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长江古称“江”,因其流长,其名衍为“长江”。古人受限于视野和测量手段,对长江主流和源头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期,江汉交汇处的江汉平原一带,早期文明较为兴盛。荆楚先民驾舟穿行于湖泊、河网之中,有感于“汉之广矣”,产生了江、汉谁为主流的困惑。
汉水作为长江最长的支流,自古就有“天汉”“云汉”之称。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都有涉及汉水流域的诗篇,如《大雅·江汉》有“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洸洸”;《小雅·四月》有“滔滔江汉,南国之纪”;《国风·周南》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等。秦末争战间,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随后,刘邦以汉水流域的汉中为基地,征讨攻伐,终于建立汉王朝,由此,汉水流域成为汉文明的发生地,“汉人”“汉字”“汉语”“汉服”等名称遂应运而生。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禹贡》有“岷山导江”之说,后世遂多以为长江发源于岷山。魏晋南北朝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指出“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唐代《蛮书》也将岷江认定为“外江”。宋代由于在西南地区采取收缩政策,故对大渡河以上长江干支流的认识还不如汉唐。明代万历年间,章潢在《图书编》中首次指出岷江并非长江正源,金沙江才是。数十年后,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实地查考,探寻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明确指出岷江为长江支流,而金沙江才是长江干流,但其说法并未被当时的社会普遍认可。直到清初,随着西方先进制图技术的逐步传入,康熙皇帝才正式肯定了徐霞客的说法,金沙江遂定为长江源头。
长江径流广远、流域开阔,域内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其历史发展过程也有颇大差异,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按上、中、下游划分,依次为巴蜀—荆楚—吴越三大文化区。分别由上游的古蜀人、中游的古楚人和下游的古越人创造。这些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都为构筑长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格局做出了贡献。
上游的巴蜀文化以四川为中心。这一地区生活着众多部族,他们大致可分为两大集团——巴集团和蜀集团,其中蜀集团更早兴盛。蜀人依托成都平原,农业发达,桑麻茂盛,带来纺织业的兴旺,“蜀锦”赫赫有名。
至战国后期,秦并巴蜀,曾经相对独立发展的巴蜀文化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巴蜀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通畅。加之中原战乱,而巴蜀则相对安定,使得从战国末年到汉代的巴蜀地区一跃而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被诸葛亮喻为“天府之土”。唐宋时期,安定的巴蜀地区重获“天府”之誉,经济繁荣、文化昌明、臻于鼎盛。因南宋末年的抗元之战和明末农民战争,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受到极大摧残,至清末才得以全面复兴。
文明的演进与自然环境所提供的先决条件息息相关,但当人类介入到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之后,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则对文明发展起着愈益重大的作用。文明的发展必定是在自然和人文的互动中向前推进的。
长江流域的先民,凭借长江流域优厚的自然条件,依靠自身的聪明才智,自新石器时代起,就创造出各区段文明。学界原来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随着田野考古工作推进到长江流域,人们逐渐意识到: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明并不比黄河流域时间晚、水平低,就农作物产生时间而言,还略早于黄河流域。从长江下游的良渚、中游的屈家岭、上游的大溪等遗址发现的“稻作文化”遗存,皆有五六千年之古,不让于黄河流域“粟作文化”。“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的两大发祥地”渐成学界共识。
(摘编自冯天瑜等《自然与人文双优的长江文明》)
材料二:
三星堆纵目人像
古蜀文化主要产生并汇聚于四川盆地,虽然周围群山环绕,地理形势四塞且对外交通不便,但正因为如此,先民自古就追求开放,通向域外文明的蜀道、南方丝绸之路很早就开辟形成,甚至成为发达的交通系统。此外,蜀地历来就是八方移民汇聚之地,因此,这里自古形成了包容而不排外的文化氛围。土著和移民文化汇聚而成的蜀文化不断吸纳融入外来资源和先进因素,极为繁荣。
富于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和浪漫精神,是蜀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应该与蜀地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川形势的大起大落、多元多样分不开。至迟从三星堆—金沙时期开始,出土器物每每以精美的人神和动植物造型艺术令人刮目。如各类人神具象系列,特别是生动的面目造型,尤其富于艺术生命力和人文精神;而太阳神鸟、通天神树等动植物造型,亦特别富于夸张灵气。
