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技巧解析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备战高考语文:高效学习技巧解析这个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考什么?
(二)怎么学?
(三)学了怎么用?
(四)一点延展
(一)考什么
在最新的高考说明里,是这么写的要求:
“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我知道你们想吐槽什么,但这已经比我读高中那会的“阅读浅显的古诗文'好太多了……
什么叫浅显呢?说不好。
但想来高考能出的,必是符合“浅易的”。
几年前的高考题型都是固定的:一个选择题考实词,一个选择题考虚词,一个选择题考文意理解,然后再给两个翻译。
近些年缺是越来越往“理解”的方向偏移,如去年就有;一个断句选择,一个古代文化常识,一个文意理解,再加一个翻译。
这是一种能力的延伸,在过去你需要做的就是“读懂”。怎么算“读懂”呢?实词会不会?虚词会不会?你说句话看我说的对不对?都答上来,好你懂了,给分。
现在,你除了要读懂。你还要:
1,能分析
2,能概括
3,能评价
4,能推断
难不难?难
还好都是选择题,这要是问答……
那可要了老命了。
但说那“能概括”,就有说法:写人的,你要知道人(谁)事(干嘛了)论(后人对他的评价);议论的,你要知道事与理;写景的,你要知道情与景。
……如是种种。
而如意外,侧重于“理解”的考试方向,还会这样持续下去。
(二)怎么学
难度是加大了没错,但考的本质变不了。
高考文言文有个特点:选材必在课外,而知识点必在课内。这些知识点包括而不仅限于: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比方说那断句,用的也多是课本里的“虚实词”的知识。这个我们会在第三部分再详细展开。
所以,学好课本是对的,打好基础是对的。
我们就有了如下的策略:
积累,读懂,语境,技巧。
以上排序有先后。
在你平时学习文言里,少不了抄和背。
只是……也仅仅是抄和背。
这是积累的过程没错,但也实在太盲目了一些。
而我会推荐:抄一遍,再背一遍。
然后扪心自问四个问题:
这篇文言讲的是什么?(对应上面的能概括。)
文章涉及的虚词实词都弄懂了?(对应上面的能读懂。)
一次多义,特殊句式都弄熟了?(对应上面的能分析。)
是不是对人物熟悉到能放进作文里当素材了?(对应上面的能评价、推断。)
如果做不到,那就再来一遍,哪做不到,就去补哪。记你小本本上。
做到了,说明你真的学懂了。这篇文章就算过了。
重复上述步骤,哪怕你是高三也值得,比早读盲目地背要好很多的。
这样做,刚开始时候是比我们平时背东西慢了些,但是这稳啊,稳扎稳打。
你将会越来越顺,越来越快,高考还不会出错。读一篇,抵别人闷头读四五篇。
万事开头难嘛……挺过去就好。
这么训练下来,常见的实词你都熟了。考纲里要求的120算什么,不算什么。
考纲里的十八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你必然也熟了。助词借此连词副词随便出,不虚。
独立阅读一些“浅易”文言文,是不会有阻碍了。
(三) 学了怎么用
能帮你做对题,能帮读懂文章,能帮你做翻译。
以近年来常考的断句为例,虚实词能帮到你很多。
(1) 名词与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是要断的。
(2) 动词与形容词,多作谓语,一般是不断的。
(3) 虚词,大多是要断的
实词举一例,你细细揣摩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上闻景州录事参军⑧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
虚词举一例,你细细揣摩看是不是这么回事:
凡人各贤其所说,而说其所快。世莫不举贤,或以治,或以乱,非自遁,求同乎己者也。己未必得贤,而求与己同者,而欲得贤,亦不几矣!使尧度舜则可,使桀度尧,是犹以升量石也。
除此,你还可以句式的特点(对偶,排比,顶真)来断句,根据内容的总分结构来断句。不过这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就按下不表。
至此,如果你对文言文理解不会可以试试索科教育,在线听课,很多学生家长免费试听课程后,都说孩子的成绩比之前有所提升。你再去做高考的选择题,就游刃有余了:
选B。
再有大约就是帮你读懂文章了。虚词自然不用多说,一共就18个,就那些用法不会跑。
单说实词。我们用《田单列传》来举例:
1, 城之不拔者二耳。
这里的“拔”你可以对应到“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拔:攻取,占领。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齐人未附。
这里的“附”你可以对应到“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附:归附。出自《赤壁之战》。
3, 使老弱女子乘城。
这里的“乘”你可以对应到“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乘:登上,登临。出自《诗·卫风·氓》
4, 齐人追亡逐北。你可以对应到“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逃亡的人。出自《过秦论》
完美,而上述四句,就能刚好凑一个选择题给你。
而即便是出了翻译题,这几个实词必是得分点所在,翻译对了,就有分。错了,那不好意思……
所谓“选材必在课外,而知识点必在课内”,就是这么回事。
翻译文言文,除了联系课文,还能顺着语境推断、对称语句推断以及成语推断。这都是你比较容易理解的技巧了。
再此,额外地补一个“字形”推断,即:
凡形旁从“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 凡形旁从“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 者词义与兵器有关; 凡“ 马、牛、羊、犭、鸟、虫” 等与动物类有关; “ 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辶(辵)、彳(行)” 等与行为有关, “ 禾” 与五谷关; “ 贝” 与金钱关; “ 皿” 与器具关; “ 宀” 与房舍有关; “ 阝” 与地名关; “ 求” 与毛皮关; “ 旨” 与美味关; “ 隹(zhuī) ” 与鸟雀关; “ 能” 与熊罴关;“ 尸” 与身体关;“ 女” 与妇人关; “ 冖” 与笼罩有关; “ 系” 与捆绑关; “ 纟” 与丝织品有关; “ 攴(pū) ” 与敲击关; “ 歹” 与死亡关 ; “ 月” 关肉, “ 页” 关首, “ 自” 关鼻, “ 目” 关眼。
如是种种,你自个要多摸索。
但归根结底,这些都算作了应用技巧,稳扎稳打地把基础打好才是正经。
(四) 一点延展
文言其实好美的,但我们上学的时候往往感受不到。当然文言文除了背还需要理解,如果你在理解上有一些问题不妨试试索科教育,在线试听课。老师这种一对一教学,远远比学生自己理解来的要快,效果好,成绩自然也就提升了。
因为就是背嘛,什么东西一带上强迫,就必然没了美感。
