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院校

高考语文备考:深入诗歌鉴赏技巧解析

【典例引领】

(2022·甘肃省兰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泉州王梅溪先生祠堂①

戴复古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

乾道②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

人歌黄霸③思遗爱,我颂朱云④有直声。

一瓣清香拜图像,英风凛凛尚如生。

【注】①原题后尚有“徐竹隐直院谓梅溪古之遗直,渡江以来一人而已”二句。王梅溪:名十朋,号梅溪,南宋大臣。②乾道:孝宗年号。③黄霸:西汉著名循吏,为政外宽内明,力劝耕桑,推行教化,治行为当时第一。④朱云:汉成帝时人,以直臣闻名于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先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的志节,后用衬托手法表现他的名声之大。

B.颔联意谓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梅溪先生议论国家大事,令帝王惊叹。

D.尾联点题,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感觉他英风凛凛,一如生前。

【答案】1.C

2.王梅溪先生是一位立朝正直、德高望重、赤心为国、深受君主器重的大臣形象。他在朝为官,正直端方,有着远大志节,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深受孝宗赏识,议论国事君主极为重视。去世多年,仁爱还留于后世,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意在……之情”错误,颈联赞颂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意在表达对梅溪先生的称颂与赞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分析诗句内容可知,王梅溪先生应该是一位大臣。

“堂堂大节在朝廷,名重当时太华轻”,第一句直接赞美王梅溪先生有着远大志节,第二句用“重”“轻”形成对比,名声之重简直盖过华山,衬托王梅溪先生的名声之大。

“乾道君臣千载遇,先生议论九重惊”,结合注释内容“乾道:孝宗年号”分析,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千载难逢的,也就是说王梅溪先生深受孝宗赏识。王梅溪先生关于国家大事的议论、观点等,令帝王惊叹,他的观点深受君王重视。

“人歌黄霸思遗爱,我颂朱云有直声”,结合注释③④分析,用循吏黄霸和直臣朱云的典故,来表达对王梅溪先生的称颂和赞美。“一瓣清香拜图像”,诗人瞻仰拜祭梅溪先生的遗像。最后两联表明百姓仍然歌颂怀念他。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王梅溪先生是一位有远大志节,有德行,有见解,忠君爱国,而且深受君王器重的大臣。

【方法技巧】

鉴赏人物形象的“四法”

1.审读标题,挖掘信息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以传神。诗歌题目常常能传出很多重要的信息。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交代了季节、时间和送别的主题,对于把握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例如李清照前期生活幸福美满,夫妻志同道合,伉俪相得,其词轻快、爽朗,充满生活情趣;后期遭受战乱,夫妻分离,自然就比较悲伤、哀怨、凄婉。

3.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如杨炯的《从军行》,通过整体阅读,可大体给“书生”定位:一个充满血性、志在驰骋沙场、渴望建功立业的书生形象。

4.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完成,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抓住“宦游人”“偏惊”“归思”“沾巾”等词可以分析出诗人宦游异乡、伤感思归的形象特征。

【通关训练】

(广东省潮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野老①

杜甫

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②下,贾客船随返照来。

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③。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注】①此诗作于刚在成都草堂定居之时。②“澄潭”指百花潭,是草堂南面的水域。③“剑阁”“琴台”都是蜀地名,剑阁是出川要道,琴台为成都名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写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柴门歪歪斜斜的却自然而然的正好迎着大江。

B.“渔人网集澄潭下”写渔民纷纷下网打鱼;“贾客船”是商人之船,商船映照着晚霞纷纷在门前靠岸。

C.“长路”是说草堂前有条路径,直通剑阁,令人望而生畏、生悲。“片云”指阴云,它引发诗人遐思。

D.诗的前四句写草堂之景,笔触悠闲疏淡,后四句转入抒情,深沉蕴藉,前后相互映衬,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请结合全诗,分析“野老”的形象特点。