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经学,自汉代以来分为重章句训诂的古文经学和重“微言大义”亦即义理的今文经学两大派。蜀地经学的发展基本与之同步,但与蜀地重思辨和想象力的文脉相承,今文经学特别发达。今文经学中重“微言大义”的特点,不仅契合蜀人重思辨的精神,而且二者的合流强化了蜀文化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气韵,因而蜀文化学术谱系中历来不乏富于创造精神的百科全书式人才,扬雄、苏东坡、杨慎、郭沫若等群星灿烂,正是其辉煌体现。
(摘编自彭邦本《三星堆——古蜀文明的来龙去脉》)
1.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之广矣”引自《诗经》,汉江的宽广壮阔让荆楚先民误以为汉江就是长江的主流。
B.“岷山导江”意为长江源自岷山,后来的《水经注》和《蛮书》对此也持相同的观点。
C.“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长江流域内三大文化区的区域文化各具特色。
D.“微言大义”的“义”在文中指义理,今文经学的治学思想契合了蜀人重思辨的精神。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中有关汉水的诗篇和刘邦以汉中为基地建立汉朝的史实,都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
B.与中原联系增强后,巴蜀经济、文化得到较大发展,从战国后期至唐宋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被誉为“天府”。
C.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学界认识到长江与黄河都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且长江流域新石器文明的水平领先黄河流域。
D.四川盆地虽然被群山环绕,但很早就有通向域外的蜀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和古蜀先民追求开放的精神密切相关。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对于长江源于何处的说法不尽相同,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影响了古人的认识。
B.徐霞客经过实地查考探寻长江正源的做法,与《河中石兽》反对臆断,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有相似之处。
C.蜀文化学术谱系中历来不乏富于创造精神的百科全书式人才,这与蜀人重思辨和当地今文经学发达有关。
D.三星堆青铜纵目面具,眼球夸张,双耳侧展,这充分表现了古蜀文化浓厚的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
4.蜀文化在与中原文化融汇的同时,也保持了自身鲜明的特色。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蜀文化的主要特色。(4分)
5.材料一指出“文明的发展必定是在自然和人文的互动中向前推进的”,对此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材料举例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飞天》(节选) 海漄
崇祯六年,北京。
孙元化一死,徐光启在朝中再无牵挂,开始着手将酝酿已久的飞行器设计方案付诸实践。他将制好的轻气用猪脬做成气球储存,尽管保存时间不长,但好在已找到了制备轻气的方法,可以即充即用。考虑到轻气易燃易爆,他寻来工匠,以竹篾编成一个水滴形的巨型竹笼,将数千个轻气球禁锢其中。再以竹笼为骨架,在外层缝上牛皮,制成了一个双层气囊。为防止这巨型气囊飞走,徐光启在气囊四周留有挂钩,通过绳索系于地面,停在后院空地中。
到这年入夏之际,徐光启的飞行器终于大功告成,各部分已组装调试完毕,只待试飞了。因飞行器飞行原理来自龙,又以火箭推动,徐光启便将这飞行器命名为“神火飞龙”。
徐光启为飞天之梦追寻半生,古稀之年终可得偿所愿,心中快慰,对朝廷里的争斗纠葛更加淡漠,浑然不知自己研制飞行器的行为已被宫中耳目盯上。
这日早朝后,崇祯独留下了徐光启。
徐光启不闻崇祯发声,正心中疑惑,却听一声脆响,一个卷轴被抛于他面前。
“徐光启,你倒与朕说说,这是何物?”崇祯终于开口问道。
徐光启连忙捡起卷轴,展开一看——上如巨型水滴,中间略小,下悬吊舱,画的不就是他制造的神火飞龙吗?原来皇帝早已派人暗中监视自己,不但绘下了神火飞龙的图样,还偷偷拿走了一个轻气球,那图样绘制精细,显然耗时不短,自己竟毫无察觉!
“回禀陛下,这是臣费数十年光阴研制而成的飞行器,名为神火飞龙。”徐光启如实答道。
“神火飞龙?徐光启,你好大的胆子!此奇技淫巧之物,你竟敢妄称为龙!安的是何居心?”崇祯厉喝道。
“臣不敢!”徐光启大惊失色,未承想飞行器的名字竟也触到了皇帝逆鳞,自然不可能将命名由来如实相告,便急中生智道:“启禀陛下,这飞行器可载人飞天,同时携带火药数百斤。若大量制造,便可奇袭盛京,于空中将火药投下,不损一兵一卒,即将盛京化为火海。以此扬我大明国威,故称之为神火飞龙。”
“徐光启,你可知朕为何非杀孙元化不可?”崇祯目光炯炯,突然问道。
“臣……不知。”说到被冤杀的爱徒孙元化,徐光启心中大恸,却不敢在崇祯面前表现出来。
“哼,你与孙元化有师徒名分,情义甚笃,在你心里,对朕怕是不满得很吧?朕告诉你,朕最恨不忠之人!”崇祯恨恨说道。
“陛下,兵变确因孙元化过失所起,但仅仅因为叛军将他释放就认定其为同党,实在太过冤枉,若是如此,他又何必回京?”徐光启忍不住争辩道。
“不久前,孔有德率叛军携火器、船只投降女真,边关局势越发严峻,朕便明白,孙元化没杀错!孙元化所学皆传自你,若不是念你四朝元老,劳苦功高,朕连你也不会放过,你竟然还敢在朕眼皮子底下研制什么神火飞龙?!”崇祯接着说道。
话说到这儿,崇祯杀机已露,徐光启飞天之梦尚未完成,便已招来了杀身之祸。想想陶成道和孙元化,如今都已身死名灭,这个世道,容不下他们这等才华横溢、超越时代之人,就连自己追寻一生的飞天,抑或是黄粱一梦?
