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高考资讯

史上最大规模高考即将开始,中国高考是如何越来越难的?

全中国的1342万考生将走进考场,迎接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高考——你可能不知道,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这是中国高考人数首次突破1300万大关。光是复读生,就占了413万左右。而他们竞争的本科招生名额,大约只有450万个。

更难的是,高考命题重点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转变,更加重视批判性思维。

中国的高考注重公平,以选拔人才为核心目标,历来被视为阶层流动的关键一环。今年,能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重围的考生,绝对不一般。

高考,最优解的探索

现代高考制度的雏形诞生于民国时期,但当时的高考与如今大相径庭,它更像是各大高校单独展开的“入校笔试”,没有统一的试卷与命题范围,更没有像如今这样举国护航的盛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也沿用这种制度,但由于社会趋于稳定,想要深造的学子越来越多,各高校单独考试逐渐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也出现了公平性上的问题。

于是在1950-1951年,我国开始尝试高校联合招考以及大区统考,将“小校考”整合成更大型的考试。而到了1952年,大区统考变成了全国级别的统一考试,全国高考,也成为了一项延续至今的制度。

大家一起考试,这事算是定了,但以往各大高校分别招生考试,大多由高校内的教师出题,凭的是个人经验,也就势必出现出题良莠不齐的情况。既然要全国统考,那么标准也就必须统一:考什么内容?设计什么样的题目?难度要怎么权衡?

每一道难题,都足够让教育专家哇地一声哭出来。不知道掉光了多少专家的头发,最终教育部的指导原则堪称细致:规定了全国统一的高考大纲,给出了试题难度建议,还建议题型上,多尝试客观题(但因各种原因,并没有落实)。

就这样,在1952-1965年高考题型与难度逐渐稳定下来,当时的题型以填空、简答、名词解释、问答为主,虽然题量不大,但主观题占比之大,足以让今天的考生做噩梦。

而在考题难度上,基本遵循着教育部提出的比例:“容易的占30%,中间(一般)的占40%,较难的占30%”,看上去难易均衡,但在实操上,“容易”“一般”“较难”都是相对而言,比如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1978年高考恢复的前两年,考题的简单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而当国民文化水平不断提升,考题难度也自然逐年升高。

由于某些原因,高考曾被废止长达11年,虽然期间有部分高校尝试恢复招生考试,但选拔方式,已经变成了“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这意味着——很多“出身不好”的人,根本就无法得到“推荐”与“批准”,也就失去了选拔资格。

△这期间仅在1973年恢复招生考试,高等学校招生除需经过评议推荐及审查、复查,着重增加政、文、数和理化四科的书面文化考试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高考重启,经过了2-3年的恢复,我国高考在1981-2009年进入全面探索阶段,期间关于高考相关改革政策多达23项。而在2010年至今,新高考体系逐渐建立,加分幅度不断削减、地域差异与文理科分野被打破,这都意味着高考制度正在向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

因此,即使高考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它无疑是目前选拔制度的最优解,而且还在不断升级进化。它不论“成分”,不论财富与人脉,仅凭寒窗苦读就能得到深造机会,甚至有可能实现阶级跃升——这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就是不折不扣的福报。

选拔,三方博弈

作为连接全国中学与高校的选拔考试,高考涉及的利弊之复杂,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在高校、政府与考生(及家庭)三方的理想高考,截然不同。

考生们自然希望“考的都会做,报的都能上” ,考题尽量与从前的题型套路保持一致,“不打无准备之仗”。同时他们也希望得到确切分数后再报志愿,这样“每一分都不会浪费”。

归纳而言,考生希望高考从题目到志愿,都更加“可控”,也希望自己能够尽量向上攀登——毕竟,如果真能幸运地进入超过自己预期的学校,谁会因为妄自菲薄而拒绝呢?

但高校的想法则与考生不同。一方面,他们希望选拔优秀的、符合甚至高于专业要求的学子;另一方面,也希望学校的各学科,包括考古等“冷门”专业,都能招到高素质的生源。

于是高校会倾向于个性化的、能够考察学科相关能力的试题,希望考题选拔出来的,是素养、能力与知识兼具的人才,而不是靠攻略与题海培养出来的背诵高手。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早在建国初期,各大高校就掀起了关于“单统考”的大讨论——因为高校单独考试更加灵活,也更能考察学生是否能够精准匹配高校招生需要。而在统考方式已经确定的如今,这场博弈则表现为:高校人员参与命题,研究出更能反映考生能力的题目,以及考验发散思维的新题型。