【答案】1.C

2.“野老”的形象特点:①悠闲欣喜:诗人刚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总算得到了一个憩息之处,江村闲居恬静,充满了村野之趣,这使他聊感欣慰;②漂泊流离:“片云”比喻自己浮云般的漂泊之身,留滞蜀中,剑阁失守,归路断绝,内心迷茫;③忧国忧民:战乱未平,兵戈阻绝,诗人流寓在外,报国无门,表现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C.“‘长路’是说草堂前有条路径,直通剑阁,令人望而生畏、生悲。‘片云’指阴云,它引发诗人遐思”理解错误。“长路”承上“贾客船”而来,这些“贾客船”令人想起那漫漫长途;而剑阁失守,诗人顿感归路断绝,前路渺茫。“片云”自喻浮云般的漂泊之身,表怅惘之情。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首联“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概括写草堂周围环境,江岸回曲,竹篱茅舍,此时诗人正在草堂前的江边漫步观赏。

颔联“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澄碧的百花潭中,渔民们正在欢快地下网捕鱼。也许因为江流回曲,适于泊舟,那一艘艘商船也映着晚霞,纷纷在此靠岸了。写草堂之外人的活动和江村的景色。诗的前两联,是诗人野望之景,出语纯真自然,犹如勾画了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整个画面充满了村野之趣,传达了此时此刻诗人的闲适心情。

颈联“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我想到那返回故里的路途,然而剑门失守,不尽归路断绝,整个局势都是那样紧张危急,使人忧念日深。在这迷惘痛苦之中,诗人仰头见到白云,不禁感慨自己浮云般的漂泊之身却留滞蜀中。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

尾联“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传出了诗人哀愁伤感的心情。诗人感叹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原来诗人的闲适放达,是在报国无门的困境中的一种自我解脱,这种超脱是平静之下的深沉的无奈和哀痛。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诗中的“野老”是一个悠闲欣喜、漂泊流离、忧国忧民的形象。

形象塑造手法

【典例引领】

(2021·海南海口·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张旭①(节选)

李颀

张公性嗜酒,豁达无所营。

皓首穷草隶,时称太湖精②。

下舍风萧条,寒草满户庭。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③。

瞪目视霄汉,不知醉与醒。

[注]①张旭:唐代著名书法家,终生坎坷,穷愁潦倒。②太湖精:张旭生长于吴县,故时人称其为“太湖精”。相传他喝得酩酊大醉才开始作书,狂叫奔走,创作状态近于疯狂。③丹经:道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篇两句是全诗的总纲,诗人以酒破题,足见酒在张旭一生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B.“皓首”句,写出了张旭对书法艺术的孜孜以求、乐此不疲和竭尽终生献身于书法的痴狂。

C.“太湖精”这一称呼体现出友人之间的融洽无间,也含有对张旭出神入化书法的赞美。

D.“瞪目”二句从多角度详细描述了张旭酒后的状态,因穷困潦倒而愤世嫉俗,以致自己不知道醉与醒。

2.张旭身上“豁达无所营”的特点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结合第5-10句简要分析。

【答案】1.D

2.①居住环境的描写:住的是不蔽风雨的屋舍,庭院和内堂里都长满了野草,虽一片荒芜,但不以为意。②在一问一答中概述身世:诗人明知友人住处荒凉颓败而故意发问,友人的回答看似解嘲,实则隐含身世,表现出达观知命的生活态度。③借日常行为表现: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拿着道书,行为之放诞无忌,正表现了人物心胸淡泊、及时行乐,对于富贵名利的无所谋求。(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

D. “多角度详细”表述错误,这两句写其神态,不是“多角度”;“因穷困潦倒而愤世嫉俗”原因分析不当,从诗歌中“豁达无所营”可见,他是豁达之人,并不“愤世嫉俗”;“自己不知道醉与醒”理解错误,应是张旭的那种状态,让别人不知道他醉与醒。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豁达无所营”的意思是性格豁达,拙于钻营。

“下舍风萧条”以下六句,是对“豁达无所营”的具体描写。住的是不蔽风雨长满了野草的寒室陋舍,居处如此荒凉颓败,书圣却豁达坦然,不以为意,反映出他的“豁达”;

“问家何所有?生事如浮萍”,诗人故意发问:家中还有什么呢?张旭回答:反正浪迹萍踪四海为家,那就用不着这些。轻描淡写的一句解嘲,虽能体现达观知命的生活态度,深寓其中的却是一种难掩的苦涩。