愿你,早些找到其中乐趣。
最后额外加一个小作业题,断句的,来啦: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不会做就去查,可有意思了。
针对高考文言文的重难点内容,《索科教育》在线一对一辅导,优质讲师一对一授课,让你的孩子在家就能轻松提高分!整理了高中文言文重难点专题八十讲,把重点内容与解题思路都做了系统整理,并为资料中任何一道题都录制了视频。
更多教育资讯关注索科教育
本文由小编发布,不代表一本线高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benxian.com/ziliao/62326.html
用户评论
终于找到一篇讲高中文言文的干货文章了!以前老是觉得文言文晦涩难懂,现在看到这篇,感觉思路清晰多了,希望能坚持下去,彻底征服文言文!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总结的这些方法挺实用的,尤其是“词语积累”和“语境理解”这两点,以前一直没太注意,现在看来,想要学好文言文,这两点真的很关键!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写得不错,把高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总结得很全面,不过我觉得有些方法可能不太适合我,比如“背诵经典”,我更喜欢理解和分析,不知道作者还有其他建议吗?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标题有点吸引人,点进来看内容也比较干货,但个人感觉有些方法过于简单,比如“多阅读”,这应该算是学习文言文的通用方法,文章可以更具体一些,针对性更强一点。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个标题,我顿时有了学习高中文言文的动力!作者真是太棒了,把学习方法总结得这么清晰,我要认真学习,争取早日掌握文言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思路很清晰,方法也比较实用,但我觉得作者可以再多写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一些文言文阅读的技巧,或者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语法现象,这样更有助于读者理解。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对于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总结得比较全面,但是没有涉及到如何提高文言文写作能力,不知道作者是否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分享?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对于我这种文言文基础比较差的人来说很有帮助,尤其是“词语积累”和“语法分析”这两个方法,我以前一直忽略,现在终于明白了!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语境理解”真的很重要,以前我总是死记硬背,现在看来,要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还得结合语境才能更好地掌握。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虽然文章提到了很多学习高中文言文的方法,但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再好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所以要找到学习文言文的乐趣才是关键!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对高中文言文的理解很深,文章思路清晰,方法也比较实用,我准备好好学习一下,争取学好高中文言文!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提到的“理解文言文背后的文化”这一点很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文言文的字面意思,却忽略了它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样就无法真正理解文言文。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标题有点标题党的感觉,内容和标题的联系不是特别紧密,感觉文章的内容更偏向于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总结,而不是“好方法”。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作者的文章写得比较基础,适合初学者,对于已经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可能帮助不大,建议作者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读者写一些不同的文章。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多做练习”这一点很重要,文言文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才能真正掌握文言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作者对于文言文的理解比较深刻,文章内容也比较实用,但我个人觉得文章的结构可以更清晰一些,比如可以按照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分类,这样更有利于读者阅读。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了很多学习高中文言文的方法,但感觉有点杂乱,缺乏重点,建议作者可以筛选一些最有效的方法,重点讲解,这样更有针对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这个标题,我以为会有一些比较新颖的学习方法,结果内容比较普通,跟其他文章区别不大,感觉有点失望。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的语言比较平实,但内容比较丰富,总结了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想要学好文言文的同学来说,这篇文章值得一读!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文章提到的“多积累古诗词”这一点我比较认同,古诗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法和词汇,也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