对于高校而言,他们希望高于标准的考生能够向下选择。于是,想要向上走的考生,与想要人才向下走的高校,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而政府教育部门,他们不仅需要调和高校与考生之间的矛盾,也在宏观上有着自己的立场:

更多的考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学习机会,或者能够有一个妥当的出路——这是社会稳定的要素。

考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高校,成为更优质的人才,顺利毕业、就业,创造更多价值——这是良性发展的考量。

通过调节高考策略,来对中小学教育造成积极影响,或者避免“唯分数论”“机械化做题”的情况发生——这是政策引导的需要。

应对就业率降低、维持高校学历的含金量,同时要求又不能过于苛刻,导致大批考生考不上大学——这是就业调控的诉求。

于是一场三方博弈拉开帷幕,三方并非敌对,但却有着微妙的冲突点。为了用最小的成本来寻找解决方法,就需要在试点中进行改革尝试。

这就是为什么,在新高考时代,政策总在变化,各试点总在尝试新形式、新规则的原因。

变得更难,是高考的趋势

现代高考的本质是选拔。选出有深造潜质的人才,进入高校进一步培养,这就是高考的意义。为了令高考意义最大化,就势必要向两个方向发力:更合理的考试机制,更低的选拔误差。

什么是合理?就是在高校选拔优秀新生的个性化需求,与中学教学的通识化教育之间,取得平衡。二者往往是不对口的,所以需要不断地调和探索。

一个典型的探索案例是“3+X”政策,即“语数英”三科,加一门文科/理科综合考试。

这将考生分为文科生与理科生,相比于九科都考,显然更有针对性。但与此同时,“3+X”也存在不少弊端,比如文理科划分略显武断,与高校专业不接轨等。比如地理在高中属于文科,而在高校则是不折不扣的理科。

同时,文理科的鸿沟也导致了中学教育的问题,一些本可以文理兼通的学生难以发挥优势,甚至出现非考试科目不学的情况。

所以在2010年后,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施行“3+3”模式,将“语数英”依旧作为必考三科,但打破文理科限制,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中任选三科;还有“3+1+2”模式,语数英三科,再在物理与历史中二选一,再从地理、政治、生物、化学中挑选2科考试。

这些新的尝试,更能满足高校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不会令中学通识教育出现偏废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新高考的改革并非全国通行,也不是固定不变,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可能采用不同的规则,例如传统的“3+X”在今年仍在多数省份继续施行。

至于选拔误差,则涉及到考生的综合素质、思维能力与知识水平。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没法“考”出来,只能评估参考;思维能力与知识水平,则是高考的考察重点。一般而言,知识水平对应的是客观题,有标准答案;而思维能力,则对应的是主观“大题”。

前文曾经说过,高考在三方博弈中不断变化着,其中一个重要交锋,就发生在考生与出题人(特别是来自高校的出题人)之间。

由于高考的重要性,备战资料里面,有着大量的考试套路性总结,如早期著名的《黄冈兵法》,以及如今各教育网站、机构的“秘籍”等等,这都是应考生需求而生,考生希望能揣摩出题人的习惯套路,预测出更多的考题信息,以尽可能地提高分数。

而出题人的“胜利”,则在于尽量减少这些“盘外招”的影响,尽可能通过题目测试出考生的思维能力与知识水平,并且用分数对考生进行准确分级。

所以摆脱套路的新题型不断出现,考察思维能力的主观题,也绝不会减少,题量随之越来越大。虽然“偏题、怪题”是教育部门不主张的,但在创新的过程中,总会有那么一两道新题型,让考生觉得不知所措。

高考正在变难,而且在未来会越来越难。但这不是封死人们的出路,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选拔作用、不断自我进化的必然产物。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我们的最终目的依旧是融入社会,找到好的工作。

简单的题目虽然可以让大多数人更加轻易的“考上”,但当考上的人太多,本科生进一步“泛滥”,含金量崩盘,那么结果就是手里的学历变成一张废纸,只能通过考研、考公来解决出路问题。

这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内卷至死。

所以高考难,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你难,别人也难,放宽心拼一把,只要不被这些难题吓退,你就已经超越了无数人。

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好成绩,为自己赢得一个艳阳高照的未来。

愿考生都如愿以偿,金榜题名!


参考资料

1.高考建制70年政策演变的逻辑、特征与趋势_李木洲

2.新高考改革的实践困境与归因分析_左崇良

3.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招考命题工作机制变革及反思_刘亮

4.中国高考建制70年:论高考志愿政策的变迁、困境与反思_苑津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news/5762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