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线高考网 高考资讯 2024年新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语文、数学、英语)

2024年新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语文、数学、英语)

为适应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精准把握命题趋势,天水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近日组织了2024年新高考试题分析教研活动,活动覆盖九大学科,现将各学科教研成果分期刊发。

坚持思想铸魂 激发科学精神
彰显语文实践
——2024年新高考Ⅱ卷试题研究与命题导向初探
天水市第二中学 李甲斌

一、2024年新高考Ⅱ卷试题探究

(一)信息类文本

从选材来看,文本主题宏大,兼顾科技与人文,中与外,历史与现实。述论结合,文体多元,且三则材料之间有时间与意义的关联性推进,侧重价值导向,所以能够关联作文命题,随文设问。

就此,可以在复习的时候多关注有历史纵深和国际视野的时事热点,全面思考和把握非连续文本的异同,注重对材料论说部分的提炼与整合,尤其是带有价值导向的部分。

从命题来看,难度不高,但具有导向价值。

第一题,读图列序题。考查描述性文字的形象转化及流程关系梳理。语用题有了渐渐植入阅读的趋势,所以在常规语用考查之外的冷门题目也要注意其与阅读的结合情况。该题因材料提供了图示,特征认读明显,且图与图之间本就存在逻辑关联,所以难度不高。

第二题,常规理解分析题。考查文本信息与隐含信息的关联对应、文本信息转述、事件的意义影响分析,以及信息比较等等。考点常规,难度不高。

第三题,分析与评价题。A选项考查描写部分的表达效果,命题兼顾文本表达的多元性;B选项有关作者的观点态度倾向,建议学生养成自然建立由论据指向论点的梳理习惯;C选项考用词特点及效果,建议局部语境分析要具体、细致;D选项有关三则非连续材料的内在联系,阅读时要有整体的关联比较意识。该题侧重具体语境的分析,强调文本细读,难度适中,与第二题有难度差值,比较精细而规范。

第四题,概括书序,有情境限定,即让读者了解,主要考查对信息的提炼整合,难度不高。但要关注分值(4分)的设置,很多时候并非一点两分,也可能是一点一分或三点四分。书序要注意写作的目的性与介绍的类分性,当然也要考虑作者的个性化因素。材料三只关涉前两者,第四题答案也依此设置。

第五题,文本定位梳理及文意概括题。依然是考查题干中的某种理念、精神或现象同材料内容的对应分析或应用分析的形式,往往注重理据转化、局部语境分析与应用结合。做好定位,表达中扣住题干限定,结合而不附会地完成材料分析便好。

综述:

选材旨在弘扬科学精神;客观题选项考察较全面,表达设置精细;主观题能够体现文体特征、非连文本特点及文本价值导向两道主观题的难度差值不大。选材的方向与设题的思路确实具有指向性。

(二)文学类文本

从选材来看,文本选自当代获重要奖项的优秀作品;革命文学,谍战题材;属于长篇节选,这种节选类文本往往具有相对完整性和绝对典型性的特点,即要整体把握选文主要特征,常依此命制主观题;淡化体裁,虽然情节有起伏但并不激烈,注重单文本本身的典型性、丰富性和深刻性,并对语言风格有要求。

总之,选材依然回避了激烈的高潮式的冲突呈现,在丰富的文本细节里、克制而平静的叙述腔调中、舒缓而抒情的富有散文特质的语言风格的底色下,蕴藏深沉、真挚而丰富的人物情感与崇高的理想信念。

从命题来看:

第六题,四个选项关联人物性格、习惯、行为、语言,贯彻了围绕中心人物命题的宗旨,虽然难度不高,但考点精准,符合小说的鉴赏重心。

第七题,考查全面,有嵌入到人物经历或语言的带有关注主题或人物形象特征的提示性引文的考查,有场景元素分析,有神态细节分析,也有选材和主题的指向。不过难度依然不高,与第六题没有形成差值。

第八题,考查句子含义,以两个有矛盾关联的句子设题,需要把握维度差异。

第九题,考查时间线索语句的叙述效果,符合选文的风格特点,需要引导学生在分析或表达时扣住线索特点与时间的具体特点来关联文本,即题干要素与文本关联。

综述:

选材凸显爱国主义主旋律,文本特征鲜明。立足人物,兼顾文本多元素,重视理解和具体语境分析;立足文本典型特征,整体考察文本叙述特点:命题角度精准而精细。八九题区分度好,客观题难度偏低。

(三)文言文阅读

从选材来看,材料一(节选自《史记·魏世家》)为《史记》中的简短事典,材料二(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是详述事件,材料三(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是对应材料一、二的史论节选。在命题的角度,长短史例,尽量同风格,不然难度不好把控;搭配相关的史论综合评价,其后或有纯论文的命题趋势。

几则材料间,可关联比照,互证互释。史论的结构多关注例析、类推和结论部分的划分。

从命题来看:

第十题,断句,考查比较全面。解题需辨识倒装,做成分划分,也可有限度地参考对称性,命题符合古文的内在特点,比较规范。

第十一题,考查实词、成语、文常,有教材迁移。

第十二题,代入文本定位翻译,理解分析即可。但其中A的尊礼敬贤,B强行要留侯出主意这两处的表达在文本对应的严谨度上有待商榷;C项需要对“本”字赋义,有一定难度;D项在类比(推)中设题,符合史论文体特征。

第十三题,翻译考查较为常规,重理解,较综合。

第十四题,找相似点,思路理清境场对象即可。

综述:

史、论综合,且以论为综述,连接史料,文体兼顾,并有侧重论述的倾向。命题兼顾文言各知识板块。总之,选材和命题导向依然突出。

(四)诗歌鉴赏

从选材来看,依然选的是宋诗(叶梦得《雨后为山亭独卧》)。古代诗歌阅读板块考查的题材主要是唐宋诗词,这是由唐宋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瑰宝地位决定的。20234套全国卷,3首宋诗、1首宋词。今年3套全国卷,均为宋诗。具体为:新课标Ⅰ卷;刘克庄《宿千岁庵听泉》;新课标Ⅱ卷,叶梦得《雨后为山亭独卧》;全国甲卷,吕本中《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

诗意脉流畅、平易自然。对于考生来说,直观感觉也是阅读更流畅了,表达更明晰了,主体意义的传递更明确了,但语料的平易绝不意味着诗歌阅读的浅易,阅读过程对于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从不缺席。

从命题来看:

试题有亮点。高考评价体系三大核心功能之一是引导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是二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考语文命题与教材关联既有理论依据,又有现实要求。试题命制在不断探索与统编教材实现深层对接,体现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诉求。

这不仅体现在词句理解上,例如刁斗,教材链接《燕歌行》“寒声一夜传刁斗”等,还包括客观题的考查,例如B选项“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更为突出的是所考查诗歌的主旨情感与教材相关内容相互参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养德修身,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润心。例如第十六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分析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试题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夯实文化自信。

综述:

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延续了以往的命题格局,着重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形象、情感等的理解和赏析,从中可以管窥其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考核评价理念,不仅发挥了高考语文的选拔功能,同时彰显了高考应当承担的文化熏陶和教育功能,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建立民族文化自觉上充分发挥出学科特有优势。

(五)写作

本题从本试卷内的阅读材料引出相关的作文话题。作文材料关联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以材料三为主,兼及材料二,并以“太空之旅”一词照应材料一,展现出人类的月球探索历程。作文材料最后一句“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将伟大的人类探索之旅拉回到考生的生活学习情景,其中的关键短语“抵达未知之境”,既包含了“抵达未知之境”之前的探索进程,充满艰辛,饱含期待;也蕴含着“抵达未知之境”之后永不止步的愿望,充满信心。渴望再度踏上征程。与考生此刻身处考场的情境不谋而合。

、聚焦命题特点,把握高考导向

根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解析》,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落实了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根本任务,试题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透彻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精神,综合考查语言文字运用回答真实问题的能力,体现学科本质,落实“双新”(新课程、新教材)理念,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鼓励考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试卷总体平稳,但又有很多新意。可谓立德树人,贴近生活,依文设题,守正出新。

