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期:林胜贵谈“三水”实践感悟——福建省通用技术教研员研修班学习心得分享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第256期:林胜贵谈“三水”实践感悟——福建省通用技术教研员研修班学习心得分享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第256期:林胜贵谈“三水”实践感悟——福建省通用技术教研员研修班学习心得分享以及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8月10日至12日,在永安一中领导的支持下,笔者参加了福建省中小学教研员通用技术科目培训班的学习活动。这是笔者参加的第一次教学科研人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活动包括提高教学科研理论讲座,以及一线教学视频观摩。内容丰富,听完受益匪浅,尤其是福州师范研究所黄建中老师对“三水”实践的研究和福建省普通课堂陈鑫老师对“三水”实践的研究“情况” “、案例、任务”的教研模式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教学科研人员的教研活动的本质。
由于COVID-19防控要求等原因,本次在泉州华侨大厦举行的培训活动是在几乎封闭的管理条件下进行的。来自全省各地的百余名教师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由福建大学省通识课堂陈鑫老师主持。 11日上午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后,福州师范研究所教学研究员黄建中先生做了主题为“《新时代教研员专业能力建设与专业发展》”的讲座。
黄建中老师的讲座最精彩的是他对“三水”实践的研究。 “三水”实践包括“水中上课、潜水研究、近水指导”三个方面:“水中上课”要求教学科研人员亲自上示范课,现场进行教学研究,这对许多教学研究人员来说是一个更高的水平。难度硬核要求; 《潜水研究》要求教研人员深入课堂组织教学研究; “近水指导”需要深入备课团队和教研组进行学科指导。黄建中老师认为,如果教学科研人员长期缺乏教学经验,如何为一线教师提供有效指导?
11日下午进行了三场培训活动:一是福州十五中陈雷老师对视频课进行观摩点评。陈雷老师的课主题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他以某工厂的储水箱实现液位自动控制为场景。视频中,陈雷老师用自制的储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功能模型进行了很好的演示。了解了储水箱自动控制的原理和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自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视频中的功能模型是陈雷老师自制的模型,每组都有一套供学生练习,让学生在开环和闭环中获得实践经验-循环控制。他的动手能力让我们深感惊讶。
二是福建省南安市新桥中学黄艳辉老师的视频观课自评。黄艳辉老师的课主题是《经典结构的欣赏》。他利用课件以图文形式展示了许多经典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福建省普通课堂陈欣老师进行主题为《情境与案例在通用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思辨》的讲座。陈鑫老师给我们展示的“情境、案例、任务”模型让我们更加形象地理解情境、案例和任务之间的关系。像草原一样的情境、像植物一样的案例、像动物一样的任务的比喻形象生动,不仅有利于我们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便于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对教学科研活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12日上午,泉州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研究员谢新强老师做了《精准测评促进深度学习》的讲座,也让我们受益匪浅。
如果我们将黄建中老师此次倡导的“三水”实践与陈鑫老师的“情境、案例、任务”模式结合起来,我们发现两者的教学和研究目标高度一致:“三水” “实践是为了更好”只有把握好基层最现实的教研情况,才能把教研活动提升到“样板”的高度,才能实现教研活动的高质量发展。由点提升为观点。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相关问答
答: 林胜贵老师在福建省通用技术教研员研修班分享了自己大胆尝试“三水”新理念的学习体会。他认为,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征进行教学改革,能够让教学更加贴近真实的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75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三水"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观察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这三种思维方式,帮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这种基于实际的教学模式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0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林胜贵老师在参加研修班学习后感受到最大的改变就是更加重视将“三水”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他认为这场培训为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够与同行交流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并学习到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233 人赞同了该回答
答: 这次研修班也让他更加认识到,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成长。他将继续深耕“三水”教学模式,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23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composition/7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