沉默半晌,徐光启迎上崇祯冷厉的目光,说道:“臣死罪,飞天乃臣毕生之梦,如今万事俱备,还望陛下成全。臣保证不将神火飞龙制法流传于世,届时飞抵盛京的除老臣之外,绝无第二人,若是计划失败,臣便引燃火药,断不会让神火飞龙落入敌手,反噬陛下!”
“好!徐光启,朕便信你一回,你准备何时动身?”
回到府中,徐光启忍痛将自己苦心编写的关于飞行器、龙、轻气、火箭的书稿一一烧毁。他明白,今日为了争得飞天的一线之机,他已经将自己逼上了绝路。
后半夜里,他爬上吊舱,转动绞盘,松开空气囊尾部的开口,将它排空后又反向转动绞盘,重新拧紧开口。随后,他挥刀割断了系于地面的绳索,也割断了他与这尘世的最后一丝羁绊。
神火飞龙在巨型轻气囊的带动下缓缓升起,熟悉的院落变得越来越小,偌大的北京城在他眼中徐徐展开。他,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终于飞起来了。
这一刻,徐光启等待了几十年,这段时间里,利玛窦、孙元化这些能理解他的人相继离开人世,他一个人孤独地走到了最后。他原以为,当这一刻来临之时,自己会欣喜若狂,但此时的他,却出奇的平静,有的只是轻松,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充满了他的心和身体。他总算可以不再理会凡尘俗世中的纷扰,摆脱所有的羁绊,在这无边无际之境中随心畅游。自古以来,人们对天空、对飞翔的向往,就源于此吧?
神火飞龙的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越过山海关之后,便是女真腹地,沿途星罗棋布的要塞,已无狼烟再起,这曾是他和孙元化勉力维护大明的地方,如今却已尽归敌手,大明抛弃了这里,也抛弃了孙元化和自己,徐光启不禁黯然。
担心错过目标,徐光启不敢休息,待到入夜,前方出现一片灯火,自出关以来,这是见过的最大一座城市,这就是他此趟奔袭的终点,盛京。
(摘编自《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对飞行器的详细描写,说明徐光启精通科技原理,痴迷“飞天之梦”。
B.崇祯皇帝派人暗中监视徐光启,体现了他多疑自负的性格特点。
C.孙元化被杀,是因为他被叛军释放,即可证明他是叛军同党。
D.看到曾经的大明土地归入敌手,徐光启黯然神伤,因为他明白大明败势几无挽回之地。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飞天”是小说的核心事件,全文的内容围绕“飞天”展开,结构精巧。
B.本文在叙事中融入议论和抒情,体现了徐光启对科学、人生、时代的独特思考和深沉喟叹。
C.作者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成功塑造了徐光启忠于理想、坚守正义的形象。
D.本文中出现了徐光启、孙元化、利玛窦、崇祯皇帝等真实历史人物,弱化了小说的“科幻性”色彩。
8.请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徐光启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9.2023年10月21日,中国作家海漄获得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评论界一致认为海漄小说是“执科幻之笔丰富历史书写”。请结合本文分析“历史+科幻”的表达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①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高祖始受隋禅,则议除之。当时群臣材识不远,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阐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即位之初,即不许度人为僧尼道士,又不许创立寺观。 臣常以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纵未能即行,岂可恣之转令盛也?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②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老少奔波,弃其业次。 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惑众也。 况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令入宫禁?(选自韩愈《论佛骨表》,有删改)
[注]①运祚(zuò):国运,福祚,即世运。②舁(yú):抬。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伏维睿圣A文武B皇帝C陛下D神圣E英武F数G千百年已来H未有伦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牲牢,指牲畜。古代人祭祀时用作祭礼的猪、牛、羊等牲畜。
B.“则议除之”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两句中的“则”字意思相同。
C.“本夷狄之人”与《琵琶行并序》“自言本是京城女”两句中的“本”字意思相同。
D.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现在通常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属于词义的扩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武帝笃信佛教,前后三次舍身佛寺做佛僧,他祭祀宗庙,不杀牲畜做祭品,他本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只吃蔬菜和水果,最终却被饿死。
B.高祖皇帝在刚刚接收隋朝天下时,就打算废除佛教。但令韩愈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的群臣才能见识短浅等原因,废除佛教这件事没有实行。
C.皇帝命令大批僧人到凤翔迎接佛骨,还亲自登楼观看,将佛骨抬入宫内,命令各寺院轮流迎接并供奉,还让京城的百姓都去朝拜佛骨。
D.韩愈认为,佛是外族人,和中原地区言语不通,衣服样式不同,也不讲先王礼法。假如佛还活着并来到我国京城朝拜,我国只需以礼相待。
13.翻译句子。(12分)
(1) 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3分)
