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授犀利点评:小学奥数“鸡兔同笼”与“注水放水”等奇葩题目引发热议
今天给各位分享清华大学教授犀利点评:小学奥数“鸡兔同笼”与“注水放水”等奇葩题目引发热议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继“北大教授疯狂辅导孩子作业”、“教过70名研究生的大教授,教育孩子无能为力”之后,这次轮到清华大学数学教授抱怨:“我给清华大学研究生数学课”
在王文献看来,现在太多的孩子聚集在一起学习奥数,但他们学到的不是数学,而是技巧和窍门。他们只需要建立公式来解决问题,与数理逻辑思维无关。
而且他认为目前的试题也存在很大的问题。它们要么大量重复,要么完全脱离现实“编造”。他举例了“鸡兔同笼”、“放水灌水”等经典题型,还包括“魔题”。吐槽”:
“一个水池5分钟注满水,8分钟排空。一个水池同时注满水需要多少分钟?现实生活中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这里倒水,水你是傻子吗?”
“项目A需要多少天完成,B需要多少天完成,A需要多少天完成并移交给B,需要多少天B完成,交给C,需要多少天,C完成,然后三个公司一起做,如果我们的话,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所有的工程都这样做,质量怎么能保证呢?如果有问题我应该联系谁?”
“鸡和兔子住在同一个笼子里,我活了84年了,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农民把鸡和兔子关在同一个笼子里。”
视频引发热议后,不少网友认同王文展的观点,认为奥数现在已经变成了只能培养“问题解决者”而不是“数学家”,学生基础不扎实学好数学。
不过,不少网友认为他举的例子不恰当,称“鸡兔同笼”、“注水放水”等基本题是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入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并且这些模型可以衍生到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并不是王文献所说的“问题都是编出来的,不存在,现实中没有用”。
相对而言,大多数网友更认同王文展对低年级学生对奥数热情的批评。
事实上,其他数学家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院士表示:“不建议普通孩子学习奥数。”
当时网友也是炸了,评论区更是热闹。有人表示赞同,也有人表示担忧,“不学奥数,初中数学是不是就考不好?”
作为一名数学家,袁院士对奥数的了解一定比普通网友更深。看看奥数长远有没有用,他也必须比网友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袁院士将奥数归结为“奇特的技术”。这是真的吗?
恐怕,也许,是的。
这些奇怪的技术甚至可能让真正的数学家感到困惑。
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老师曾参加过撒贝宁的《开讲啦》项目。他当场就被一道“网红奥数题”难住了。他只好微笑道:“我们数学家对加减乘除了解不多……”
《鲁豫有约》 曾经有一次邀请了中国国家数学奥林匹克代表队的教练和队员。当时,队长于辰杰说:“我们搞的奥数不是你理解的奥数。”
那么,奥数到底是什么?
家长热衷的奥数和清华教授、中科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眼中的奥数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数学奥林匹克”?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全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本次比赛的目的是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发现数学天赋。适合有上课空间的学生在课堂上锻炼思维、培养数学兴趣。
如果我们要区分奥数,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数学奥林匹克
是指基础数学范围内较高水平、具有挑战性的竞赛(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附加考试、各国全国数学奥林匹克、IMO等)及其相关活动和相关内容。
广义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它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的数学呈现形式。它不涉及高等数学,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数学思想和深度的数学问题,供有能力、聪明的学生思考。
需要说明的是,奥数并不是“脑筋急转弯”,它当然与数学有关。而且并不是说凡是超出教科书的、与数学有关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奥数。
本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一些“变了味”。
例如,下面这个所谓的小学数学奥数题问如何画一条直线并将一个五边形切成两个三角形。答案其实是这样的:
你明白了吗?只要“直线”足够粗,就可以切割成任何形状。
再比如这个问题——
你能想象吗?因为题中每个词都有十字结构,所以答案是:风。
另一个例子是这个问题:寻找模式来填空。问题都是数字。
选项是……
A.I B.爱情C.数字D.学习
你知道该选择哪一个吗?告诉你正确答案是:D
因为这些数字“1、10、5、4、7、()、9、6”都是按照“y sh w s q ( ) ji li”的顺序,第一、第二、第三和按照第四声,“雪”是第二声,所以是D。
你认为这些问题是数学问题吗?看起来是这样,但实际上数学成分比较轻,更多的是非数学的兴趣。不管是否达到奥数的标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题对学生的创造力和洞察力要求比较高。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或者数学的学习都有帮助。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学奥数的初衷就是进行“思维训练”。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一些奥数确实太反人类了!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
在著名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著名数学学者署名、著名数学家主编的一本奥数教程中,有这样一道一年级小朋友的题——
一场电影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小明从头到尾看了看时钟,发现时针和分针恰好交换了位置。电影持续了多长时间?
