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揭晓
其中一个镜头是,上海二手房成怪物,武汉也快要被骗了。
而学区房是最恶魔的
上海闵行,类似武汉三环外的地位
有一个项目叫“紫竹半岛”。去年7月成交价为74816元/平方米,12月成交价为127916元/平方米,涨幅超过70%。
因为该项目不仅是学区房,更有重点学区分校的光环。
这还不是最精彩的,最精彩震撼的反转才是
今年1月26日,闵行区统一考试学校排名出炉。 “紫竹半岛”对应学区的成绩仅位列全区第9名。
当天,“紫竹半岛”二手房价格大幅跳水,挂牌均价仅为99577元/平方米。
一个月内房价暴跌3万每平米
魔都的事情已经结束了
江城武汉也没闲着。
近日,有关学区房的消息接连不断。
强调一下
1、武汉顶级学区房二手价已涨至每平方米6万-8万元。
武汉天地,长春街小学+七一中学对面,二手成交最高价7.9万元/平方米
帝斯曼国际中心,对应武汉小学+武珞路中学,二手成交最高价60438元/平方米
2、武汉名校遍地开花,雨露遍地。
首先,东西湖引进了长春街小学+七一中学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
此外,硚口西签约崇仁路小学+第十一小学,暂定名为武汉市第十一实验学校
随后,天河新区邀请育才小学+七一中学平台
就像贺岁片一样,一个一个的彩蛋
对不起,老秦要折磨这些高能大片的灵魂
一、谁在买6万到8万元的天价学区房?
谁敢花600万买100平米的二手学区房?
拥有这种购买力的人会不会无法在学区居住或无法获得学位?
不太可能
交10万、20万的择校费不就可以解决上学问题了吗?
如果没有这个购买力,卖掉锅子背上巨额抵押贷款是不可能买学区房的。
客观地说,森林很大,各种鸟都有。
买学区房每平米6万元的人肯定有人,但绝对是极少数。
二、重点学校为何要把分校分院模式进行到底?
背后是巨大的利润驱动力
学校的收入主要有两部分:
赞助费,房地产公司给的赞助费是以千万或亿为单位的,点击这里
学费,公立学校有九年义务教育,但私立或公立学校不同。
以民办钟家村寄宿小学为例
学费7500元/学期,15000元/学年
1000名学生,每年仅学费收入就比公立学校多出1500万元。
某所小学或初中为重点学校。由于其公共性,只能通过节衣缩食来实现收支平衡。
如今,出口品牌或者合资办学,可以合法收取学费,补贴办学经费。
开发者收入一目了然
引进一所重点学校,即使每平方米价格上涨500元/平方米,10万平方米的项目也能额外盈利5000万元
然后,追根究底
首先,由于大多数有钱人不需要买,所以没有钱的人买不起价值600万的学区房。
那么,这个价格是怎么来的呢?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有人为炒作的因素。
中介视角
故意大幅度提高挂牌价,吸引媒体关注,增加流量
投资者的观点
专门成立业主小组,统一战线,齐心协力抬高挂牌价;遇到顽固的主人,它们会轮流组团对其进行洗脑。
其次,如何保证人口过多的重点学校分校的录取率?
未来只有一半的孩子能够上高中或大学
所以现在的家长们都在努力争取学区房。
全球贫困家长不得不把进入重点学校视为救命稻草
但是,上了重点小学就一定能上重点初中吗?上了重点初中就能上重点高中吗?
上图为武汉市中考录取率最高的15所学校。即便是房价达到6万/平方米的武珞路中学本部,录取率也只有81.10%。
也就是说,这所学校近20%的孩子不会上高中。
这说明,上高中本质上是一场“零和游戏”。
其中,有两个关键点
比别人做得更好
说得残酷一点,就是适者生存。
这有什么意义呢?
关键是当硬件配置、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等外部条件一致时,
哪个孩子更适合学习、学习更努力才能脱颖而出?