(2)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分)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分)
(4)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3分)
14.韩愈反对信奉佛教的原因有哪些? 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闻李六景俭自河东令授唐邓行军司马①,以诗贺之
白居易
谁能淮上静风波,闻道河东②应此科。
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泥埋剑戟终难久,水借蛟龙可在多。
四十着绯③军司马,男儿官职未蹉跎。
[注]①行军司马,职官名。唐代在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实具今参谋长的性质。②淮河是指唐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地区,而河东是指河北地区,两地的风波和局势不稳定都是常见的问题。③着绯:绯,唐代品阶较高的官服颜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谁能”二字,表现出诗人希望有人能够使淮河平静,但是这个人一直没有出现,令人失望。
B.颔联,“谈笑”二字表现出李景俭的才华横溢,能够轻松解决问题,意思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的“谈笑”一样。
C.颈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剑戟埋于泥沙,比喻贤达人才受到埋没,得不到明主的重用。
D.这首诗以李景俭的授职为契机,展现了白居易对于官员应有的品质和责任的理解,也表达了对朋友的羡慕之情。
16.请结合诗句概括诗人从哪些方面对李景俭进行了赞美。(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 , ”生动地描绘了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老师的询问,曾皙通过“ , , ”三句话,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欢歌的动人画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来粤之前,很好奇岭南地区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来莞翌日,便 ① 地去了趟住所附近的大岭山。
大岭山植被茂密,遮天蔽日,驾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好似在密林中穿行。山路十八弯,斜斜弯弯入云端。
在观音寺附近泊车,先参观这座有着“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寺庙。寺院规模宏大,建筑金碧辉煌,廊腰缦回,檐牙高啄。三部电梯上下连通,四方信众 ② 。清梵妙音流云壑,佛号声声香火红。
出了寺庙西行,沿着石洞溪边小路往上继续攀登。一路上,溪水潺潺,在山涧缓缓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苔痕上石绿,藤蔓绕树生。此处名为碧幽谷,果然 ③ 。
溪边两个小姑娘在翻石块,问她们在干什么,姑娘说是在抓螃蟹玩。密林幽谷,溪水清浅;确实是个山蟹生长的好地方。未知两位姑娘能否带着满满的收获而返。
呼吸着负氧离子,享受着森林的乐音,不多时便到了霸王城。霸王城是多条通往大岭山至高点茶山顶路线的交汇处,在山间茶庄品茗小憩,于微风清水池旁倚栏观鱼,好不惬意!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6分)
19.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补写的句子与前一句构成排比。(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感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即不大适用。
20.文学作品中感叹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感叹号的用意。(3分)
21.“洒狗血”指演员在台上用过火的表演讨好观众,文中评价李白的诗“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是“洒狗血”,你如何理解?(4分)
22.你觉得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是否与本文段的观点相符?请陈述理由。(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老子说:“知足者富。”
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A.“荆楚先民误以为汉江就是长江的主流”错误,由原文“荆楚先民驾舟穿行于湖泊、河网之中,有感于‘汉之广矣’,产生了江、汉谁为主流的困惑”可知,只是说先民们困惑长江和汉江究竟谁是主流。故选A。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 .“都有力地证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化发祥地”有误,由原文“《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都有涉及汉水流域的诗篇”“刘邦以汉水流域的汉中为基地,征讨攻伐,终于建立汉王朝,由此,汉水流域成为汉文明的发生地”可知,原文证明的是汉水流域是汉文明的发生地。B .“从战国后期至唐宋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有误,由原文“因南宋末年的抗元之战和明末农民战争,巴蜀地区的社会经济受到极大摧残,至清末才得以全面复兴”可知,巴蜀并不一直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C .“领先黄河流域”有误,由原文“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文明并不比黄河流域时间晚、水平低”可知,并没有说明长江流域文明领先于黄河流域。故选D。
