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试题解析

高考试题分析 ‖ 2023年全国新课标2卷古代诗歌阅读林逋《湖上晚

高考试题分析 ‖ 2023年全国新课标2卷古代诗歌阅读

林逋《湖上晚归》

[总体分析]

本题选取北宋林逋的七律《湖上晚归》作为阅读材料。林逋(967—1028)字君复,北宋诗人,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二十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卒葬孤山故庐侧,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本诗写诗人秋日傍晚乘舟归家所见,于景物描写中见出诗人的恬淡心情。以上背景知识的介绍是为了方便考生对诗歌作更深一步的理解,不要求掌握。

[试题材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脑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睛。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试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参考答案]

C
[考查目标]
本题设计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在阅读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的学习要求,“学业质量水平2”中“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整体感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作出自已的评价。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有追求高尚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的意愿”的标准,以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中“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系统化、多层面、多角度地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融会贯通地把握新信息的实质,把握新旧信息的联系,形成对新信息的准确判断、分析与评价”的要求,考查考生对诗歌的主要思想及思想传达方式的理解与把握。

[试题分析]

A项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歌主要写诗人乘舟归家时途中所见。首联点出诗人悠闲的状态及心理感受,从颔联开始展开对途中景物的描写。诗中分别写到水面上横卧的木桥、岸边倚山而建的寺庙、被桨声惊动从水面上飞起的翠鸟、摇曳在微风中飘散出幽香的红莲,以及不远处林萝遮蔽下的竹篱茅舍、从中隐隐传出的鸡鸣犬吠,恰如一个个分镜头,随着诗人的视野逐次展现在读者眼前。
B项考查考生对诗歌描写对象中情感因素的把握。诗的题目已标明“晚归”,诗中又反复提到“秋色”“晚晴”,一种天高气爽、余晖残映的怡人氛围弥散于全诗,而在这种氛围下的各种景物,有的静卧于水上,有的斜倚于峰前,有的掠水飞过,有的随风轻播;不论是动是静,它们都仿佛有了生命,与诗人发生着精神上的交流与互动,莫名地触发起人心底里的喜乐与欢欣。
C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艺术境界的体悟。诗歌进入尾声,诗人短暂的旅程也接近结束,暮色中已隐约看到湖岸边的人居之地。虽说是人居之地,但这里不同于长街闹市,没有广厦华屋,望中只是错落杂生的林木与纵横缠绕的藤萝,唯有依稀入耳的鸡犬之声提醒这里有人烟存在,几声鸡鸣犬吠不仅不让人觉得喧闹,反倒强化了此地的静谧清幽之感。这里仍然是诗人眼中“蓬瀛”的一部分,诗人的感觉没有被破坏,心情也没有变化。
D项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方法的认知。全诗围绕诗人湖上归途的所见展开,但确切地说,出现在诗中的各种景物并不都是诗人“看”到的,而是通过作用于诗人的多种感官被“感知”到的。不必说鸡犬之声作用于听觉,幽幽荷香作用于嗅觉、那都是很容易体会到的;只说那只被诗人的座船惊起、倏然飞过视野的翠鸟,翅膀上抖落的水滴落在湖面上,不是也让人仿佛听到了一道清脆的声响吗?

[试题]

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
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考查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2”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能主动梳理和探究语言材料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文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要求考生“根据应对问题情境的需要,合理地组织、调动各种相关知识与能力,对获得的学科知识和相关信息进行概括整合,形成与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对应的产生式系统,能够将新获得的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或知识体系,对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本题基于这样的理念,要求考生在基本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正确理解中国古代独具特色的形象化理论话语。

[试题分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阐述著名的“境界”论时指出:“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此论虽然是针对词这种特殊文体而发,却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可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得到印证。本试题的阅读材料所呈现出的,就是典型的“有我之境”。要分析诗歌如何印证了王国维的理论,必须明确“我之色彩”为何,“物”又如何“著我之色彩”。诗歌开头交代写作背景,直接展现出诗人“归思清”的心境,这便是诗歌中的“我之色彩”;诗人在这样的心境引领下,所观照的各种景物无一不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日常习见的景物在诗人眼中幻化成了蓬瀛仙境,带上了“我之色彩”。颔联以下的描写均围绕首联确定的这个基调展开,逐次出场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客观实在的景物,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部投射。该题为开放性试题,在所给答案之外,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试题亮点]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学习任务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单元导语便是从王国维这个著名论断引入。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漫透着作者的情感,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本题设计回归中学教学,唤醒考生的课堂记忆,使之在新的情境中,调动已掌握的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解决新的问题。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tiku/572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