“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是写张旭左手持蟹螯,右手拿着道书消遣,及时行乐的行为,从这狂放不羁的行为举止中,也可看出张旭豁达的心胸,他对于功名利禄并不在意,而是追求道家隐逸思想,淡泊名利,不为名利汲汲钻营。

【方法技巧】

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

1.正面描写

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

2.侧面描写

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和其它人物的对比以及他人的评论等。

3.艺术手法

主要有用典、修辞和其它常见的手法。

答题时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具体解释。

【通关训练】

(2022·江西赣州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

刘 过

问紫岩①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②。谁能借留侯箸③,著祖生鞭④。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谁识道山客⑤,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⑥,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⑦。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⑧正翩翩。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⑨。

【注】①紫岩: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吴猎曾拜其子张为师。②貂蝉:貂尾和附蝉,古代为贵近之臣的冠饰。③留侯箸:西汉谋臣张良曾借刘邦吃饭用的箸(筷子)为其指画当时形势。④祖生鞭: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指祖逖)先吾着鞭耳。”⑤道山客:指张浚。⑥对策:亦作“对册”,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⑦筹边:筹划边境的事务。⑧纛(dào):大旗。⑨(chán):天体运行。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六句感慨张浚去世后,虽官员众多,但有抗金之志和抗金能力的寥寥无几,以致中原地区仍沦于敌手,充满尘沙与腥膻。

B.“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承上启下,巧妙地点出张浚衣钵仍有人继承的现状,引出下片吴猎曾参与对策、筹划边事的往事。

C.“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用凝练的语言交代了多年间吴猎游山玩水的闲逸生活,旨在表达对吴猎的惋惜与委婉批评之意。

D.题目含有送朋友赴任之意,“驱驰去也”照应题目中此意;“春风早”三句描写了东南地区的吉祥之兆,寓意朋友此行顺利。

2.这首词是如何塑造吴猎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用典。运用张良、祖逖的典故,既夸赞了吴猎的才能,也暗示了他也有张浚一样的抗金之志。②烘托。“拥十州、牙纛正翩翩”通过营造吴猎上任的浩大声势、盛大规模,烘托出吴猎英武非凡的形象。③虚写。诗歌回忆吴猎当年在朝堂对策时积极筹划边事的情形,突出其才干与雄姿。④对比。吴猎有雄才大略,其他王公贵胄大多都是平庸之辈,通过对比突出吴猎的杰出不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C.“委婉批评之意”错,旨在表达对吴猎的惋惜之情,并无批评之意。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人物形象分析塑造手法的能力。

“问紫岩去后汉公卿,不知几貂蝉”中使用了张浚的典故,“紫岩”指南宋抗金名将张浚,吴猎曾拜其子张为师;“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中“留侯箸”指的是西汉谋臣张良,他曾借刘邦吃饭用的箸,即筷子,为刘邦出谋划策;“祖生鞭”,指的是祖逖,后因以祖生鞭表达勉励人努力进取的意思,这里运用张良、祖逖的典故,既夸赞了吴猎的军事才能,也暗示了即将赴任湖北招抚的吴猎也会有张浚一样的抗金之志,并暗含祝福期待意,,希望他早日建立功勋安然凯旋。

“拥十州、牙纛正翩翩”,交待军事力量强大,军旗猎猎声势浩大,营造气氛,突出吴猎上任的盛大规模,烘托出吴猎英武非凡的形象,描写了场面,营造了声势,烘托了氛围。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通过回忆年轻时候的吴猎,虚实结合写他富有智慧和才干,朝堂对策时侃侃而谈,文韬武略,高瞻远瞩,为君王积极筹划边事,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富有远见卓识。

前六句感慨张浚去世后,虽官员众多,但有抗金之志和抗金能力的寥寥无几,以致中原地区仍沦于敌手,充满尘沙与腥膻。“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承上启下,巧妙地点出张浚衣钵仍有人继承的现状,引出下片吴猎曾参与对策、筹划边事的往事。运用了对比,鲜明突出地表现吴猎有雄才大略,其他王公贵胄大多都是平庸之辈,突出吴猎的杰出不凡。