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 .“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影响了古人的认识”说法错误,由材料一第三段可知,古人对于长江源于何处的认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故选A。
4.①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氛围;②富于艺术气息和浪漫精神;③重思辨,强调义理;④想象力突出,富于创造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此外,蜀地历来就是八方移民汇聚之地,因此,这里自古形成了包容而不排外的文化氛围。土著和移民文化汇聚而成的蜀文化不断吸纳融入外来资源和先进因素,极为繁荣”可知,蜀文化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氛围;②由原文“富于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和浪漫精神,是蜀文化的一大特色,这应该与蜀地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川形势的大起大落、多元多样分不开”可知,蜀文化富于艺术气息和浪漫精神;③由原文“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居于主流地位的经学,自汉代以来分为重章句训诂的古文经学和重‘微言大义’亦即义理的今文经学两大派。蜀地经学的发展基本与之同步,但与蜀地重思辨和想象力的文脉相承,今文经学特别发达”可知,蜀文化重思辨,强调义理;④由原文“今文经学中重‘微言大义’的特点,不仅契合蜀人重思辨的精神,而且二者的合流强化了蜀文化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气韵,因而蜀文化学术谱系中历来不乏富于创造精神的百科全书式人才”可知,蜀文化想象力突出,富于创造精神。
5.①自然为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先决条件。如长江流域优厚的自然条件是“稻作文化”在该流域较早出现的前提。②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如古蜀人不畏艰险,打通了通向域外的蜀道,使蜀文化吸纳融入外来文化,成就了古蜀文明的繁荣。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提出见解的能力。
①由原文“长江径流广远、流域开阔,域内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其历史发展过程也有颇大差异,这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区”“长江流域的先民,凭借长江流域优厚的自然条件……等遗址发现的‘稻作文化’遗存,皆有五六千年之古”可知,自然为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先决条件。如长江流域优厚的自然条件是“稻作文化”在该流域较早出现的前提。②由原文“古蜀文化主要产生并汇聚于四川盆地,虽然周围群山环绕,地理形势四塞且对外交通不便,但正因为如此,先民自古就追求开放,通向域外文明的蜀道、南方丝绸之路很早就开辟形成,甚至成为发达的交通系统……土著和移民文化汇聚而成的蜀文化不断吸纳融入外来资源和先进因素,极为繁荣”可知,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如古蜀人不畏艰险,打通了通向域外的蜀道,使蜀文化吸纳融入外来文化,成就了古蜀文明的繁荣。
6.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是因为他被叛军释放,即可证明他是叛军同党”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兵变确因孙元化过失所起,但仅仅因为叛军将他释放就认定其为同党,实在太过冤枉,若是如此,他又何必回京”可知“他是叛军同党”并非事实。故选C。
7.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弱化了小说的‘科幻性’色彩”表述错误,本文从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入手,赋予了“科幻小说”更加丰富的写作角度和阐释空间。故选D。
8.(1)造好飞行器后,他得偿所愿,心中快慰。(2)君臣对话中,皇帝的怀疑使他惊诧,他亦为孙元化冤死悲痛,对自身困境感伤,但仍坚持决定完成飞天梦想。(3)回府后,他烧毁书稿,不留后路,内心勇敢、坚决。(4)后半夜,他乘坐飞行器升入天空,内心平静、轻松自由;但眼见故土沦丧,内心沉痛,坚定爱国之志,毅然前往目的地。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概括能力。(1)由“徐光启为飞天之梦追寻半生,古稀之年终可得偿所愿,心中快慰”可知,造好飞行器后,他得偿所愿,心中快慰。(2)由“原来皇帝早已派人暗中监视自己,不但绘下了神火飞龙的图样,还偷偷拿走了一个轻气球,那图样绘制精细,显然耗时不短,自己竟毫无察觉”“‘臣不敢!’徐光启大惊失色,未承想飞行器的名字竟也触到了皇帝逆鳞”“说到被冤杀的爱徒孙元化,徐光启心中大恸,却不敢在崇祯面前表现出来”“陛下,兵变确因孙元化过失所起,但仅仅因为叛军将他释放就认定其为同党,实在太过冤枉,若是如此,他又何必回京?”“沉默半晌,徐光启迎上崇祯冷厉的目光,说道:‘臣死罪,飞天乃臣毕生之梦,如今万事俱备,还望陛下成全。臣保证不将神火飞龙制法流传于世,届时飞抵盛京的除老臣之外,绝无第二人,若是计划失败,臣便引燃火药,断不会让神火飞龙落入敌手,反噬陛下!’”可知,君臣对话中,皇帝的怀疑使他惊诧,他亦为孙元化冤死悲痛,对自身困境感伤,但仍坚持决定完成飞天梦想。(3)由“回到府中,徐光启忍痛将自己苦心编写的关于飞行器、龙、轻气、火箭的书稿一一烧毁。他明白,今日为了争得飞天的一线之机,他已经将自己逼上了绝路”可知,回府后,他烧毁书稿,不留后路,内心勇敢、坚决。(4)由“他原以为,当这一刻来临之时,自己会欣喜若狂,但此时的他,却出奇的平静,有的只是轻松,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充满了他的心和身体。他总算可以不再理会凡尘俗世中的纷扰,摆脱所有的羁绊,在这无边无际之境中随心畅游”“越过山海关之后,便是女真腹地,沿途星罗棋布的要塞,已无狼烟再起,这曾是他和孙元化勉力维护大明的地方,如今却已尽归敌手,大明抛弃了这里,也抛弃了孙元化和自己,徐光启不禁黯然”可知,后半夜,他乘坐飞行器升入天空,内心平静、轻松自由;但眼见故土沦丧,内心沉痛,坚定爱国之志,毅然前往目的地。