(一)依文设题

依文设题,精准审题

现代文阅读I主要围绕“探月”主题展开。展现了航天人“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鼓舞年轻人在科学追梦的道路勇于进取。通过多篇文本材料的综合阅读,考察考生对科学探索、人类成就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

5.“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

依文设题,重基础,亦有创新

现代文阅读Ⅱ选自著名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略作删改。故事恢宏,但节选部分相对独立,叙事紧凑,同时又意涵丰富,耐人寻味,既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革命志士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人格,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在文学审美意识与感知上受到熏陶和影响,同时在写作鉴赏方面设置考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8. 文中画线处说“在他们两个人当中,叶桃总是先离去的那一个”,又说“她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他”,请谈谈你的理解。(解读重要文句含义)

9. 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将《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三篇构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厘清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思考“力少则修德”的道理。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方向总体偏向于传统,重点归于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核,对实词意义的辨析能力、内容信息的筛选和对多文本内容的综合理解、观点归纳、思辨能力在试题中得到体现。

依文设题,解读细腻

古代诗歌阅读材料选取了南宋文学家叶梦得的七言律诗《雨后为山亭独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雨后为山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对壮志未酬的无奈以及对国事的深切关心。此诗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其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精神。

依文设题,注重情境与应用

语言文字运用I选取了乔叶的《看云记》。这是一篇描写作者在北京看云体验的散文,语言流畅,描绘细腻,所以考查的重点在于散文语言句式的变换和标点符号的情境效果。语言文字运用Ⅱ属于说明性文字,着重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和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命制方式灵活多样,强化了知识运用的考查,落实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注重了语言的实用功能。

依文设题,彰显群文阅读理念,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写作题与现代文阅读I之间呈现了紧密的联动关系,现代文阅读I的主题围绕“探月”展开,介绍了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写作题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引发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这要求考生能够梳理材料,把握重点,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展示其综合素质能力。

(二)守正创新

守正

稳定性: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保持相对稳定,继承了新高考卷的命题特色。试卷结构通常包括现代文阅读(信息类阅读、文学类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等部分。

创新

1.选材广泛:打破选文常规,绘图作品、新闻通讯、推荐序言、长篇小说节选、记叙与议论性文言文等均将创新性与考题相结合,体现“跨学科学习”的教育导向。

2.设问灵活:主观题的设问方式灵活多变,打破套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现代文阅读I)

文本中频频出现“一年以后”“现在想来”“他知道这情况时”之类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了怎样的叙述效果?请简要分析。(现代文阅读Ⅱ)

3.重视融入情境试题在情境中考查核心素养。名篇名句默写的三道小题,每一道都有明确的情境,体现了无情境不命题的思路,也引导学生注重古诗词的运用。

4.题型变化:

“现代文阅读I”中的图表题,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整合信息,体现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

“语言文字运用”以主观题为主,依然舍弃了成语填空,但变换句式又重回视野,并沿续了2023年对标点符号作用与效果的考查。20题又回到“辨析并修改病句”题型,对学生的语法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考查。

(三)开放多元

1.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各类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意识与视野。

材料一:摘编自科普绘图作品《登月》,介绍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旨在让考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和重要性。

材料二:摘译自英国知名科普网站2015年9月22日的新闻通讯稿《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传递了中国登上月球背面的计划、“玉兔一号”探测取得的全新成果以及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等信息。这部分内容强调了中国在探月领域的成就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三:摘编自院士吴伟仁为《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背全过程》一书所作的推荐序言,介绍了嫦娥四号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这部分内容进一步突出了中国在探月领域的领先地位和重大贡献。

2.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

近年来,“名篇名句默写”试题开始呈现开放性与限定性的统一,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给予考生更多的作答空间。这种考查方式更加注重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趋势体现了多元化与思辨性的特点,多元化包括文体多元、主题多元和形式多元。通过提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或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这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因擅长某一种文体而在考试中占据优势,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鼓励探索精神 培养语文素养
——2024年新高考Ⅱ卷试题分析和教学策略
天水市第三中学 杨岁虎

2024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新课标I卷、新课标II卷3套高考语文试卷,另有北京、上海、天津自主命制试卷。甘肃省高考选用的是新课标II卷。新课标II卷在稳定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试题类型的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对素养立意的育人目标、育人成果的思考,继续突出全国卷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学科育人与时代需求相互呼应的特色,实现稳中求进,守正出新