而这个决定性因素只取决于孩子自己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我曾经有一个同事,是武汉大学毕业的
横看竖看,真不像武大的霸气气质。原来,他是湖南某镇高考状元。
也就是说,他只需要高考成绩比同城的人高,就可以考上武汉大学。
每个人都做得很好
也就是说孩子学校的毕业率普遍较高。
自然,孩子上高中的概率也大大增加
如今,很多重点学校的分校都在规划中,甚至还没有竣工。
没有毕业生,就无从谈起历年的升学率。
从这一点来看,重点校本部确实具有一定的优势。
毕竟,孩子上高中的概率与学校的升学率成正比。
那么面对学区房我们应该抱什么样的心态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残酷的事实
读重点高中并不意味着只要在顶级学区买房就可以高枕无忧。
即使挤进武汉传统教育强区,如江岸区、青山区、武昌区……
意味着高分和高竞争压力
需要考虑您孩子的资质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别让学区房成为家长和孩子的沉重枷锁
其次,重点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谁?
这是学生的来源
我们看到
为什么华艺光、华艺集、三吉这样的私立学校这么牛?
因为他们是整个武汉、整个湖北的“痛点”
想方设法威逼利诱小学霸凌者
生命之源特别有趣
随着新兴产业大量外迁,高知人聚集到二三环外。
与光谷、蜀谷、车都、华山等板块类似,由于大量年轻大学毕业生的涌入,子女素质明显明显提升。
这样的变化很可能会颠覆武汉重点学区集中在内环并逐渐向外扩散的传统。
再次强调,买天高学区房是接管的最后一步,并非危言耸听。
很多家长敢花三五百万买学区房。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我打算再过六年就把它卖掉,也许它会升值。
然而,随着教育公平改革深入人心,学区房的优势很可能被消除。
多校分区、抽签录取、平等租房权、教师轮换……
政策正在快速变化,将向平衡维度发展
这样一来,天高学区的住房优势就会受到威胁,房价自然会大幅下降。
最后我想谈谈
谁在消费学区房?
很多人认为学区房,甚至学区房天价房,都是有钱人的游戏。
但富人真的需要它吗?
显然他们有更多选择
而短期内买不起房的人根本就不会费心去买学区房。
答案是:中产阶级
什么是中产阶级
一个出身平庸的人,最终通过自己令人刮目相看的努力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所以,中产阶级根深蒂固的印记是——知识改变命运
为此,他们愿意花毕生积蓄换取学区房。
学区房成了中产阶级的轮换游戏
但扪心自问,文凭真的能改变我们的命运吗?
这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这绝对不是买学区房就能买到的。
我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后,
将学区视为购房过程中的众多标准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标准
用我奶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来结束——
子子孙孙都会有自己的福报
“别欺负学区了。”老秦补充道。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history/72969.html
用户评论
这篇文章真是太戳我心了!作为从小在学区房旁边长大的小孩,真的能体会到这种“原形毕露”的感觉。从小到大,我的生活被各种鸡飞狗跳的试卷和家长焦虑的情绪包围着。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说的太对了!学区房带来的压力确实很大,不仅孩子自己承受,家长也经常面临巨大的心理负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学区房背后的真正含义却被忽略了,房子只是工具,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中成长。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虽然描述得比较直接,但也让人不得不思考一下社会对教育的过度追求。难道教育只剩下应试竞争了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理解作者这种愤慨的心情,但我觉得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学区房并非全是坏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和自己。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太尖锐了,是不是有些过度渲染?其实很多“学区房”只是单纯地好一点的居住环境,并不一定直接导致孩子的优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从小在非学区房子长大,学习成绩也不差。我觉得“原形毕露学区房”的说法过于绝对化了。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是啊,教育最重要的应该还是孩子自身的兴趣和天赋,环境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也觉得这种所谓的“优势”只是相对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不一样。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更倾向于关注孩子未来的选择与发展方向,而不是单纯地被困在“学区房”的概念里。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好像把所有人的焦虑都集中在一起了,其实很多家长只是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而已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观点很有深度,让人们对教育和社会思潮有了新的思考。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的确,社会对于“学区房”的解读越来越复杂化,应该从各个角度进行探讨和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让我意识到我们不应该把孩子未来的道路完全局限于“学区房”,更要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很认同作者的想法,教育不仅仅是应试分数的高低,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学区房”背后的复杂社会现象,我们还需要更多理性且深入的探讨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很多时候,孩子能否真正快乐成长取决于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房屋环境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