9.(1)小说的历史性:小说时间设定为明朝末年,徐光启、孙元化、崇祯皇帝都是真实历史人物,定都盛京的女真占领大明土地为真实历史事件。(2)小说的科幻性:“神火飞龙”飞行器的设计、建造以及最后升天等情节是虚构;但对飞行器的具体建造过程和飞行原理的描写,符合科学原理和事实,体现了科幻小说“科学性”和“幻想性”相结合的特点。(3)“历史+科幻”的叙事模式,使本文既尊重历史,又有科幻色彩;小说在科幻的外表下,探讨的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在对历史的回溯中直面幻想的未来,丰富了历史的阐释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写作特色的能力。
(1)小说的历史性:由“崇祯六年,北京”可知,小说时间设定为明朝末年;小说的主人公徐光启、他的徒弟孙元化、崇祯皇帝都是真实历史人物;“越过山海关之后,便是女真腹地,沿途星罗棋布的要塞,已无狼烟再起,这曾是他和孙元化勉力维护大明的地方,如今却已尽归敌手”“自出关以来,这是见过的最大一座城市,这就是他此趟奔袭的终点,盛京”,定都盛京的女真占领大明土地为真实历史事件。
(2)小说的科幻性:“到这年入夏之际,徐光启的飞行器终于大功告成,各部分已组装调试完毕,只待试飞了。因飞行器飞行原理来自龙,又以火箭推动,徐光启便将这飞行器命名为‘神火飞龙’”“后半夜里,他爬上吊舱,转动绞盘,松开空气囊尾部的开口,将它排空后又反向转动绞盘,重新拧紧开口。随后,他挥刀割断了系于地面的绳索,也割断了他与这尘世的最后一丝羁绊。神火飞龙在巨型轻气囊的带动下缓缓升起,熟悉的院落变得越来越小,偌大的北京城在他眼中徐徐展开”,“神火飞龙”飞行器的设计、建造以及最后升天等情节是虚构;但对飞行器的具体建造过程和飞行原理的描写,符合科学原理和事实,如“考虑到轻气易燃易爆,他寻来工匠,以竹篾编成一个水滴形的巨型竹笼,将数千个轻气球禁锢其中。再以竹笼为骨架,在外层缝上牛皮,制成了一个双层气囊。为防止这巨型气囊飞走,徐光启在气囊四周留有挂钩,通过绳索系于地面,停在后院空地中”,体现了科幻小说“科学性” 和“幻想性”相结合的特点。
(3)小说以历史为依据,借助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形成具体内容,同时又有科幻色彩,如徐光启制作“神火飞龙”,最后能够乘着它抵达盛京,“历史+科幻”的叙事模式,使本文既尊重历史,又有科幻色彩;小说的主人公徐光启面对多疑自负的皇帝,面对无辜被杀的爱徒,面对国土沦丧,依然坚守正义,想要通过自己的科技才能收复失地,小说在科幻的外表下,探讨的依然是人类对科学的追求和对正义的坚守,在对历史的回溯中直面幻想的未来,丰富了历史的阐释空间,给读者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
10.DFH[原文标点)伏维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数千百年已来,未有伦比]
11.B(“两句中的‘则\'字意思相同”错误,第一个“则”译为“就”,表顺承关系;第二个“则”译为“却”,表转折关系)
12.C(“还让京城的百姓都去朝拜佛骨”错误,于文无据)
13.(1)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陛下一定不是被佛法迷惑,做这样隆重的场面来敬奉,只是希望求得幸福吉祥的。
(2)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3)敬爱自家的老人,从而推广到(敬爱)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家的小孩,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小孩。(这样)天下可以在手掌上转动(天下很容易治理)。
(4)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家和国。
14.①信奉佛教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不能给百姓带来福祉。②信奉佛教会让百姓放弃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应遵守的本分,伤风败俗,被四方传为笑谈。③信奉佛教有背高祖皇帝消灭佛教的意愿。(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也可得分)
【参考译文】汉明帝的时候,中国开始有了佛教,明帝在位仅仅十八年。明帝以后国家战乱,皇帝一个接着一个天折,国运不长久。宋、齐、梁、陈、元魏以来,信奉佛教越来越虔诚,建国的时间和皇帝的寿命却更加短暂。只有梁武帝做了四十八年的皇帝,他前后三次舍身佛寺做佛僧,他祭祀宗庙,不杀牲畜做祭品,他本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只吃蔬莱和水果;但他后来竟被侯景逼迫,被饿死在台城,梁朝也很快灭亡。信奉佛教祈求保佑,反而遭到灾祸。由此看来,佛不足以被信奉,是十分明白的道理。高祖皇帝在刚刚接收隋朝天下时,就打算废除佛教。当时的群臣,才能见识短浅,不能深刻领会先王的旨意,不能了解从古到今普遍适用的治国措施,无法阐明并推行高祖皇帝神圣英明的主张,以纠正信奉佛教这种社会弊病,废除佛教这件事于是就停止没有实行,我对此常常感到遗憾。我认为睿圣文武的皇帝陛下,您的神圣英明,几千年来,没有人比得上。(胜下)即位的初期,就不准许剃度人当僧尼道士,更不准许创建佛寺道观。我常以为高祖皇帝消灭佛教的意愿,一定会在陛下手中得以实现,现在纵然不会马上实现,怎么可以放任佛教兴盛起来呢?如今听说陛下命令大批僧人到凤翔迎接佛骨,陛下自己则亲自登楼观看,将佛骨抬入宫内,还命令各寺院轮流迎接并供奉。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陛下一定不是被佛法迷惑,做这样隆重的场面来敬奉,只是希望求得幸福吉祥的。不过是由于年成丰足,百姓安居乐业,顺应人们的心意,为京城的士人和庶民设置奇异的景观,以及游戏玩乐的器具罢了。哪有像您这样圣明的天子,而去相信佛骨有灵这种事呢?然而老百姓愚昧无知,容易被迷惑难于清醒,如果他们看到陛下这样做,将会说陛下是真心诚意信奉佛教,老少奔波着,丢弃了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应遵守的本分。伤风败俗,被四方传为笑谈,这可不是小事啊。佛,本来是夷、狄之人,和中原地区言语不通,衣服样式不同;嘴里不讲先王留下的合乎礼法的道理,身上不穿先王规定的合乎礼法的衣服;不懂得君臣仁义、父子之情。假如佛至今还活着,接受他的国君的命令,来到我国京城朝拜,隆下容纳接待他,不过在宣政殿接见一次,由礼宾院设一次酒筵招待一下,赐给他一套衣服,派兵护卫着让他离开我国境内,不许他迷惑百姓。何况他已经死了很久,枯朽的指骨,是污秽不祥的死尸的残留部分,怎么可以让它进入宫廷中呢?
