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解析

上海市高考语文作文强化训练典型题目解析||过程大于结果+自是者不彰

2024年上海市黄浦区高考语文一模作文题目:

生活中面对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但这句话似乎还隐含着更多的意味。对此,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范文

过程大于结果

当面对生活中事情的结果时,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这个现象引人深思。

我们不禁会疑惑,事情的结果究竟如何?人们又为何会用“我很努力了”来安慰自己?不难看出,倘若一切称心如意,则大多数人不会用过程肯定结果,这类现象大多发生于失利过后的慰藉。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人们对过程论和结果论的不同价值判断所导致的。客观而言,处于“工具理性”的时代,人们往往将结果视作为衡量事物的价值标准,因而在结果不尽人意时才会搬出“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我价值;主观而言,人们同样为了寻觅精神安慰退而求其次,借努力来掩盖失利。本质上,这个现象反映了人们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普遍世俗心态。

诚然,精神上的肯定为我们注入了活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们掉入了寄希望于过程而掩盖失利的深渊,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逃避结果、将自己囿于过程的温床中的尴尬境地,进而麻木聋聩。

不可否认的是,失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我们无法避免不尽人意的结果。但请别忘了,我们本就无需避免失利。倘若一味遵循深入人心的唯结果论,我们的人生必会陷入挣扎中。于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必然出路是重置价值判断,过程论相较于结果论更应成为时代主流。

何去何从?首先,我们需要走出依赖过程来肯定自己的误区,因为努力本身正是实现人生价值,探索生命本我的进程,它不应沦落于结果的附属品。西西弗斯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将巨石推上山顶,但他仍然日复一日地将巨石向山上推,正是缘于他认识到了自己推巨石的过程是抗争的进程,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并不是在追求推上山顶的结果;陈景润一生致力于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从结果上而言,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将哥德巴赫猜想推向了“1+1”的高度,足以实现其人生价值。由此可见,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又何须通过结果加以证明呢?

其次,在人们正视过程的价值之后,结果自然而然成为了附加产物,进而,人们可以正视失败,直视结果,通过结果反应出来的信息匡正自我,进一步完善自身,创造更大的价值,自然不再需要用“我很努力了”来作为所谓“失败者”的慰籍了。

我们不必为了生命的结果欢呼雀跃,因为生命本身足够精彩。在一次次的努力中探索世界,思考世界,实现人生价值,方可达到不计得失的潇洒自如,超脱世俗之外,笑看世间得失。

自是者不彰

生活中面对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

但这句话似乎还隐藏着更多的意味。人们通过“我很努力”企图表现对自我的认可与接受,抑或是对既有现状的接受,甚至有企图以自我肯定来影响他人判断的意味。

人们为什么会常常说这样一句话呢?我认为这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价值感缺乏。在传统社会瓦解的过程中,人们从上帝创造并统治一切的历史观中解放出来。上帝死了,绝对的价值标准也土崩瓦解。在这样一个多元价值并存的时代,神灵昭示的缺乏,常常导致自我认同感不足,于是人们常常以“我很努力了”这类话激励自身以获得信心。

同时,社会“内卷”的旋涡如黑洞一般吞噬者每一个个体,我们越“反抗”,越使我们被迫卷入这一无意义的竞争旋涡中。于是,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日益显现,但多数也仅是沉溺于自我麻痹的“很努力”中。

因此,“我很努力了”这句话也不仅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安慰,更多的是企图肯定自我以否认偏离理想轨道的现实,甚至异化为“精神胜利”。

诚然,这种话语仍有其积极意义。在陌生人社会中,我们可能无法找到倾诉对象,只能在寒冬之夜的孤寂处点燃手中火把以取得温暖,这也是前行的动力或勇气。但是凡事都是双刃剑,“我很努力”这个火把可能会引火烧身。对自我的说解乃至容忍只会使我们陷入泰勒所说的“唯我论”的状态,我们或将逐渐在一声声的“我很努力了”中迷失前行的方向。抑或将在狂妄自大和独断专论中一次次吸食“精神胜利”的鸦片,最终走向不可挽回的深渊。

只是,现实生活中,情绪价值的需求不可断绝,内卷还在继续,事情的结果还在继续,我很努力的呼声也在继续,人们的自我麻痹仍然在继续……

那么我们能怎么办?《老子四章》里有这么一句话:“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而这些都是“余食赘行”。

我们应该果断抛弃“唯我论”的状态,让本真重回视野,同时注重理性交流的回归。让二维的审视关系者代替自说自话式的麻木和安慰,拿着交往理性的真诚替代“我很努力”的自慰。

面对现代社会的竞争,我们或许都手足无措,但我们可以遵从内心,不随波逐流,像西西弗斯一样,不问结果地创造价值,来对抗无意义的结果。

这样,面对结果,我们会沉着面对而非逃避,我们会深刻地理解“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登上顶峰的过程足以充实人的心灵。”

燃尽失落,接受结果

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同结果时,人们常以“我很努力了”来肯定自己过程中的付出——该现象的隐含前提似乎已经指向了结果的失败。付出与得到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失落究竟应该如何消解?

诚然,当这种失衡未发生时,我们对自身努力的肯定是无可厚非的。当投入与回报呈正向关系增长,向内求取能够得到定期的正向反馈时,以“努力就有回报”这一传统信条为基础的价值体系将一次次地被巩固,社会也将因这一观念的强化而促进生产发展,保持生产效率。

然而,如果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时,我们的“肯定”转化为妥协与宽慰。等号两的不平等破坏了原本和谐的思维秩序,从而陷入了“沉没成本谬误”的怀疑和对传统理念的失望,而这种怀疑与失望的根源是我们面对结果时狭隘的归因所致。

我们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志的神圣不可侵犯性。人作为主体确实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但努力并非成功之源,我们也并非给足油料就能开足马力的机器。更何况在宏大叙事下,人之于宇宙,只是沧海一粟,缥缈无痕。人自身的局限性是难以逾越的。我们不是尼采,无法轻易抵达“超人”的境界,掌握主人意志,成为太阳燃烧自己。只有与自己和解,化解错误归因带来的困扰,才能正视一切的结果。

同时,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代社会,人们沦落于通过过程来肯定结果的逻辑自洽,本末倒置下是社会对人性的忽视与对工具理性的滥用。于是,结果是胜者的通行证,过程是败者的墓志铭。我们无需通过对过程之艰辛的叙述完成对结果的正名。其实,无论结果如何,努力的过程本身已经值得肯定。我们对待努力的态度不应受到结果的挟制。“人来到这大地一趟上,是一首歌,而不是祷告。”诗人阿多尼斯专注于生命本身,关注人文情怀,无视无用与回报的计算。我们也应该在适当的理性思维下诉诸人文情怀,请不必为结果正名。

当然,如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般的谚语,努力与收获的关系在当今或也不存在等号的关系。思想经历祛魅,传统思想急需一场创新性的变革。“我很努力了”是单薄的辩解。除了努力,收获是否也受到其他行为动作的影响,是人们需要探寻的课题。它或许也指向了“躺平”与“内卷”的热议话题,在资源有限的竞争中,新生代面临着多元价值无法完成自我价值肯定的迷茫与失落。

——暂停失落,准备斗争。接受能改变的事物,放弃无法改变的东西。燃烧,在燃尽之前成为不灭的火光!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tiku/5726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