第一部分 新高考Ⅱ卷试题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19分)

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材料一摘编自科普绘图作品《登月》,介绍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材料二摘译自英国知名科普网站2015年9月22日的新闻通讯稿《中国计划在2020年前登上月球背面》,以纪实性语言传递了中国登上月球背面的计划、玉兔一号探测取得的全新成果以及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等信息;材料三摘编自院士吴伟仁为《月背征途:中国探月国家队记录人类首次登陆月背全过程》一书所作的推荐序言,以平实而饱含深情的话语介绍了嫦娥四号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

三则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不仅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更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总书记号召下“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卓越实践成就。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

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画横线语句进行图解,并且要排序恰当。这是文字与图形相互转化的试题,与今天信息化、碎片化、图解化的时代相契合。第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考查学生从不同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鼓励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16分)

材料节选自2023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当代作家孙甘露的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小说以1933年党中央机关从上海到瑞金的战略大转移为背景,以“千里江山图”行动计划为线索,讲述了地下特别行动小组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节选部分呈现了隐蔽战线上共产党人陈千里、叶桃的鲜活形象。

试题引导学生理解“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内涵,认同中国革命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陈千里、叶桃的“别离”是所选材料中的重要情节,背后的情感打动人心、富有张力。第8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体会“别离”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将自己的小我融入人民的大我,为祖国奉献,为幸福生活奋斗。第9题考查标示时间线索的语句产生的叙述效果,题干表述较为新颖灵活。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文言文阅读为组合文本,材料由三部分组成,分别选自《史记•魏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和《论衡•非韩》。材料一讲述魏文侯礼敬名士段干木的故事,材料二讲述汉太子与“商山四皓”的故事,材料三则是汉代思想家王充对上述两个历史故事的评述。

第14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材料三王充议论的基础上,归纳出材料一中“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与材料二中“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两件事的相似之处。两件事情表面上无关,但在“力少则修德”上是相通的,试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将崇德重礼、尊贤敬长转化为自觉行为。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素材是宋代诗人叶梦得的《雨后为山亭独卧》,第16题要求考生结合全诗分析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考查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知识关联的能力,深化学生对古代诗歌常见抒情模式的认知,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以时不我待的热情去建功立业。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前两道小题考查了高中篇目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李白《蜀道难》,一篇古文,一首诗歌,依然没有考查初中背诵内容。但两道试题都有一个具体的语境,考查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第3小题考查开放性默写,要求学生写出分别表达离别双方情思的唐诗,试题难度增加,考查学生对诗词的深入理解与灵活运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第18题考查的是句式变换题,要求把长句变短句。第19题问法稍有变化,文章结尾处“不是吗?”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什么作用?需要学生真正读懂文本段落,并能条分缕析地回答出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第20题采取传统的修改语病题形式,考查了“列入”与“之一”的搭配,这涉及词语意义用法的精细辨析和词语的准确选择问题。此题继续体现了教考衔接的命题特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单元中讨论了“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单元“学习资源”中的材料如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朱德熙《词义》等也都强调了精确辨析词义,把握词语使用上的细微差别,从而在语言表达中准确选择适当词语的重要性。第21题补写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第22题一词多义的区别与判断,具体考查的是词语“相信”。

四、写作(60分)

本题沿用了2023年全国卷开始的套卷内的读写联通的形式,材料从本试卷前面的阅读材料引出,“嫦娥四号”突破“长久以来”人们对月球的认知,“天问一号”又投向遥远的深空,这两件极具航天史意义的事件呈纵向发展关系。“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是个过渡句,引出“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从太空之旅转到个人发展上来。

如果说新课标I卷材料主题是向外的审视,考查对社会科技发展的敏锐思考和态度;那么本题则是向内的关照,重在对个人发展的追问思索。因此,考生在审题时不能在“航天精神”方面做过多的停留,作文的立意不能止步于对“航天精神”的讴歌,要快速转到青少年(时代青年)发展成才方面上来,要回到“我们每个人”这一语境,两者之间要构成一种新的观照维度。