15.A(“谁能”看是发问,实则肯定了李景俭有卓越的才能,暗示了李景俭能够在邓州行军司马的职位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得两地的局势稳定下来)
16.①为官能力:能力出众,从首联“谁能”看出,似是发问,实则肯定他卓越的才能。②文采:善于奏对,文采出众,从“文词供奏记”可以看出李景俭是一个写文章的高手。③智谋:善于计谋策划,从“谈笑解兵戈”可以看出他排难解纷的能力。④成就:做官有成,没有虚度光阴,从“四十着绯”可以看出他年轻位高,没有虚度光阴。(每点1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满分;如答出受重用、受赏识、能力出众….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8.①迫不及待(兴致勃勃) ②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③名副其实(名不虚传)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此处形容着急去大岭山的心情,可填“迫不及待”“兴致勃勃”。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兴致勃勃:形容兴头很足。②此处形容去观音寺的人很多,可填“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③此处意思是碧幽谷的名字和实际景况相称,可填“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19.清风习习,在耳旁细细荡漾;鸟鸣啾啾,在林间高低抑扬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文段写山间自然景色,分析例句,句式为:景物+叠音词,介宾短语+动词。叠音词描摹景物的声音,动词描绘其状态,介宾短语表示其方位。由溪水可想到清风、鸟鸣等自然景象,对应的声音可以是“习习”“啾啾”等,位置可以在耳旁、在林间,最后加上表示相关状态的词语即可。
20.①感叹号用在此处是直接抒发(汉武帝)自己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②一连串的感叹号也表现出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由后文“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可知,泰山景色让汉武帝惊叹至极,但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而无从说起。所以画横线处感叹号一方面直接抒发了汉武帝面对泰山的心理感受,极高大、极壮阔,自己对此极震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因为超出既往的经验,所以汉武帝找不到更好的、具体的方式来描述和赞美泰山。
21.①文中认为李白的诗底气不足,写不出泰山的气势。②“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李白在诗歌中塑造了自己屹立泰山极巅的傲岸形象,有些用力过猛。
【解析】本题考查对一般词语含义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可知,文中认为李白写泰山的诗底气不足,写不出泰山的气势。
“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意思是站在天门山上放声一长啸,感觉清爽怡人,只有清风吹来。李白在诗歌中塑造了自己屹立泰山极巅的傲岸形象,有些用力过猛,所以是“洒狗血”。
22.示例一: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
示例二: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
示例三:不符合。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观点的把握能力。
示例一:由原文“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文中认为描写泰山要从宏观处着笔才能写出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晨曦中红白错杂相间的群山,在泰山面前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这是从宏观处着笔,写出了泰山宏阔的大境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
示例二:由原文“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本文认为要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姚鼐《登泰山记》里写登山过程中夕照城郭的景象与登顶后的日出霞光景象,景物描绘都是基于现实,在写实中展现泰山的气势磅礴。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符合本文段的观点。
示例三:由原文“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可知,文中认为描写泰山要从宏观处着笔才能写出泰山宏阔的大境界。《登泰山记》中写到“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姚鼐《登泰山记》里通过写山石、松树与冰雪,描绘了泰山严冬的景观,这是从微观处着笔,突出了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所以,姚鼐在《登泰山记》中对泰山的描写不符合本文段的观点。
