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试题|2024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综合模拟试题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综合模拟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虽早有“华夷之辨”,但古人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往往会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古代
A.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形成
B.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C.敬天保民的观念已经形成
D.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2.酒器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占较大比例,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罂、瓿等。这说明商代
A.青铜文化灿烂B.阶级矛盾尖锐
C.手工业门类单一D.君主专制加强
3.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4.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D.庄子以“法”治国
5.汉代是中国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如图反映了当时
A.统治区域扩大B.民族关系的概况
C.地方制度的演变D.丝绸之路的开辟
6.在“天下如一”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创了管理体制。为此唐朝在西域地区设置( )
A.西域都护府B.安西都护府
C.渤海郡王D.伊犁将军
7.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8.奏折是清朝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上行文书,始于康熙,而成型于雍正。乾隆时期,具折言事的人员范围及奏事内容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加。乾隆帝还对臣下进折过少的现象加以批评,而处理奏折成了乾隆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内容。清代奏折制度( )
A.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B.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
C.提升了军机大臣的地位
D.确保了朝廷决策的合理性
9.“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些史实说明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 )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D.产生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10.台湾人民“骤闻之,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台湾绅民联名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现象发生在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黄埔条约》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1.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给思想紊乱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12.《地缘变化:长征不为人知的意义》中写道“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此材料认为长征
A.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B.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实现
C.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标志
D.留下了坚忍不拔的长征精神
13.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在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与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热潮,组建“禹贡学会”,“明辨疆域,昭告国人,神州版图,不容强邻侵吞”内容表明
A.政府抗战态度不明,疆域史地研究不涉及政治敏感话题
B.重视国史研究是史学界的传统
C.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
D.先进知识分子呼吁抵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4.刘伯承说:“(解放战争)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敌人的力量还是很大的。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为此,解放军采取的重大行动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15.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是年画的重要题材,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憧憬。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新中国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B.展现了“大跃进”时期生产建设热潮
C.描绘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巨大成就
D.反映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
16.古代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古代埃及的是( )
A.《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B.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C.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
D.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17.在研究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大兴土木”是指
A.解除人的精神枷锁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大力张扬人的个性D.构建民主法制社会
18.《工业革命史》这样描述1840的曼彻斯特:“滚滚的浓烟从各工厂的巨大烟囱里冲出,空气中弥漫着异样的味道,不少地方令人作呕。”而一位旅居于此的埃及人则在其回忆录中说:“它们(浓烟)为城市带来了活力,为普通民众带来了希望,(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相比之下,我的家乡要落后的多得多。”这表明
A.历史研究难以形成定论
B.史书记载更加准确可信
C.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
D.视角不同影响历史结论
19.《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指出:“(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这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主要目的是()
A.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
B.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
C.加强对各国工人运动的领导
D.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
20.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金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金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私人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786个。这说明苏俄
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
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
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
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
21.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 英国 | 法国 |
1930年通过了《斯穆特 ——霍利关税法案》,将2 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53% | 1931年颁布 《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 | 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
这些做法
A.践行了凯恩斯主义学说
B.扩大了对外商品输出
C.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D.一定程度缓和了危机
22.1942年,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该同盟
A.旨在缓解世界性经济危机
B.源于各国意识形态的一致
C.致力于战胜法西斯侵略
D.解决了突出的世界性矛盾
23.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这导致了苏联( )
A.新经济体制得以建立
B.对美国军备竞赛优势明显
C.错过经济改革最佳时机
D.开始优先发展重工业
24.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之前的国际体系中,西方一直占绝对主导地位。现在.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原有的国际秩序以国家为中心,现在包括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A.全球治理的主体日趋多元化
B.西方定制的世界规则已退出国际舞台
C.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
D.合作取代对抗已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5题12分,第26题16分,共28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为将南方财赋顺利北运,元朝重新开通了大运河和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明清时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等行业出现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宋至明清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26.民主化道路的选择是近代以来大多数国家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二 “政府应由选举产生的执政官,也就是总统执政,由总统掌管行政部门以及各行政机构,总统完全独立于国会这一立法部门,不必对国会负责,这两大部分还要加上以最高法院为首的司法部门……每一部门都有各自的权力范围,制约着另外两大部门的权力。这三大部分各自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
——[美]M·J·斯基德摩,马歇尔·卡特特里普《美国政府简介》
材料三 以下材料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节选内容: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找到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什么?其在此后形成的政治制度的名称及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美国中央政府权力构建中的什么原则?结合1787年宪法的内容,分别概述美国立法权和司法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3)请写出材料三中宪法的性质及体现的原则。指出该宪法颁行的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由材料可知,中国古人在祭祖时往往会把木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后裔,具有民族认同的意识,B项正确;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联系起来体现了对黄帝族的认同,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在此之前就应该已经形成,排除A项;材料内容只能体现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无法体现敬天保民观念的形成,排除C项;“得到各族公认”的说法过于夸张,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详解】材料“用于饮酒的有爵、觚、觯,温酒的有斝、觥,盛酒的有卣、壶、尊、彝,贮酒的有罂、瓿等”体现的是商代制作酒器的青铜器种类较多,说明的是青铜文化灿烂,A正确;材料未涉及阶级矛盾,B排除;当时青铜器的门类并不单一,C排除;商代尚未建立君主专制,D排除。故选A。
3.【答案】A
【详解】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部落时代是指原始社会,封建时代是指奴隶社会,郡县时代是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A项正确;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封建社会(郡县时代)的主要政治制度,排除BC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贵君轻是孟子的主张,A正确;墨子主张兼爱、非攻,B排除;老子主张无为而治,C排除;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D排除。故选A。
5.【答案】D
【详解】根据图片中的路线起点和终点以及骆驼等信息可以判断这是汉代的丝绸之路,D正确;丝绸之路是商路,不等同于统治区域,排除A;仅仅从丝绸之路线路无法判断民族关系,和地方制度情况,排除B、C。
