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老子本传》(文言版)
大家好,关于《史记·老子本传》(文言版)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
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
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dān)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
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於段干。宗子注,注子宫,
宫玄孙假,假仕於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áng)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严新书画:老子
严新为画赋诗:
上德悟妙路不迷,大为常在至非奇。
五千真言话古今,借牛喻道科学栖。
史记·老子列传(白话)
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摐,周朝国家图书馆的史官。
孔子专程赶到周朝首都洛邑,想跟老子学礼。
老子先听孔子引述了一番古礼,然后说:您引述的这番话,那说话人连同他的尸骨都已经腐烂了,只剩下他说的话还在。况且君子得天时,就出来坐车办公;不得天时,就好像飞蓬,随风飘行。我听说啊,“大老板深藏不露,好像钱袋空空;君子大德大智,看上去傻里吧唧。”您那些骄气和渴望,派头和妄想,建议还是去掉吧,那对您都没好处。我能够告诉您的,也就是这些了。
孔子离开后,对弟子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能跑的可以张网去罩,会游的可以放线去钓,会飞的可以搭箭去射。至于龙嘛,我就不知道它是不是乘风云上天了。我今天拜见老子,是遇到龙了吧!
老子修道德。他的学问,以自愿隐居不求名望为目标。在周都待了很久,眼看着周朝衰落下去,就离开洛邑,走到散关。关令尹喜说:先生要隐去了,难为您为我写本书吧。
于是老子写了本书,分上下篇,谈的是道和德的问题,有五千多字。写完就走了,不知后事如何。
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写书十五篇,讲道家的东西,和孔子同时代。
老子大概有一百六十多岁,有人说两百多岁,因为他修道,懂养生。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有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说:一开始,秦国与周朝合在一起,合了五百年,分开了,分开之后七十年,会有霸王出来。
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有人说不是,世上没人知道究竟是不是。老子是个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名叫李宗,李宗是魏国将军,封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朝孝文帝时代做官。李假的儿子李解,是胶西王刘卬的太傅,所以安家在齐地。
世上学老子的,就贬低儒学,搞儒学的,就贬低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难道说的就是这个?李耳主张淡泊无为,百姓自然感化;一心清静,天下自然匡正。
注释——
楚:楚国。苦县:据《康熙字典》,作地名时,苦念怙(hù)。春秋时代的苦县,在今天河南鹿邑一带。
摐:这里说老子字摐(chuāng),流行的说法是字聃(dān)。都是耳朵又长又大的意思。周:东周,首都在洛邑。
守藏室:国家图书馆。
史:史官。可见老子是个大隐于朝的大隐士,一边做官,一边修道。
适周:前往东周,赶到首都洛邑。适:前往,到达。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是对有学问有道德者的尊称。
得其时:适逢其时,得天时。驾:动词,乘坐车驾,坐官家车子,引申为出来做官。
蓬累而行:像飞蓬一样随风飘行。蓬: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黄色,叶似柳叶,子实有毛,这毛,俗称“飞蓬”。蓬累:蓬转,蓬草随风飞转。
良贾:大商人,大老板。贾:坐贾。在古代,行商为商,坐商为贾。
淫志:非分之想。淫:过分。志:志向,追求。
身:自身,自己。子之身:您自己。
若是:如此。
去:离去,离开。
走:跑。
罔:捕兽的网。纶(lún):钓鱼用的丝线。矰(zēng):系有丝绳、用来射鸟的短箭。
务:追求。
乃遂:于是,就。去:离去,离开。至关:到了散关,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一说到了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东北。
关令:守关的长官。尹喜:道家隐士,周大夫,大隐于朝。据说老子西游,尹喜早就看到紫气东来,知道有真人动身了,就在散关等候,果然接到老子骑青牛而来。老子也明白尹喜的道行很深,就答应写书。还有一说:关尹喜是释迦牟尼佛化身,老子是如来弟子。
所终:最后走到的地方,最后的结果。莫:没人。
老莱子:有人说老莱子就是老子。道德真人有分身术,一个人经常在多处同时出现,名称各不相同。名可名,非常名。
史记:一说是“历史有记载”;一说就是“史书”。太史儋:太史是官名,儋是人名。秦献公:嬴师隰,又名嬴连,约公元前384—362年在位。
段干:魏国的邑,地址不详。魏世家有段干木,段干子,大概是以地名为姓。
玄孙:曾孙的儿子。
汉孝文帝:刘恒(前203—前157年),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79—前157年。
胶西:郡、国名,今山东胶河以西一带,治所在高密。卬(áng):刘卬,汉高帝之孙,悼惠王刘肥之子。太傅:官名,职责是辅佐国君。
因:因此,于是。家:安家。于:在。齐:齐地,也即齐国的胶西一带。
绌(chù):贬低,压制。
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语,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本篇摘自司马迁《史记·老庄韩申列传》中关于老子的部分。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history/60100.html
用户评论
老子的智慧确实非常值得学习,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让人心生敬畏。尤其是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更需要我们能够做到“无为而治”,“静观其变”。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史记记载老子思想,总是那么深刻!感觉他看透了世间万 affair, 对权力和欲望都抱有一种超然的态度,真是让人佩服!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个人不太欣赏这种“无为而治”的想法,社会是由各种人际关系构成的,如果没有主动性和主见,岂不是要等死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了《史记·老子列传》,印象很深的是他所倡导的“自然之道”,要顺应大势,就像水一样柔和却不可阻挡。这确实是一种可贵的生存智慧。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br>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觉得老子的思想过于理想化了,社会那么复杂,哪里有真正的完美状态?这种“无为而治”的观念恐怕更适合于古代社会。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史记确实值得细品,老子列传篇幅虽短,却能将他的哲理娓娓道来,尤其是关于道的阐述,让人回味无穷。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史记·老子列传》讲的真是太好了!让我对老子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特别是他强调“道”的重要性,这对于理解人生确实很有价值。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实话,我觉得我很难完全理解老子那些抽象的哲学概念,像是“道”、“德”、“自然”,太过于玄妙了,或许需要多读几遍才能慢慢体会吧!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古人对人生的思考真深刻啊!老子思想虽然隔了好多年,但今天看来依然很有价值,尤其他提到的“无争”,“知足”,在现实生活中都值得我们去实践。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始终认为,史记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对后代的文化影响深远。它所记录的老子列传,更让我们能窥见古代社会思想的风貌。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每次阅读老子的《道德经》,都感觉豁然开朗,他那些看似简单明了的言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道”的概念一直很好奇,在《史记·老子列传》中,作者似乎给予了一些阐释,但我仍然觉得它太过抽象,希望有更具体的例子能够帮我理解!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想要深入学习老子的思想了,尤其他所主张的“无为而治”和“顺其自然”,实在令人深思!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本文对《道德经》的引述过于简略,希望作者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一直认为史记是了解中国历史最好的途径之一,通过它我认识了众多历史人物,比如我们的主角老子!他的“道家哲学”对后世影响巨大,确实让人不得不敬佩!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无为而治”这种思想体系一直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改变社会现状,而不是什么都顺其自然!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坚定了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认知,老子列传仅仅是一篇小篇章,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代中国的智慧和思想深度!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