更何况,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可能还不能完全认识和理解时钟时间,以及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名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许多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背景。仅此题的结果不可能是整数。表达,别说中间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别说是一年级的孩子,就算是六年级的孩子,甚至是初中的孩子,也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答案是“2小时45分”。
根据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孩子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不够严谨,严重缺乏生活实践经验。这完全符合数学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广泛的特点。
而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无论进行什么样的学习,首先都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然而,对于孩子,尤其是低龄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
如果孩子心智尚未成熟,此时学习如此大规模、高难度的奥数内容,对于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虽然很痛苦,甚至可恨,但奇怪的是,如果问孩子或者家长,每个人似乎都在学习。
奥数现状如何?
大多数家长要求甚至强迫孩子学习奥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环境所迫
人人都学我,唯独不学我,怕我耽误孩子;
升学所迫
尽管各种奥赛都被取消了,但网络上的许多小孩子仍在学习奥赛。一方面,他们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另一方面,中考和高考并没有取消。很多中学奥数代表队和奥数成绩好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小学奥数出身;
由于虚荣心
为了在别人面前显赫,证明自己的孩子聪明;
无知造成的伤害
我对孩子思维发展的规律一无所知,盲目地认为奥数一定能拓展孩子的思维发展,所以我一定要学,而且一定要趁早学……
因此,奥数成了“全民奥数”,所有孩子都必须学。一旦与继续教育挂钩,奥数就变成了“分数筛选”的工具,内容和教学方式更侧重于“筛选孩子”而不是“培养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奥数将自然“变味”,也会带来很多弊端——
首先,想要在奥数比赛中取得成绩,肯定会伴随着大量的训练和时间消耗。这里的成绩不仅仅是比赛成绩,一般指的是晋升到院校的高端班。孩子们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比别人多训练、做很多倍的题,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一方面必须处理好灵活性和熟练度之间的微妙平衡。如果处理不好,孩子的思维就会变得僵化,陷入一些套路或者技术性的东西;另一方面,时间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用于奥数训练,就无法再用于体育、阅读、学习其他科目或培养其他兴趣爱好,这也是一种成本。
其次,奥数的选择性大于教育意义。在数学奥赛体系中,无论是小学的奥数,还是中学以后的奥数,都是选拔真正喜欢数学、有数学天赋的孩子。然而,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这个过程中负面影响可能大于正面影响。一些不好的经历,比如袁院士所说的“破坏了孩子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等等。
第三个缺点与奥数本身无关,而是与奥数的教学方法有关。
王老师是一位退休的大学教师。他利用业余时间教一些高年级的小学生。几次下来,他发现几个参加过奥数培训班的孩子都没有把问题理解清楚。可能是他们在奥数课上学到了解题方法,这些孩子都能正确做题,但如果深入问一些问题,他们就做不到。如果你不知道也没关系。让王老师惊讶的是,孩子们告诉他:“老师,我们只要知道怎么做题就可以了,您不用说那么多了。”
这种急于求成、不想深入学习的态度,恰恰违背了一些家长希望孩子通过学习奥数来提高思维品质的初衷。
如今,培训市场上不少奥数机构都非常追求教学进步。因为需要进步和效率,我们在教学时只能压缩孩子的思考时间。花几分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想不出来,就直接教给孩子解决方法。这样做,就显得孩子确实很熟练,明白了解决问题背后的逻辑。看起来他用最少的时间学到了最多的方法,解决了最多的问题。然而,在这种追求效率的背后,孩子的思维品质也遭到破坏。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很多数学天赋好的孩子被埋没,甚至数学学得很差。
其实,奥数学习或者任何学习遇到困难和挫折都是很正常的。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天赋、能力、智商、努力等。即使学得最差,家长仍然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
父母重要的是要认清事实,不要将自己的孩子与那些天才进行比较。
有句话说:“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想要突破上限,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可能你的孩子需要几年的努力,但一个合格的孩子可以在一个月内打破它。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一旦家长和孩子决定学习奥数,无论是自学还是找老师或机构,家长都需要注意选择适合孩子难度和内容、能够启发思维的教学环境。
那么,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奥数院校时,应该如何识别这个院校是否是“套路”院校呢?