6.【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B项正确;西域都护府是汉代设置的,排除A项;唐太宗时期,册封东,北渤海国(粟末靺鞨族)首领渤海郡王,不是西域地区,排除C项;伊犁将军清代设置,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中“明朝的内阁距皇帝寝宫有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信息可知,这说明军机处受到皇帝的控制更强,从而在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是本质;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8.【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具折言事的人员范围及奏事内容都有了进一步的增加”“处理奏折成了乾隆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内容”,说明奏折制度强化了皇帝对政务的控制,B项正确;“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影响军机大臣地位的主要是军机处制度,排除C项;奏折制度不能完全确保朝廷决策合理,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B
【详解】由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可知洋务派民营企业的创办,使得外商利益减少,说明洋务企业在对西方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故A不正确;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故C不正确;材料所述为官办洋务企业,与资产阶级的产生无关,故D不正确。
10.【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台湾绅民联名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是台湾人民反割台运动,该事件发生于《马关条约》签订之后,B项正确;《黄埔条约》没有涉及台湾,排除A项;《北京条约》的内容没有涉及关于台湾地区的规定,排除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其内容没有涉及台湾,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可知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是指中共一大,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召开,会议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共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正确;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3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排除;大革命失败后,1927年八七会议召开,给思想紊乱中的中共指明了方向,B排除;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C排除。故选D。
12.【答案】B
【详解】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随着国内外局势的不断变化会有缓和,由于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不会消除,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长征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故B项正确;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熟,C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国共合作抗日的主旨,排除。
13.【答案】C
【详解】史学家“禹贡学会”的组建是为呼吁国人抵抗日本侵华,故A错误;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先进知识分子热衷国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通过研究历史地理来为中国当时的现实服务,故C正确;全面侵华战争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时间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14.【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解放战争)......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战略进攻的方式不是逐城推进,而是跳跃式的。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A项正确;夺取徐州和破坏陇海路是在战略决战阶段,与“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不符合,排除BC两项;强渡长江是在战略决战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 A项。
15.【答案】D
【详解】使用拖拉机代耕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故选D项;根据“1955”年可知当时我国还不可能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排除A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是在1958年,排除BC项。故选D。
16.【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古代埃及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故答案为D;《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作的,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A错误;两河流域文明在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B错误;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用于测量土地,C错误。
17.【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构架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蓝图,所以“大兴土木”指的是构建民主法制社会,故选D项;解除人的精神枷锁和大力弘扬人的个性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排除AC项;启蒙思想们是构建了民主法制社会,不是建设工业文明国家,排除B项。故选D项。
18.【答案】D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工业革命史》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埃及人的回忆录认为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去了活力,因此这说明角度不同导致对历史结论的认识也不同,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历史研究可以形成定论,排除A项;二者说法均符合史实,只是角度不同导致的,排除BC项。故选D项。
19.【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64年(英国)。根据材料“(协会)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可知,第一国际成立的目的是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即加强工人阶级的国际团结,B项正确;推动工人运动走向高潮是其目的之一,但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对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而非加强领导,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各国工人合作,而非组建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排除D项。故选B项。
20.【答案】B
【详解】“从1922年到1925年”,苏俄私人资本和企业数量增加明显,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由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可知国家经济中占主导的是国营企业,A项错误;只有私人的企业和资本,没有工农业生产总值与战前的比较,也没有农、轻、重的比例,不能得出C项和D项。
21.【答案】C
【详解】材料表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各国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故选C;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后,形成凯恩斯经济学,A排除;各国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扩大对外商品输出,排除B;各国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缓和危机,反而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排除D。
22.【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为创建联合国组织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于1929年,A项排除;“各国意识形态一致”说法错误,B项排除;此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致力于战胜法西斯的侵略,D项排除。故选C项。
23.【答案】C
【详解】根据“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忧。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可以看出,70年代西方的经济滞胀给苏联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苏联却没有把握住,使其错过了经济改革最佳时机,故C正确;材料与苏联的新经济体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美国,排除B项;“开始”表述错误,苏联之前就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D项。
24.【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 “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世界的贡献越来越大”、“专业团体、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个人等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全球治理的主体不再是欧洲或者是欧美国家,而是趋向多元化,故A项符合题意;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制定的规则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故排除B项;南北问题影响着东西方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C项;国际社会相互合作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取代对抗成为国际关系的主流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故选A。
25.
【答案】(1)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统治者重视;南方相对稳定;人民辛勤劳作等。
(2)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户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等。
(3)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南方成为政府财赋的主要来源地;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促进南方文化发展等。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可归纳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根据材料“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可归纳出统治者重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相对稳定;人民辛勤劳作等。
(2)特点:根据材料“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可归纳出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根据材料“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可归纳出户口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根据材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可归纳出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最重要的粮仓等。
(3)影响:根据材料“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可归纳出促进南方文化的发展;根据材料“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可归纳出南方成为政府财赋的主要来源地;根据材料“明清时期,苏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业市镇密集”可归纳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根据材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可归纳出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26.
【答案】(1)制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明确的制约。君主立宪制,
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
(2)原则: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3)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详解】(1)根据所学可知,英国通过制定《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明确的制约。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其特点是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
(2)原则:根据“政府应由选举产生的执政官,也就是总统执政,由总统掌管行政部门以及各行政机构”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3)根据所学可得出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并可概括得出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其意义体现在它的颁行,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tiku/5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