23.【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两则意思相对的名言构成。老子告诫人们在物质享受上要知足,这样才能精神富有;鲁迅则告诉我们,不满足者积极进取,不满足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两则材料看似矛盾,前者赞同“知足”,后者强调“不知足”。但其实他们的观点都是有一定前提条件或针对性目的的。老子强调“知足”,意在提醒人们控制物质追求方面的欲望,“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放纵世俗欲望,人为物役,精神难免疲软、孱弱。在当下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很容易陷入物欲的泥沼,迷失在纷繁的世界里,让心灵的月亮不知不觉被乌云遮蔽。而鲁迅说的“不满”,意在提醒世人要努力奋斗、开拓前进,不要满足于现状,为自己取得一点成就、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观照当下,虽然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在各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但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暂时处于落后局面,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马不停蹄往前追,才能早日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写作时可以明确提出“知足”和“不知足”这两个概念,并针对两者关系,做以下辩证思考:“知足与不知足”需要辩证看待,有时候,我们应该提倡“知足之足,常足”,因为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而不容易误入歧途。而有时候需要“不知足”,对于个体而言,志士进取、开拓和奋斗需要信念和操守,唯“不知足”才能超越自我,强大自我;对于社会来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也就是要不知足,不知足才能不断有进步。因而,知足与不知足是两个不同向不同面的内涵思想,都需要,但各有所适,贵在选择。所以写作时不可绝对反对或肯定“知足”“不知足”,而是要辩证思考分析。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人生需要知足却不满足。接下来从为什么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一,面对苦难,知足让自己更加愉悦地去克服它。知足常乐,知足,是苦难的止痛剂;第二,面对苦难要知足,却不代表凡事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锐意进取,不满足于一点小小成就,才可能绽放人生的光芒;第三,将二者兼容互补,凸显其共性价值——知足却不满足,让人生的麦田收获迷人的黄金。正是基于特殊性思辨,避开惰性思维产生的对立,才于人生两面所需的统一中实现了“知足”与“不满足”的思想价值互补。
立意:
(1)人要学会知足,更要学会进取。
(2)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追求进步。
(3)不骄不躁,积极进取。
(4)为人要知足,进取不止步。
例文:
知足以常乐,不足而奋进
林逋有言:“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强调人生当懂得知足,才可安时处顺。而鲁迅先生却言:“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他向我们指出了不满足的价值,可见,知足与不满足都是人生需要的境界,我们在知足中感受幸福,在不知足中砥砺奋进。
知足是一种智慧,于知足中安身立命,方能常乐。
对待外在的物欲,我们要懂得知足常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为懂得知足,颜回安贫乐道,获得精神的长久满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为懂得知足,陶潜在淳朴的田园生活中自足安适。“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因为懂得知足,苏子把流放生涯活成享受……人生的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懂得知足。面对名利诱惑,多少贪官污吏迷失自我,多少有志之士忘记初心,又有多少无知少年走上歧途。当押赴刑场的李斯与儿子抱头痛哭,发出“黄犬之叹”时,可知正是由于“不知足”而葬送自己的生命;当不知足的秦始皇野心勃勃修建阿房宫时,可知这聚天下之珍宝的寝宫,恰是国家灭亡的加速器……《好了歌》中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外在的物欲就像个无底的深渊,越是去追寻,越是让人疯狂。唯有懂得知足常乐,追寻内心的丰盈,才能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保持初心。
不知足是一种追求,于不知足中奋进,方能突破。
在物欲方面要懂得知足,但在人生追求上应当永不满足,不满足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人类不满足烽火狼烟、飞鸽传书的通信方式,于是发明了电报电话;不满足只听到声音的状态,于是发明了视频通话;不满足简单看见平面的、已有的影像,于是发展出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不知足,推动社会的进步。2022年,已过30岁的徐梦桃不满足于27个世界冠军的荣誉,征战北京冬奥会。在决赛中,她敢于挑战难度系数最高的动作,拿下了108.61的高分,收获了职业生涯第一枚奥运会金牌。正因为不满足,所以拒绝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正因为不满足,所以让我们时刻充满危机感,永不停歇前进的脚步;正因为不满足,让我们勇于走出舒适圈,向着下一个高峰发起冲击。
正如祖父对冰心的教诲:“有的东西,比如衣、食、住吧,虽然简陋素朴一些,也应当‘知足’;而对于追求知识学问和修身养性上,就常常应当‘知不足’”。愿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能在“知足”中品尝到拥有的甘甜,更能在“不知足”中体味到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