具体而言,“未知之境”引导考生在“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上进行积极思考。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和知识积累进行个性化写作。写作时,可以围绕“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一核心话题,从探索未知的过程、探索未知的方法、探索未知的意义等角度切入,也可以从“未来之境”的迷人之处、“抵达”过程的艰辛、“不断”坚持的毅力等方面展开。

题目没有限制文体,既可以写成关于成才的议论文,也可以就“不断抵达”的成才过程写一篇事、情、理交融的记叙文。

第二部分 命题趋势下的教学策略

一、坚持铸魂育人的思想定力,以爱国主义精神育人润心

2024年高考语文试题发挥以文育人的学科优势,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少年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试题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择体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文本作为阅读材料,引导青少年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发展、把自己的前途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以平等对话呵护青少年成长,帮助青年树立理性的成长观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和人格逐渐定型的时期,拥有活力、朝气、想象力和创造力,但阅历不广,心态容易波动,认识和理解世界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试题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关注他们成长中的困惑,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引导他们通过坦诚交流来处理矛盾、解决问题、达成共识,树立理性的成长观。

三、弘扬追逐梦想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思辨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品质

一方面,试题针对青少年探索未知劲头足、接受新生事物快的特点,围绕我国古今科技成就选材和设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夯实知识基础,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

另一方面,试题针对青少年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观念新颖、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强的特点,增强启发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查力度,促使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提高思维品质。

四、命题鼓励综合的和开放的学习方式,引导对学生综合和开放的品质培养

今年试题有两大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开放性。这两个特点既是对往年命题思路的延续和发展,也是未来高考语文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是阅读材料体现出跨学科的综合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各类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二是试题答案体现出多角度的开放性。多道试题给出了多种答题的可能,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将学习重心放在提高思维的严密性和表达的准确性上,而非对答题套路的机械记忆。

五、语文教学要增强学科的实践动力,继续强化教考衔接,回归语文学科本位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高考语文考查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中把握语言文字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注重落实课程标准、衔接国家统编教材,引导一线教学注重语言实践活动,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使用好国家统编教材。

高考语文继续强化教考衔接,不仅在考查内容层面与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紧密衔接,更在能力、素养层面深度契合,引导高中一线提高课堂质量,减少机械刷题,注重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得以实现的基础。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试题设计注重情境和应用,语言文字运用的考查也渗透于阅读试题之中。对这一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回归到学科本位上来。

聚焦学科素养 深化教考衔接
——2025届高三备考复习策略
张家川县第一中学 王峰

2024年高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考试题在守正中坚持创新,彰显时代特色,充分体现时代视野和时代思维,注重学以致用,全面考查语文学科素养,凸显教学评一体化,落实课标理念,积极衔接教材。因此,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必须聚焦学科素养,深化教考衔接。

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激活其生命力,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在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文化浸润,注重古今融合,必须时刻关注德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真实落地,推动教学“供给侧”改革,增强学生“需求侧”获得感,从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多维度对学生能力进行提升,建构学生由内而外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尤其在古诗词、文言文的复习中要更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通过古今群文阅读,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沉寂内心,凝聚力量,汲取智慧,科学思考,探寻真谛,坚定文化自信,提升道德品质,厚植家国情怀。

另一方面要关注时代,思考生活,培育理想信念。在阅读、写作复习中,关注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社会热点事件和文学作品,尤其是革命文学,引导学生理解传承红色文化,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还可以通过课前演讲或播放视频的形式,将一些在社会上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交给学生评论,让学生结合自身发展,结合国家与人民、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认真思考关于理想价值的追求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评判。这样既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加强综合读写能力,提升语文思维,也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升学生思想认识水平。

二、冲破思维定式,提高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2024年高考试题着力考查学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解决真实问题,学会沟通、善于表达。

思维问题解决不了,学生思维品质提升不了,高考语文就没有好成绩。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第二个重任就是加大对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区分一个人思维乃至智力层次、水平高低的指标,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五个方面 。

