如一技在身”。
“我一外甥女,211大学本科英语专业毕业5年了,这五年啥工作也没干,说是专心考公务员,考事业编。事实上,她大部分时间在家里打游戏,睡懒觉,家务活也基本没干,结果啥都没考上,啥都没搞成…她今年29岁了,男朋友也没有,现在躺平在家,也习惯这种懒散的生活了,也不出门,更是啥都不想干了。”
确实,周边有很多大学,不乏很多重点大学毕业的同学,很多“毕业即失业”,选择学门技术,未尝不是好事!
社会残酷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认识到:高考已经不是以前的高考,很难通过高考改变自身的阶层,所谓鱼跃龙门,只是一种幻想,阶层的固化使他们对高考的期望期越来越低。
高考已很难改变原生阶层,普通家庭的孩子大学几年毕业出来后,照样进流水线打螺丝送外卖。
以前媒体上颂扬的“三代人”做贡献现象,在普通人看来,就是赤裸裸的不平等,因为一般人即使想做贡献,也没有这个机会。
考公考编为啥这么热?
现实社会留给普通人的孩子的机会越来越少,除了少数人考公考编上岸了,要想像以前一样通过高考这一制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跨越,似乎越来越难。
扩招后平民化的高考,现实中平民正逐渐脱离高考。
网上有一句戏谑的语言,以前大学招的是“人才”,现在招的是“人数”,高考扩招是教育产业化的一门“生意”。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孩子和家长觉得,与其三、四年后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现在学一门技术。有个大咖张老师说过,普通老百姓的孩子还是尽早学一门技术,像金融,艺术,新闻,哲学,英语等一些专业,根本不适合一般家庭的孩子报考。不是这些专业不重要,而是这些专业不适合普通人的家庭,因为孩子们毕业出来后首先要吃饭,要谋生,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跟别人谈崇高的理想是虚伪的!”
还有一个就是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现实中社会需求有脱节,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很多已存旧,已落后于社会需求。
学了几年之后,发现在社会上没什么用。有些专业除了考公考编,在社会上很难找到工作。但考公、考编哪有这么容易?花费四年时间和10多万元去学一些没用的东西,确实不如先入社会学些经验,学些技术来得实在。毕竟社会中一般工作,高中知识已经基本够用了。
再一个就是现在是终身学习制,在社会实践中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进入社会后,真正的学习才开始。”
现实中人们更看重你的实际表现能力,文凭也仅仅是一块敲门砖,何况在工作中也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
以前是一心一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似乎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除了考大学,高中毕业就去学一门技术,似乎也是一种选择。毕竟工作中还可以再提升自己的文凭和技能,再不济,有门技术傍身,至少还有饭吃。
还有一种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孩子到大学后放松放纵自己,熬夜打游戏,逃课,睡懒觉,根本没学到知识,还染上了一堆坏毛病,这种现象尤其在普通高校里比较普遍。很多大学把孩子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这些专业很少人报考,这样孩子这几年也就荒废了。
当然,这不是说读书没有用,对普通家庭而言,可供选择和试错的机会不多,抱着混文凭去大学读书,真的要认真思考值不值得,毕竟出社会后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有饭吃才是关键!这种情况下除了高考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可以选择呢?提前学门技术似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对这种新现象您怎么看?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