物象

【典例引领】

(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画眉禽

文同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

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

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

D.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

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C

2.①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能力。

欧诗以画眉鸟为直接描写对象,托物言志,写诗人听见画眉鸟在山林繁花之间千啼百啭,才知道笼中画眉的叫声,远比不上它在山间的自由歌唱那么悦耳动听。在本诗中,诗人对画眉鸟进行正面描写,通过对比画眉鸟在“山花红紫树高低”和“锁向金笼”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

文诗虽以画眉为题,但并未具体地描写画眉鸟的形象和叫声,而是进行侧面描写,重点渲染了“公庭事简人皆散”之后,初听上去仍在“高笼”中的画眉鸣声此时听起来却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悠远空旷,清幽寂静。本诗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方法技巧】

诗歌意象鉴赏的分析方法:

从“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我以我血荐轩辕”,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五千年的文化史,也是五千年的诗词史。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就是聆听古人诗词歌赋背后的声音,让诗词中的文字开口说话,让诗词中的故事打动人心。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意象,走进诗词,体会诗词中的文化,提高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

【通关训练】

(2022·山东泰安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 雪

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寒梅词

李九龄①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注】①李九龄:洛阳人,唐末进士。生活在唐宋之交,因社会动荡,一生抱负难以伸展。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诗中的“花雪”写出了雪的形态,“林峦”是雪花的归宿,表现了诗人的志趣与追求。

B.戴诗中诗人以“愁人”自居,窗外到来的小雪很难给愁苦的诗人带来一丝快乐与慰藉。

C.李诗中霜梅凌霜开放,而万卉千花尚未苏醒,将二者对比,突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

D.李诗中“和羹”一语双关,指梅可做成羹汤,也表明怀抱坚定、矢志不移的执着坚韧。

2.这两首诗都使用“风雪”这一意象,请简要分析两诗中描写“风雪”的手法和作用各有何不同。

【答案】1.B

2.①戴诗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从诗人的感受“不厌看”“一片寒”描写风雪,抒发了对帮助诗人排解愁怨的随风飞舞的雪花的喜爱之情。这一意象主要为抒情服务。②李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风雪,风雪对寒梅苦苦欺凌,表现出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这一意象主要为表现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思想情感的能力。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语言艺术特色的能力。

题干抓住这两首诗使用的“风雪”意象,要求简要分析两诗中描写”风雪的手法和作用。实质上是鉴赏这两首诗描写的诗句,并考虑对诗歌主题的作用。

戴诗,“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一片飞来一片寒”是借助诗人之眼看风雪,主要采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方法,风雪是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为抒情服务的。

李诗,“任他风雪苦相欺”风雪是寒梅的欺凌者,此处赋予了风雪以人的特征,使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写风雪是为了表现寒梅不畏严寒的坚强意志。

画面

【典例引领】

(2022·云南玉溪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苏武庙

温庭筠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魂销”二字笔墨精炼,生动描绘出苏武当时内心与外在的情态,深刻地显示出其思国若渴的爱国精神。

B.第二句由人到庙,由古及今,描绘眼前苏武庙景物。“古祠高树”,写出苏武庙苍古肃穆,渲染出浓郁的历史气氛。

C.颈联写苏武“回日”所见所感,从相隔迢遥的空间的角度上写苏武出使和归国前后的人事变换,包含了深沉之感。

D.晚唐国势衰颓,民族矛盾尖锐。温庭筠通过塑造苏武形象,歌颂民族气节,展现心向故国之情,这也是时代的需要。

2.本诗颔联为读者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其情感。

【答案】1.C

2.颔联描绘了两幅画面。

一是望雁思归图。在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高悬着一轮带有异域情调的明月。望着大雁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又向南方飞去,一直到它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南天的云彩中。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表现其思国之情。

二是荒塞归牧图。在昏暗的傍晚,放眼远望,只见笼罩在一片荒烟中的连天塞草,和丘陇上归来的羊群。这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空间”错,颈联中“回日”“去时”“丁年”,是时间相隔之长,不是空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诗歌形象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颔联“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意思是,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颔联二句描绘的是两幅画,是从广阔的空间角度来写苏武留胡时内心与外在动态、环境。是用逆挽法来追忆苏武生前的苦节壮举,怀念苏武崇高的爱国精神。