以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信息性阅读第一题为例,这道题不难,但是作为2024年高考第一科第一题给学生思维带来的冲击,大于阅读本身。该题依托的是阅读,转换的是图文,考查的是思维。若没有完备的思维训练,三分的选择题,也需要大费周章。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普遍来看,高中生依然将主要精力用于数学和组合方向的学科,给语文分配的学习时间大多只有语文早读时间,这是我们抓好思维训练的第一个主阵地——我们不妨设计一小页语文基础知识读写学案,先组织学生放声诵读积累,读累了,趁热打铁做练习,运用特定的思维能力来解决相应语言读写综合训练,构建具有层次性和结构性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提升思维感知。

第二个主阵地便是课堂。在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中,我们一定要利用好阅读课,通过经典阅读,要善于利用和开发,如《乡土中国》《红楼梦》《三国演义》等经典阅读文本,以文本探究为本,设置任务情境,师生联手深度挖掘,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思维判断能力。同时,每周要留足课外阅读时间,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好电子阅览室,教师选好文本设置好发散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个性化阅读。

此外,利用写作训练,通过立意、构思、行文布局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性,提升思维创新。语言文字的综合应用主要体现在\"写作\"上。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内容精彩、思想深刻以外,在行文布局上也要有独一无二的风格、基于灵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在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中,一轮复习每周要留足作文训练课时间,在日常写作探究教学和习作讲练教学过程中,冲破思维定式,充分引导学生交流、探讨、反思并完善自己习作,通过交流沟通,形成较为成熟且富有个性化的写作创新思维。同时可利用校刊、班刊、宣传栏等对学生优秀习作进行展览,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2025届高考复习中,教师应灵活使用一轮资料,复习课不能是简单的习题课,获得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是目的,更不能设置所谓的答题模式。

发展思维,提升思维品质才是根本。教师要从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出发,设计出合适的学习活动和任务,并努力提高课堂提问的质量,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追问或给予更高的平台,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进一步提升。在课堂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如演讲与辩论、读书会等课程渗透思维品质培养。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在体验、实践、探究中得到提升。

三、回归课本,提升素养

1.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建议备课组围绕新旧教材、初高中教材的融合,做一系列教研活动,梳理整合初、高中语文知识点,通过日常积累,适时专项练习与总结归纳,及时反馈落实,做到一轮复习语文知识点全覆盖。

2.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复习过程中对一轮复习资料重新整合,大胆取舍,多利用教材,关注单元主题,充分挖掘教材潜能,以群文阅读的方式将课内外经典作品与复习资料中的阅读材料及高考真题进行比较阅读,完善阅读理论基础,进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3.加强写作训练。深入对比研究新旧教材表达交流板块内容,合理安排高考复习写作教学序列。组织学生发掘教材中的素材,精心组织,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写作不是任务,写作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索,是完善。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遇到疑惑必须翻课本,绝对不能死记答案,或套作模板。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回归课本,从源头出发,一步步查缺补漏夯实基础,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关注情境,注重实践

情境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实现需要借助情境化的设计理念与实践,才能确保改革设计目标的落实落地。高考语文试题以真实、典型、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为载体,要求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任务。

在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中我们需要关注一下三种情境:

1.个人体验情境。“个人体验情境指向学生个体独自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法以及创作文学作品等”,如 2024年全国甲卷作文,这道题给考生的写作留下了足够多的思考空间。考生可以结合个人生活的情感体验,及观察到的相应社会现象,结合时代需求,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考生可以针对整个材料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辨,也可以择取一个现象、一个故事、一段经历写出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2.社会生活情境。“社会生活情境指向校内外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学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如 2024年的新课标二卷作文题,这一考题立足当下,让考生参与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中来,从而考查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准确得体的表达能力。

3. 学科认知情境。“学科认知情境指向学生探究与语文学科本体相关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学科认知能力”,如2016年全国二卷作文题,材料首先强调了“语文学习”之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当年有专家对这个作文命题的评价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我们在学习语文,但是要我们的学生思路清晰且有文采地将“语文学习”的重大价值组织成一篇优秀的文章也比较难。因为我们之前对学科本身认知不够。对学科认知情境创设也都只停留在“假如你要拍摄视频”“假如你要改写剧本”“假如让你写一份颁奖词”等程式化、套路化的设计上,学生对学科的认知也停留在“死记硬背”和“照猫画虎”的套作上。