知乎上有学生说:“我从高中就开始了解奥数,在高考比赛中被推荐到清华,光靠高考成绩就可以上清华了。” ”。尖子生的总结内容非常丰富。我把它贴在这里供你父母参考。 ——
每个孩子都要学十几年的数学。这是一场长跑,没必要着急。改善孩子学习数学的方式远比增加学习数学的难度更重要。
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集中注意力、保持进步的步伐也很重要。或许这样,他的下限就能更顺利的逼近上限。也就是说,他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就这样,他成功了。甚至在不经意间超越了身边很多同龄人。
最后我想说:奥数毕竟是“少数人的游戏”。
如果学不会,请学会放弃。毕竟方向错了。越努力,就越尴尬。
版权归家长口袋所有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shiti/68575.html
用户评论
真是学渣的噩梦,这种题竟然出现在小学教材里,让人难以理解。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鸡兔同笼又如何?注水放水又能怎么样?这些问题真的适合小学生吗?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位清华大学教授说的话太尖锐了,确实这题太复杂小学生难以消化。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听说清华教授为小学奥数题“发声”,真是感同身受,有些题真的不应该出现在小学题库里。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鸡兔同笼加上注水放水的问题,听起来就很魔幻现实主义。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要是老师肯定不会出这种题,太脱离实际了,对培养思考不够。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教授真有魄力直言这种题的荒谬,希望以后编题的人多思考。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鸡兔同笼还能掺杂上注水放水,这难道不是把孩子们往数学难题里带了吗?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题目给自己加了多少负担啊,小孩子有这种困惑自然困惑。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教授的批评后,我也同意这种题式有些过头了,对孩子智力发展未必好事。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难怪这题被教授痛批,试问谁家孩子能轻松搞定这种鸡兔同笼注水放水的融合呢?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用注水管子问孩子们水槽里多了哪些动物?简直就是门外汉!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授说得没错,这种鸡兔同笼注水放水的题目的确让小学生迷茫。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大学教授这批评一针见血,确实让小学生在题目海洋里迷失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题简直是折磨人,是不是这道题考鸡兔本来就是个蛋疼的事儿?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确实,这样的题目只是为了证明老师的聪明才智,对孩子们却于事无补。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谁说鸡兔同笼就是简单的数学问题,这两者结合的题目能真的让学生每人都能解答吗?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教授的评论才明白,让小学生在注水放水鸡兔同笼里挣扎真是一种煎熬。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种题目堪比小说的伏笔埋得太深,真让人看不懂,不过幸好不是我编的题。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教授的话说出了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感受,这样的题目是否有点脱离生活实际?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清华教授的这些话确实提醒了我们,以后题目的设置力度应当更加符合实际。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它可能是解数学题,但又不仅仅是个数学题,这让很多人都理解不了。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