上一幅是望雁思归图。这句主要写苏武思国的心境,这幅图画,形象地表现了苏武在音讯隔绝的漫长岁月中对故国的深长思念和欲归不得的深刻痛苦,不仅叙出了苏武被流放北海时与国音讯断绝的史实,而且表现出苏武只要一息尚存就念念不忘故园,每天希望鸿雁传书于国、直盼到月上中天的爱国忠心。下一幅是荒塞归牧图。主要写他胡地牧羊时环境的艰辛、荒凉,表现出贫贱不能移其爱国之志的胸怀。这幅图画,形象地展示了苏武牧羊绝塞的单调、孤寂生活,概括了幽禁匈奴十九年的日日夜夜,环境、经历、心情相互交触,浑然一体。

【方法技巧】

概括画面的题目首先要明确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意象,然后联系以这些意象为基础进行画面描绘,最后概括出具体画面特征。

【通关训练】

(2021·山东威海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庆清朝

宋代·史达祖

坠絮孳萍,狂鞭①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②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③谩丁宁。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②荀令:指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③前度:前次。

9.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描写词人在暮春夏初时节游览之景,引出了下片回忆,词人想到过去故人一起游玩,却枉然。

B.“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乳鸠稚燕莺歌燕舞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爱之情。

C.“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感喟。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10.上片前五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9.C

10.词人描写了一幅柳絮坠落、竹笋猛长、落红移池、残蝶穿花的暮春(春末夏初)景象。“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写出了柳絮成为浮萍的破败暮春之景和春竹迅猛生长的盎然的景象。“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暮春的生机盎然。“花”前着一“余”字、“蝶”前着一“残”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蝴蝶忙于余花的暮春之景。

【解析】

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的能力。

C.“年事已高,功业无成”错误。“便觉寸心尚老”是说心觉得老,而并非“年事已高”,且此词并未表现“功业无成”。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上片前五句“坠絮孳萍,狂鞭孕竹,偷移红紫池亭。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意思是:柳絮纷纷坠落,浮萍滋长,竹笋迅猛生长,紫池亭中落红一片。残余的花儿要落不落,残蝶穿花飞舞,似乎在成全蝶儿。

“柳絮坠落”“浮萍滋长”“竹笋狂生”“落红移池”“残蝶穿花”这些都是春末夏初的盎然景象。这几句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余花”人格化,似乎是因为成全蝶儿才没有凋落,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暮春时节的勃勃生机。“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一句中,“花”是“余花”字、“蝶”是“残蝶”字,形象地刻画出了蝴蝶在暮春之时忙于采花的情景。

意境

【典例引领】

(2022·四川省成都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注)凉州,也作“梁州”,治所在今天甘肃武威,唐河西节度府设于此地。岑参作此诗时在此地作客。馆:客舍。判官:唐代节度使、观察使下的属官。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六句主要写宴会宏大、繁荣的环境背景,同时带着浓郁的边地情调。“风萧萧兮夜漫漫”,用“兮”字和叠词“萧萧”“漫漫”,使节奏舒缓了下来。

B.诗歌七、八句运用顶针的手法,连用两个“故人”,形成了衔接流畅的音效,突显朋友多、情谊深。

D.诗歌最后两句从人物神态着笔,不仅表现了诗人豪迈之气,也透露出盛唐的时代脉搏。

2.这首诗的前六句在意象的选择上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长烟落日孤城闭”“羌馆悠悠霜满地”相似,但在意境上却有不同,请赏析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案】1.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不想与朋友相互看着在贫贱中渐渐老去的伤感”不确切,“花门楼”在这里即指凉州馆舍的楼房。二句接“故人别来三五春”,意思是说:时光迅速,又到了秋天草黄的季节了。岁月催人,哪能互相看着在贫贱中老下去呢?言下之意是要赶快建立功业。应是想要赶快建功立业、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方法技巧】

诗词中意境的分类有:

(1)热烈崇高、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曹操的《观沧海》

(2)悲凉凄清、苍凉悲壮典型代表——李白的《关山月》

(3)和平静穆、淡泊静谧典型代表——王维的《山居秋暝》

(4)宏伟壮丽、豪迈飘逸典型代表——王维《使至塞上》

(5)深邃沉郁、慷慨悲壮典型代表——杜甫的《秋兴八首》

(6)清新素雅、自然淳朴 典型代表——《古诗十九首》

(7)纤秣婉丽、秣艳瑰丽典型代表——温庭筠的《菩萨蛮》

(8)凄冷寒凉、哀伤惨淡典型代表——李清照的《一剪梅》

概括诗歌画面的内容是诗歌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首先描述画面的内容,然后概括意境特征,一般为“通过……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境特征)+时令+地点图景。有时后面在加上情感。

【通关训练】

(2022·河南开封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芜湖县

林逋①

诗中长爱杜池州②,说著芜湖是胜游。

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

风捎樯碇网初下,雨摆鱼薪市未收。

更好两三僧院舍,松衣石发③斗山幽。

【注】①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北宋著名隐逸诗人。②杜池州,即唐代诗人杜牧。杜牧曾任池州刺史。池州在芜湖上游,只有半日水路,杜牧写有吟咏池州、芜湖一带山水风物的诗篇。③松衣,松树上的苔。石发,生于水边石上的苔藻。

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追忆唐代诗人杜牧及其吟咏芜湖的诗篇,引出所歌咏的对象。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芜湖地形的大概轮廓。

C.尾联融情于景,与第二句的“胜游”遥相呼应,意境清雅,颇有余味。

D.这首七律语言不假雕琢,平易而流畅,写景明净如画,风味恬淡自然。

2.这首诗描绘了芜湖县城怎样的“胜游”景象?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B

2.(1)描绘了芜湖县城山水相映、环境优美、渔民繁忙、市场繁荣的景象。

(2)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追思,对芜湖县城美好景象的赞美,寻幽探胜的恬淡心境,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喜爱。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B.“虚实结合”错误,颔联“山掩县城当北起,渡冲官道向西流”全为实写,城里群山错落,草木碧绿,各座山坐落在城北,仿佛一个个屏风;而不远处的渡船顺着新开的河道,缓缓地向西航行,驶入宽阔的长江,写出了芜湖县半山半水的地势特点,没有虚写。

故选B。

用户评论

放肆丶小侽人

学习诗歌真是提升审美能力的好方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此我爱的人都像你

我超喜欢分析诗歌里的意象,感觉能看透诗人的心事。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米兰

原来诗歌的意象这么丰富,我还想多去挖掘一些深度。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以乔木

高考语文选题题总会有诗歌鉴赏吧?得好好学习才行。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凝残月

想要写好作文,理解诗歌意象很重要,可以启发我的写作思路。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这次考试的考点肯定能考到诗歌鉴赏,我已经开始准备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浮光浅夏ζ

感觉这门课很有意思,让我更加了解中国文化的底蕴。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柠夏初开

老师讲得真棒,一下子把诗歌里的意象都分析明白了!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念安я

我以前只看诗歌的表面意思,现在才知道还有那么多层意思在里面!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残花为谁悲丶

学习诗歌鉴赏真是开阔了视野,让我看见了不一樣的世界。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一种中毒叫上瘾成咆哮i

想要取得好成绩,得把高考语文重点科目都掌握住!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抓不住i

感觉这门课程难度不小,需要用心去琢磨才能真正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淡抹烟熏妆丶

我比较喜欢古代诗歌的意象,那种婉约的情调很有韵味。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闷骚闷出味道了

学习诗歌鉴赏也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南宫沐风

这门课让我看到了文学的魅力,我会继续深入去研究诗歌!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高考语文复习要重视这些重点内容,提升自己的解析能力!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呆檬

我已经开始看一些经典诗歌了,希望能提高我的审美水平。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笙墨染

通过学习诗歌,我更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觀和美学理念。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这次高考语文考试一定会考到诗歌鉴赏,希望自己能够做好准备!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schools/638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