我们必须沉潜于语文学科内部,基于真实情境的大单元教学实践,依托身边的文化和生活实际,打造语文学科情境,例如学习高中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古诗时,可以结合当地诗歌文化,创设梳理诗歌史的情境,让学生依托单元内容,关联地方诗歌作品,编著一份诗体流变报告等。

在2025年高考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创设个人体验情境,深度对话文本。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或书面表达过程中体验丰富的情感,展开独立深入的思考,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判断,塑造完善的精神人格等。

我们要注意创设社会生活情境,对接生活话本,让学生在具体社会生活场域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场景、对象、目的和表达方式等,重在实现语文学习和生活应用之间的真正融合,学以致用,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创设学科认知情境,借助阅读和鉴赏、表达和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学科认知。

五、关注社会热点,感悟身边生活

语文考试常常与社会热点及生活实践紧密相关,如2024年全国甲卷、新高考一卷语言运用题。师生应关注社会热点事件和话题,了解社会发展和变化,紧扣时代脉搏,摄取多元信息,为写作补充新鲜资讯,同时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剪辑一周热点新闻视频,组织学生观看并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做点评分析,同时每月印发热点人物事件读写学案,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课前演讲、热点话题讨论。

2024年新高考试题分析与备考策略(数学)

以考促教 教考衔接
—— 2024新高考数学Ⅰ、Ⅱ卷评析
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郭丽珍
清水县第一中学 谢 喆
一、把握改革趋势,深挖发展背景
年份
适应性考试
新高考
省份
2020
二省联考
山东、海南
2020新高考I
山东
2020新高考Ⅱ
海南
2021
八省联考
湖北、广东、重庆、江苏、湖南、河北、福建、辽宁
2021新高考I
湖北、广东、山东、江苏、湖南、河北、福建
2021新高考刀
重庆、辽宁、海南
2022
2022新高考I
湖北、广东、山东、江苏、湖南、河北、福建
2022新高考Ⅱ
重庆、辽宁、海南
2023
四省联考
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
2023新高考I
湖北、广东、山东、江苏、湖南、河北、福建、浙江
2023新高考Ⅱ
重庆、辽宁、海南、安徽、云南、吉林、黑龙江、山西
九省联考
新疆、甘肃、贵州、广西、河南、安徽、江西、黑龙江、吉林
2024新高考I
浙江、江苏、河北、山东、广东、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11)
2024新高考Ⅱ
重庆、海南、辽宁、黑龙江、吉林、云南、山西、贵州、广西、甘肃、 新疆(11)
甲卷
四川、西藏、陕西、青海、宁夏、内蒙古
2024
自主命题
北京、上海、天津
1.1改革趋势
2013年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提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国务院于2014年9月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2014年,上海市、浙江成为首批试点,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方案均采用了“3+3”模式。也就在2017年,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启动了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亦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
2019年4月,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作为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试行“3+1+2”高考新模式,新高考第一年落地。2021年和2022年,又分别有第四批7个和第五批8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加入,到2025年新高考将在全国落地,至此施行全国10多年甲乙丙卷成为历史,进入新课标卷。
1.2关注重大信息,精准定位高考
1.3官方试题评析
2024年高考数学全国卷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创新、重应用,突出考查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新课标卷创设全新的试卷结构,减少题量,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加强思维考查,强化素养导向,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充分展现才华的空间,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助推素质教育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二、聚焦命题特点,总结高考规律
2.1 2024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2.1.1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创新试卷结构设计
2024年数学新课标卷调减了题量,同时增加了解答题的总分值,优化了多选题的赋分方式,强化了考查思维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功能。试卷题量减少能够增加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不必过多地关注做题的进度和速度,可以更专注、更深入地思考,更从容地试错,使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展示素养、发挥潜力、脱颖而出,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引导数学教学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具体体现:题量从之前8446的22题模式调整为8335的19题模式,减少一个多选一个填空和一个解答题,解答题分值由70增加到77分,单题分值由最高12分增加到17分。多选题细化得分,具体分为双选0-3-6分,三选0-2-4-6模式,一定程度减少投机,增加公平性。
新课标卷打破以往的命题模式,灵活、科学地确定试题的内容和顺序。机动调整试题顺序有助于打破学生机械应试的套路,打破教学中僵化、刻板的训练模式,防止猜题押题,同时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各种难度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主干知识、提升基本能力,灵活地整合知识解决问题。
体现在:新课标I卷将解析几何试题安排在解答题的第2题,数列内容则结合新情境,安排在最后压轴题的位置。新课标Ⅱ卷中,以往作为压轴题的函数题在试卷中安排在解答题的第2题;概率与统计试题加强了能力考查力度,安排在解答题的倒数第2题。
试卷聚焦主干知识内容和重要原理、方法,着重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突出数学教学本质,回归课标,重视教材,重视概念教学,夯实学生学习基础。给学生预留思考和深度学习的空间。避免超纲学、超量学,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体现在:新课标I卷第6题,第10题以基本求导公式及求导法则、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为素材,考查灵活运用导数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又如新课标Ⅱ卷第18题以二项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工具,考查分类讨论的思想和推理论证能力。
2.1.2突出思维能力考查,助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
试卷贯彻改革要求,注重整体设计,很好地处理考试时间、试卷题量、试题难度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试题的思维量、计算量和阅读量。优化题量设置、合理控制试题的计算量,尽量避免繁难运算,保证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强调对思维能力的考查,适应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需要。
体现在:新课标I卷有12个题的题干只有一行,主打一个字少事大。第12题和全国甲卷理科第5题,通过应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解答题第16题通过使用定底求高,设点直接表示面积,可以避免较为复杂的坐标计算以及联立方程求解,从而有效地减少计算量,节省考试时间,体现出高考命题多想少算设计意图,给勤奋者以出路,给智慧者以捷径。
试题突出创新导向,新课标卷根据试卷结构调整后整卷题量减少的客观情况,创新能力考查策略,设计全新的试题情境、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加强解答题部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提升压轴题的思维量,突出理性思维和数学探究,考查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在:新课标I卷第19题以等差数列为知识背景,创新设问方式,设置数学新定义,搭建思维平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思维过程中领悟数学方法,自主选择路径和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如新课标II卷第19题分层设问,环环相扣,三个小问可以通过基本方法大幅度简化计算过程;第二小问利用固定斜率的直线与双曲线交点的性质可以迅速得出结论;第三小问证明面积相等时,可以将问题转化为证明两条直线平行。试题多想一点就会少算一些,引导中学教学充分重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试题强化综合性考查,强调对原 理、方法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应用,考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重视对学科理论本质属性和相互关联的深刻理解与掌握,引导中学通过深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方法 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 体系和网络结构。
化体现在:如新课标I 卷第5题将圆柱与圆锥结合,综合考查侧面积、体积的计算;第18题在函数导数试题中考查了曲线的对称性的这一几何性质。第八题以斐波那契数列为背景,融入抽象函数当中,综合考察不等式,数列知识的应用。又如新课标Ⅱ卷第6题,综合考查幂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全国甲卷理科第9题将向量内容和常用逻辑用语结合,通过向量的垂直、平行的判定考查充要条件。
2.1.3加强考教衔接,引导中学教学
2024年高考数学试卷立足课程标准,考查的内容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和课程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引导教学以课程目标和核心素养为指引,避免超纲教学,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和方法的普适性,避免盲目钻研套路和机械训练。高考数学通过创新试卷结构设计和试题风格,深化基础性考查,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不考死记硬背、不出偏题怪题,引导中学把教学重点从总结解题技巧转向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加基础题比例、降低初始题起点,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具体体现在:新课标Ⅱ卷第8题给出的函数模型简单、基本,要求学生推断两个参数平方和的最小值。本题可以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零点的分析直接得出答案,不需要求导,不需要分类讨论,以创新设计考查学生真实的数学能力,而非刷题和训练的技巧。又如新课标I卷第14题、新课标Ⅱ卷第14题、全国甲卷理科第16题等试题不是考查学生记住了哪些知识点,而是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探究能力,使得一些套路无用、模板失效,让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不能适应现在高考的新要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news/57317.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